位於黃河故道的吳起城,距河南省延津縣城二十五公里,在榆林鄉沙門村與胙城鄉十八里莊之間,是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吳起扼守黃河渡口的屯兵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起城
- 位於:黃河故道
- 人物:吳起
- 時間:戰國時期
歷史,環境,
歷史
《史記》載:吳起,戰國時衛國人。愛好用兵之道,曾在曾參門下學習。吳起在魯國謀事,幫助魯國打敗了齊國。後投奔魏國,魏文侯任吳起為將,攻打秦國,占領了秦國的五座城池。後命他鎮守西河,使秦國不敢向東擴張,韓國和趙國都服從魏國。因吳起愛好名聲,權位思想重,得罪了魏相公叔,遭其暗算。吳起害怕獲罪,便辭別魏武侯,到了楚國。楚悼王任吳起為相國。他伸明法令,去掉冗官,廢除特權,注重強兵。向南平定百越;向北兼併陳、蔡兩國,擊退三晉的進攻;向西攻伐秦國。諸侯之國害怕楚國強大,原先楚國的貴族都想謀害吳起。等到楚悼王一死,吳起也被舊貴族亂箭射死。
更為詳細
環境
吳起城南北長約3000米,東西寬約800米。整個地形南窄北寬,城似鵝形,所以也叫“鵝城”。明代詩人越應揚賦《吳起鵝城》詩一首:“戎馬遺蹤舊築沙,太平犬不嗅村家。滄桑幾變嘆今古,俯仰中原重感嗟。”由於此城地處古黃河南岸,不知何時被沙丘覆蓋,老百姓都說:“沙壓”。吳起城為什麼會被沙壓了呢?傳說是因為吳起不孝。有一天他在城中和別人下棋,突然有人報告吳起說:“你母親去世了,要你立刻回家治喪。”按一般常情,當然這盤棋是走不下去了。而吳起居然照樣下棋,而沒去奔喪,這是對長輩不孝。他的老師曾參也因此和他斷絕了來往。老百姓都說沙壓吳起城是天神對吳起的懲罰。隨著歲月的流逝,覆蓋在城上的沙土也逐漸南移,漸漸露出城址。自漢唐以來,附近的老百姓都來此地挖取石頭,在城南挖出的石頭上多有穿孔,據說為古代停船時纜舟繫繩時所鑿。現在遺址上瓦礫遍地,既有秦磚漢瓦和粗礪的陶器塊,又有色彩鮮明的磁器碎片。前些年,大風颳過,人們還爭相去撿銅錢。可以想見,在金明昌五年(1194)黃河改道後仍有人居住此地。現為市、縣級檔案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