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葉經學派別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派
- 定義:清中葉經學派別之一
清中葉經學派別之一。
清中葉經學派別之一。乾嘉學派中,惠棟、戴震齊名,因惠棟為江蘇蘇州人,戴震為安徽休寧人,所以近人論清儒,遂依地望名學,而有吳、皖二派之分。究其立說所自,當以近代著名學者章炳麟先生的《訄書》為濫觴。書中,論清儒有云:“其成學...
蘇州篆刻藝術獨樹一幟,世稱吳門派或吳派。在瑞光塔內發現的文物中,就有北宋時期的龜紐琥珀印章一枚。明代吳寬、沈周、文徵明、唐寅等書畫大師都兼以治印著名。文徵明長子文彭取法漢印,添加新意,篆刻造詣極深,並著有《印史》...
“吳派書法研究會”是中國第一個全面系統研究吳玉如及其傳人書法的研究會。會長逸塵先生亦是吳派書法傳人,為韓嘉祥先生入室弟子,多年來一直立足南京不遺餘力的推廣吳派書法。接下來研究會將立足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藉助仙林大學城的人文...
《清代吳派學術研究》是2009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應憲。全書分為緒論、正文和結語三個部分。緒論部分對研究對象、寫作思路和選題意義作了一定說明,並簡要回顧了學界研究狀況。結語對正文記述進行總結概括。正文內容大致...
《吳聲》是吳派琴風,以文人琴主。有別於早期流行宮廷的樂府琴和後期流俗於酒肆茶樓的演藝琴。基本介紹 吳派琴最主要的特點是文人琴,有別於早期流行宮廷的樂府琴和後期流俗於酒肆茶樓的演藝琴。正如《春草堂琴譜》鼓琴八則中辨派所言...
吳門畫派,是中國明代中期的繪畫派別,亦稱“吳派”。因蘇州為古吳都城,有吳門之謂,而其主要代表人物如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張宏等名家,均屬吳郡(今蘇州)人,故名。簡介 在吳門派崛起之前的明代初期,江南蘇州、無錫地區...
清中期崛起的廣陵派,按蔣氏所言即為吳派的另一支。而通常琴界說:廣陵源自虞山,又派生諸城,再生梅庵。無論哪種說法,可以認為廣陵派是吳派在清代的演變支脈,而又自成一派。至近代,吳派又演化派生虞山吳氏和吳門琴派。如所周知,...
吳門肇基文化會所是傳授吳派琴學的教育機構 琴派介紹 吳派琴學源遠流長。春秋時期,言子在吳地弦歌化俗,傳播琴藝。東漢時,蔡邕遠跡吳會授琴十二年,發吳派琴學之端,流傳焦尾琴的故事。初唐大琴家趙耶利稱讚“吳聲清婉,若長江廣流,...
吳派 又名“海派”。近代著名篆刻家吳昌碩,長於詩書畫印,造詣精深,而尤以篆刻書畫見稱。曾首任西泠印社社長。吳氏治印得法於石鼓、秦漢印璽,自云:"見所藏秦、漢印渾古樸茂,心竊儀之,每奏一刀,若與神會。"又借鑑封泥陶瓦...
據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記載,吳派學術的先導者惠士奇“博通六藝、九經、諸子及《史》《漢》《三國志》,皆能闇頌。”他曾謂“今之校官,古博士也。博士明於古今,通達國體,今校官無博士之才,弟子何所效法!”吳派中堅惠棟“自...
另一方面,文人官僚以元四大家為學習對象,出現後來成為文人畫傳統的“吳派”(代表畫家是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與浙派為明代畫壇的兩大主要派別。由於晚明崇尚吳派而貶低浙派,致使吳派在中國傳統繪畫中成為山水畫的主流,影響力...
吳在炎(1911-2001),國畫大師,祖籍泉州南安,早年在上海求學,得聞潘天壽、王一亭、林子白等師教導,涉入指墨畫藝術領域,憑藉天賦與潛心鑽研,終成一代指畫大師,享譽獅城,蜚聲國際。他開創儒雅脫俗的“吳派”畫風,並在新加坡成立“...
吳越地區先後還有:金陵派、松江派、吳派等;其他地區有:中州派、閩派、嶺南派、川派、九嶷派、諸城派等。琴派的形成,主要因素約可總結為三個,即:地域影響、師承影響、傳譜不同。所謂地域影響,是指同一地域的琴家,便於尋師訪友...
創立新腔,自成一家,形成吳派。生前歷任全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武漢市戲劇家分會副主席、中南文聯籌備委員會委員、武漢市戲劇改革委員會席主、全國政協一至四屆委員等職。人物生平 吳天保,9歲入塾,11歲輟學,隨父到漢川縣脈旺嘴經營...
被稱為“楚劇皇后”、“吳派創始人”、“楚花”是楚劇界承上啟下的集大成者。“楚劇皇后”吳昭娣,以開創“吳派藝術”而聞名地方戲曲界。這位當年頗受毛澤東、李先念等領導人喜愛的藝術家,後因連遭不幸,如今生活困難;腿也因積勞成...
惠棟(1697年11月18日—1758年6月27日),字定宇,號松崖,學者稱小紅豆先生,江南元和(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清代學者、藏書家、校勘學家和經學家。吳派漢學的代表人,學者惠士奇之子。家學不斷,三世傳經。自幼篤志向學,家多...
乾嘉學派的治學內容是以儒家經典為中心,並認為儒家典籍越古越真,吳派學者惠棟抱著“凡古必真,凡漢皆好”的態度,《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批評他“其長在古,其短亦在於泥古”。王引之批評惠棟“見異於今者則從之,大都不論是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