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縣圖書館

抗戰前,走進蘇州公園大門,迎面就是一幢歐洲式的三層鐘樓大廈聳立在噴泉北面。這就是蘇州圖書館(後改稱吳縣圖書館)大樓。

它與江蘇省立第二圖書館(今蘇州圖書館前身),為民國時期蘇州兩大著名的公共圖書館。但同蘇嘉鐵路一樣遭到日寇毀滅。卻比蘇嘉鐵路更慘,於1937年冬,就被日寇用小鋼炮轟得粉身碎骨,夷為平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縣圖書館
  • 原名:蘇州圖書館
  • 地點蘇州公園
  • 總面積:3700多平方米
籌建,開館,毀滅,

籌建

該大樓是在軍閥混戰,兵禍連結,人民大眾處在水深火熱的歲月里誕生的。當時的有識之士,有感於“圖書教育,占今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而發起建造蘇州圖書館。根據民國9年6月24日申報記載,在已故顏料商人奚萼銘的遺孀黃氏授意下,其子士尚士菁,承其母命,允捐巨資五萬元,建設蘇城圖書館。業經貝紳載安,介紹奚氏昆季,與吳縣勸學所長潘振霄,教育會長龍耕漁,接洽面議定妥。即由潘龍貝諸君,經理建築一切事宜,彭清鵬籌劃建造。
大樓三層,頂層四面是大自鳴鐘,總面積約有3700多平方米,於民國11年(1922)冬落成。其規模,在當時是第一流的:館內可藏書五十萬冊,能容納五百人閱覽。全館辟辦公室、編目室、閱覽室、兒童閱覽室、新聞閱覽室、文物陳列室等共有二十多間。但是房屋造好了,開不了館,因為經費匱乏。於是只能向社會徵募。民國12年(1923)七月發出徵募單,上開:“設備費九千餘元;購書費 一萬二千餘元;圖書二十萬冊。”凡是圖書館需要的開辦費和書籍,幾乎都在內了,足見當時辦館的艱難,真正是在白手起家。除此之外,還特地另向社會各界尤其是名門世家,徵募經史子集,各種叢書,近現代國內外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方面的書籍,以及兒童詩歌、故事小說、報刊雜誌等。力氣花了不小,可是到該館“殉難”,實際僅藏書五萬多冊。

開館

蘇州圖書館在民國14年(1925)開幕;民國19年(1930)改稱吳縣圖書館,屬吳縣教育局領導。開館時,張一麟贈送手書匾額,曰:××福地,以元代伊世珍《××記》的故事,希望這裡真的成為珍藏寶書的仙境。此匾當即掛在壁上。同時在閱覽室的壁上還有孫中山的一段話:
“從前習慣,往往學生自命為學校之主人翁。鄙意以為此等思想只宜於專制時代。皇帝為全國之大主人翁,壓制平民,學生在學校學成之後,輔助君王欺辱平民,雖不能為大主人翁,亦可為小主人翁。今則不然,現值政體改更,過渡時代,須國民群策群力,以圖振興,振興之基礎,全在於國民知識之發達。學界中人當知所負責任之重。今日在校為學生,異日即政治上之工人,社會上之公僕,與專制時代之思想,大不相同。學界能盡其責任,國基方能鞏固,願諸君勉之。”
民國20年4月4日至6日,吳縣教育局在圖書館舉辦吳縣教育成績展覽會。會後,該局在5月20日出版的《吳縣教育》第二卷第一期刊載了展覽會情況的報導,附有一張“成績展覽會會場攝影”。這張照片,現已成為吳縣圖書館的“遺像”。該館此後常有展覽會舉行,規模較大的應數民國26年(1937)4月舉辦的防空知識展覽會,凡是當時應備的防空知識幾乎都有介紹,堪稱齊備。因此參觀者絡繹不絕。因為大家知道日本侵略者已在霍霍磨刀,一場有關民族興亡的戰爭已經迫在眉睫了。果然隔了幾個月就打了起來。
蘇州圖書館側面蘇州圖書館側面
“八·一三”上海抗戰爆發,蘇州各界立即成立抗敵後援會,會址即設在吳縣圖書館。張一麟擔任主任委員。各界人士紛紛參加,在宣傳、慰勞、勸募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那時的大公園裡,抗日歌曲響徹雲霄,慰勞物品源源不絕,人來車往,真正顯出了一派同仇敵愾的景象。
抗戰時學生義勇軍在圖書館前的合影抗戰時學生義勇軍在圖書館前的合影

毀滅

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敵寇自然也記在了心裡。因此,一到11月19日,蘇州淪陷,日寇海勞源部隊就迫不及待在當天下午4時左右,拖來了小鋼炮,對準了這幢大樓,連續發炮,直到轟成一片瓦礫為止。蘇州人民千辛萬苦建成的這座圖書館,這幢具有歐洲特色的大廈就此化為灰燼。可惜的是,它這樣為國“捐軀”之後,現已蕩然無存,連絲毫紀念的跡象都沒有。
參考文獻
蘇州雜誌》1998年第4期,陸晉——為國“捐軀”的吳縣圖書館
申報——民國9年6月24日第二張版7
老蘇州·百年歷程》上冊第88頁
上海圖書館藏(氵博)瀦奚氏家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