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琳,1974年生,四川達川人,專業技術11級,現任武警重慶總隊醫院內三科主治醫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秀琳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四川達川
- 出生日期:1974年12月出生
- 職業:本科文化,武警文職6級,專業技術11級
- 主要成就:2006年被重慶市評為“優秀醫務工作者”;
- 性別:女
人物簡介,主要事跡,
人物簡介
吳秀琳,女,漢族,四川達川人,1974年12月出生,1999年7月入伍,2003年11月入黨,本科文化,武警文職6級,專業技術11級,現任武警重慶總隊醫院內三科主治醫師。自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本職,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心繫官兵,服務人民,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特別是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的戰鬥中,始終牢記職責、克服困難,戰鬥在衛勤處突第一線,為搶救災區傷員、保障部隊官兵身體健康做出了突出貢獻。入伍以來她先後2次榮立三等功,3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次被表彰為學雷鋒先進個人,2006年被重慶市評為“優秀醫務工作者”;因抗震救災工作突出,個人再次榮立三等功、被武警總部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重慶市婦聯表彰其為“抗震救災三八紅旗手”。
主要事跡
一、勇挑重擔,全力搶救傷員。吳秀琳同志在“3.14”藏區維穩和“5.12”抗震救災中與部隊官兵一起始終戰鬥在維穩和抗震救災第一線。部隊進入藏區後,駐地海拔3500多米,絕大部分官兵產生了高原反應,作為呼吸消化專科的醫師,吳秀琳同志在克服自身強烈高原反應的情況下,一方面及時了解官兵病情,認真分析病因,另一方面積極採取措施,竭力救治。白天她深入一線巡查、巡診,送醫、送藥,為官兵宣講預防高原病知識,指導部隊做好預防工作。晚上她敖更受夜,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裡,編寫整理出《預防和克服高原反應》的小冊子,發放到維穩執勤的每一名官兵手中,為部隊克服高原反、應圓滿完成任務立下了汗馬功勞。部隊轉戰到重災區茂縣參加抗震救災後,作為第一支進入茂縣醫療隊的醫務人員,吳秀琳同志身背20公斤重的藥品器械,步行70多公里,腳上長滿了血泡,她顧不上長途跋涉的艱辛,強忍疼痛,緊張投入到搶救傷員的戰鬥中。為搶救災區傷員,她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連續工作68小時沒合上一眼,整整3天3夜,只簡單吃了一點乾糧,最後因疲勞過度,差點倒在治療點。當吳秀琳同志從病床上甦醒過來後,十幾個被吳醫生救治的災區傷員家屬,撲通跪倒在地,淚流滿面地說:“感謝吳醫生、感謝你救了我們……”,吳秀琳同志拖著疲倦的身軀,強振精神,安慰他們說:“我是軍人,我是黨員,這都是我應該做的,”在場的人,無不感動。
二、愛崗敬業,處處模範帶頭。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受黨教育培養多年的醫務工作者,吳秀琳同志始終堅持用優秀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履職盡責上模範帶頭。在科室醫療崗位上她十年如一日,默默無聞工作,始終以模範行動影響和帶動其它醫務人員。從一日醫療規章制度落實、每天巡診查體、病房值班,她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和感動著患者,感動著其它醫護人員。在對待名利得失上模範帶頭。她女兒3歲,1歲時發高燒,因科室病人多醫務人員少、工作繁忙,她一周沒回家,女兒高燒未得到及時治療,導致腦癱。她父親年歲已高,長期患病在床,需要精心照料。面對這些家庭困難,吳秀琳同志沒有低頭,起早貪黑,工作兢兢業業,刻苦鑽研,始終把精力放在工作上,正確處理好工作與家庭、個人與集體的關係。入伍多年來,她從來沒有完完整整休息過一個假,就連結婚的大好日子也因“非典”,提前結束婚假,返回工作崗位。
三、恪守醫德,誠心為患者服務。時刻把病人疾苦裝在心中,熱心為部隊官兵和地方老百姓解除病痛。2007年7月的一天深夜兩點多鐘,從七支隊轉送的一名戰士小劉患突發急性闌尾炎,疼痛難忍,正在門診值班的吳秀琳得知病情後,他一邊做好就診準備,一邊派人領取藥品。當發現病情比較危急需要做手術時,他親自護送到醫院普外科,直到次日凌晨五點病人手術成功後才返回。吳秀琳同志從醫多年來,像這樣的急診病例不少於30次,每次都是熱情周到,全程負責。她不但對病人認真負責、一絲不苟,而且服務態度端正,關心細微。戰士一住進科室,她就到床邊找戰士談心,詢問病情,了解想法,消除顧慮,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只要在內三科住過院的官兵,沒有一個不認識她,都對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一說起她都豎起大母指,說她是一個好醫生、一個好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