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奧斯特線蟲

吳興奧斯特線蟲

吳興奧斯特線蟲是一種線蟲動物門、線蟲綱桿形目、毛圓科、奧斯特屬類生物,分布於北京,陝西、山東、江蘇、浙江、印度、非洲、阿根廷、北美洲、澳大利亞、原蘇聯、歐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興奧斯特線蟲
  • 拉丁學名:Ostertagia wuhingensis Ling et Chow
  • :動物界
  • 線蟲動物門:Nematoda
  • :線蟲綱:Nematoda
  • :桿形目:Rhabditida
  • 亞科:毛圓亞科:Trichostrongylinae
  • :奧斯特屬:Ostertagia
  • 亞屬:奧斯特亞屬:Ostertagia
  • 編號:27074
  • 定名人:Ling et Chow
  • 年代:1960
  • 學科:生命科學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感染率和感染強度,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蟲體淺棕色,體表有細橫紋和粗縱紋,體前端較細,頭端鈍圓。口囊周圍角皮膨大。食道棒狀。頸乳突位於食道中部稍後水平處。神經環位於食道前1/3與中1/3交界處。
蟲體絲狀,活時為淡棕色。體表角皮層有30—32縱紋,紋間相距為0.0055—0.0066 mm,無橫紋。頭端直徑為0.016 mm。頸乳突發達距頭端0.199—0.342 mm。食道長0.780—0.896 mm,最大寬度0.050—0.066 mm。
雄蟲
體長8.476—9.628 mm,交合傘前寬0.183—0.199 mm。交合傘發達,由2個大的側葉和1個小的背葉組成。交合傘的傘膜邊緣有橫紋,中部有大小不等的泡狀花紋。有傘前乳突。腹腹肋與側腹肋起於同一主幹,腹腹肋比側腹肋細得多,2肋近端分開,遠端逐漸變細而靠近,且向腹面彎曲,均伸達傘緣。
前、中、後3肋中以後側肋最細,中、後2側肋稍彎向背方,並伸達傘緣。外背肋細長,其末端幾達傘緣。背肋長0.232—0.249 mm,在遠端1/4處(距近端0.183 mm)分為2支,每支端部稍上方又各向外側分出1個側支,內支的末端又分為2個小叉。
附加傘長0.059 mm,寬0.070 mm。交合刺1對,深褐色,等長,形狀相似,長0.299—0.315 mm,最大寬度0.050—0.056 mm,約在交合刺中部分成3支,側腹支比中腹支長,其遠端為斜截面,包有透明的薄。中腹支的端部錐狀,無透明的薄膜包圍。
背支從背面觀比側腹支寬並稍短於側腹支,其端部向背側捲曲成一深褐色的角皮層增厚;從側面觀其端部向上卷,形如鉤狀,外包有錐形的薄膜。引帶在我們的標本看不清晰,但按Skrjabin 和Orloff 1934年的記載,長0.110—0.145 mm,前部寬0.011—0.020 mm,後部寬度明顯的縮小。
雌蟲
體長7.553—10.856 mm,陰門附近最大寬度0.183—0.266 mm。陰門橫縫狀,兩唇片隆起於體表,上蓋有兩層舌狀的角質瓣膜,開口於蟲體後1/4處,距尾端2.224—2.722 mm。排卵器(包括括約肌)長0.448—0.498 mm。肛門距尾端0.150—0.166 mm。肛門以後尾部逐漸變細。子宮中卵橢圓形,長徑0.083—0.099 mm,幅徑0.050 mm。

棲息環境

宿主: 綿羊、山羊;
寄生部位:第四胃。

感染率和感染強度

山羊6.6%~69%,1~5481條;綿羊6.8%~66%,1~2957條;黃牛1.33%,7條。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新疆、甘肅、北京, 陝西, 山東, 江蘇, 浙江。
國外分布
印度,非洲,阿根廷,北美洲澳大利亞,原蘇聯,歐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