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樹(作家、高級電視編導)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吳樹,1950年出生於江西瑞昌,文化學者、作家、記者、國家高級電視編導 。中國電視藝術家、電影家協會會員。 曾作為知識青年下放贛北農村當農民,續任中學教師、圖書館館長、地方電視台台長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樹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50
  • 性別:男
個人檔案,主要作品,

個人檔案

姓名:吳樹
文化學者、作家、記者、國家高級電視編導 。中國電視藝術家、電影家協會會員。 曾作為知識青年下放贛北農村當農民,續任中學教師、圖書館館長、地方電視台台長等職。
性別:男
出生:1950
民族:漢
出生地:江西瑞昌
籍貫:湖北大冶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 中篇小說:《鳳凰玦》、《失落的流浪者》、《野草莓》、《明天的太陽〉、《進化森林》;長篇報告文學:《中國文物黑皮書》之一《誰在收藏中國》、之二《誰在拍賣中國》、之三《誰在忽悠中國》,分別被入選《亞洲周刊》“年度十大好書”、《中國圖書勢力榜》2011年十大好書;長篇紀實文學:《誰輸在起跑線上》(與蔣錚合著)、《天驕之殤》(與蔣錚合著);電影文學劇本集:《阿門》;電視劇:《黎明行》、《父親》、《黑暗的心》、《有個男人》、《黃昏小站〉等;另有紀錄片和文藝專題片數十部,分獲國際、國內專業大獎。
有關吳樹作品的評論李蘭(法籍美學家)
吳樹
吳樹
評審會(法)在電影劇本《零界》的推薦理由一欄中寫道:“這是一部具有強烈哲學韻味的電影劇作,作者以親身經歷的一段傳奇故事,文學化地展示了20世紀末中國農村新生代的屈辱和掙扎。作品從審醜出發,完美地體現了構建於悲劇之上的美學精神,體現了作家強烈的民族使命感和對底層農民的博大人文關懷……”
同樣,評審們對先生的另一部劇作《相思樹》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法國著名美學家Julia cristiva在發言中說:“這是一部東方版的現代《羅密歐與朱莉婭》……作者酷似一位古希臘的思想家,充滿了審美意義上的悲劇精神。”
台灣文化界對《中國文物黑皮書》的評論摘選
漢寶德(台灣世界宗教博物館榮譽館長)
中國古文物已經成為國際上炙手可熱的藝術品,然而,自從大陸改革開放以來,故文物市場之波瀾與來源之詭異,對於文物愛好者與收藏家來說,都是一部參不透的天書。大家既為其神秘氣氛所吸引,亦為其撲朔迷離的故事所混淆,談論到中國古文物的種類,真假莫辨,幾乎與讀小說無異了。
很高興有一位記者吳樹先生能以紀實的態度明訪暗查,對於流傳已久的傳聞親身探訪,用流暢的筆觸把真實的內幕呈現出來。他的大作足以使文物愛好者驚心動魄,並滿足了長久以來的好奇心。他的報導不亞於一篇動人的小說!
何飛鵬(台灣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我深深佩服吳樹先生。
五年的時間可以做很多事,但他卻只專注做一件事,而且還是一個吃力不討好、既費錢費力,有可能惹上無妄之災的事!那就是以一己之力,揭開整箇中國古文物交易背後不可告人的故事。
我自己長期對商業活動興趣盎然,古文物交易則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世界,原因何在?古文物的專業知識浩瀚如海,失之毫釐則差之千里;而從事古文物交易的人,更是牛鬼蛇神、深不可測。吳樹先生寫出這本精彩萬分的書,非混跡多年的圈內人無法辦到。我得以一個普通讀者的身份,悠然叢書中看盡古文物交易幕後的光怪陸離,這是莫大的特權和享受!
黃河(台灣前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副理事長、作家)
中國經濟力的大幅高漲,誘發了華人藝術市場無限增值的想像空間,不僅古文物的元青花瓷、圓明園十二獸首引起國際藝術市場震撼,就連當代藝術蔡國強的“爆破”、張曉剛的“大家庭”,都是海內外藏家的關注焦點。
此刻,中國的出版業緊抓住這股潮流,先是翻譯西方的藝術相關人事物,接著各種分析報導、現象解密等作品閃亮登場,《誰在收藏中國》就是其中之佼佼者。作者吳樹以藝術市場結構中的收藏家、鑑定家、畫廊業者、拍賣行為經、以文物市場中的高古精品為緯。筆者認為,這本書最難得之處,是他以記者之眼,深入探討五千年的中國在富裕之後,所產生的各種現象,並以赤子之心,看全民藏寶而帶動全民造寶,讓“收藏與投資交響、貪婪與審美共存”之。
蘭萱(台灣“中廣流行網”《蘭萱實踐》主持人)
果真是現實世界比小說情節還要精彩!
打開《中國文物黑皮書》一書,宛若進入比電影《古墓奇兵》還要詭譎險惡的另一個地下世界;比《軍火之王》更叫人膽顫心驚的邊緣遊戲、鬼市交易。跟隨作者明察暗訪出生入死的腳步,我們目睹一幕幕暗夜盜墓、沉船奪寶、沙漠淘金的駭人景象;也眼見縱身躍入中國文物熱巨浪中一夕暴富的浪頭英雄、瞬間傾家蕩產的浪底冤魂不同命運的沉浮錄。雖然書名叫做《誰在收藏中國》,但在中國文物熱持續發燒的光彩底下,此書作者仿佛更想痛心長問:誰在販賣中國?誰在“淘”空中國?
《聯合報》
作者並提出對文物藝術價值與炒作成交金額的省思。對讀者來說,是一窺文物市場一本很好讀、又有趣的紀實作品。吳樹認為,這波國寶熱帶來的是文化價值的崩解。中國文物自身價值被市場價值顛覆,「勤勞致富」、「取財有道」的傳統價值觀被「一夜暴富」、「騙術為主」取代。而圓明園獸首等中國國寶的國際拍賣,更淪為國際資本家利用中國人「愛國情緒」牟取暴利的工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