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谷

吳芳谷

吳芳谷,生於1916年,廣東汕頭人。1934年考入上海美專,1937年旅居新加坡,參加中華美術研究會,1939年協助徐悲鴻義賣展,支持國內抗戰。1947年後在汕頭一中、汕頭師範學校任美術教師,參加汕頭藝術學校的籌辦工作。擅長水彩畫,作品多次參加省市展覽和全國水彩畫展。曾為潮汕文聯美術組副組長、汕頭工藝美術協會顧問,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水彩畫會顧問,汕頭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揭陽水彩水粉畫會名譽會長,汕頭畫院畫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芳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16年
簡介,人物生平,作品,評價,

簡介

吳芳谷,青少年時期曾到曾幻一、陳宗瑞、陳文希等創辦的春陽繪畫社學習素描,臨摹王濟遠的水彩畫。1934年考入上海美專,得到劉海粟王遠勃、陳人浩、劉抗張弦等名家的指導。1937年旅居新加坡,參加中華美術研究會,到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地寫生,1939年協助徐悲鴻義賣展,支持國內抗戰。1947年後在汕頭一中、汕頭師範學校任美術教師,參加汕頭藝術學校的籌辦工作。出版有《吳芳谷水彩畫選》、《海之詩———吳芳谷水彩畫集》、《吳芳谷水彩畫集》、《吳芳谷———心悟自然》等畫冊。

人物生平

吳芳谷以風景畫為主的作品,根植生活與自然,繼承了英國傳統水彩畫的繪畫理念,強調水與彩交融,宣寫光色豐富的自然景觀,同時又秉承了作為東方精神背景下的中國古典繪畫意蘊,追求“虛融淡泊”與“虛懷若谷”的靜遠意念,當代水彩畫藝術語言中有著獨到的風格。

作品

他的水彩畫,格調渾厚質樸,輕盈明快,清新潤澤,富於潮汕鄉土氣息和海濱風味。在水彩畫中,靜物畫成了吳芳谷繪畫探索的重要領域,大概由於是長期在海邊生活的原因,魚更是他靜物畫中擅長的題材,他善於表現魚的光感、質感,從那“微而細緻的色調”中可以體會到“魚體的堅實與柔軟感覺”。而這些在《帶魚圖》與《烏魚圖》中均得到上乘的表現:《帶魚圖》中魚的鮮潤感,構圖飽滿,物象布置貌似隨意實顯匠心,揮灑自如的筆觸,千變萬化,和諧明亮,在精神和內涵上有一種強烈的海邊生活情調。《烏魚圖》中魚描繪細膩,烏魚身體細長、前圓後扁、體灰黑色、背深腹淺以及體側縱行黑色斑塊等都刻劃得絲絲入扣,色彩古樸,精緻入微,充分表現物體的質感、體感,真是巧奪神工,橫生妙趣。

評價

對於吳芳谷所作的《帶魚圖》,王蘭若在觀畫後題詩一首,詩曰:為問買來海鮮無,生蔥銀帶入畫圖。惟妙惟肖神韻足,不愧嶺表一名儒。
此詩首兩句描寫畫面靜物:問你(畫家)有沒有買到鮮美的海鮮。信手拈來,生蔥帶魚,巧妙構圖,很快把帶魚身體側扁,像一條長帶子,全身銀白色,無鱗,口大,齒尖的特徵栩栩如生地表現出來,令人佩服。詩的第三、四句離開畫面,作了一番議論:你繪畫藝術精湛,畫得如此生動真切,惟妙惟肖,不僅外形美,而且神韻足,賦予了帶魚以美的色彩和生命的活力。反覆把玩,悉心回味,韻味悠長,更覺得畫家的思想內涵豐實深厚,藝術語言新穎別致,不愧是嶺南的一位名畫家。(嶺南舊稱嶺外、嶺表。)
對於吳芳谷所畫的《烏魚圖》。王蘭若也有另一首題詩:老友畫魚美與鮮,庖丁問我怎樣煎。生炊烏魚蘸豆醬,與你同醉到明天。
此詩沒有直接描寫畫面,而是以富於生活情趣的想像延伸作品中的意境:老友所畫的魚真的是神形畢肖,色彩斑斕,鮮美嫩滑,真叫人饞嘴,新來的廚工不懂烹調的方法,問我如何煎煮?最好的吃法是生炊,然後用普寧豆醬作蘸料,保證美味可口,而那碩大酥脆的“烏魚術”,更令人飽享口福。希望今晚能盡興,大家同醉到天明。全詩在讚揚畫作精美,具有提高人們審美情趣的積極作用同時,以朋友之間日常交往的真摯語氣,寫畫寫人,也寫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