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巧雲(武漢工程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教授)

吳巧雲(武漢工程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吳巧雲,女,武漢工程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科研方向,教研方向,主要成果,一流課程建設,SCI檢索論文,科研項目,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軟體著作權,獲獎記錄,社會任職,

人物經歷

2008.09~2012.03 華中科技大學 結構工程 博士
2012.04~2014.06 武漢工程大學 環境與城市建設學院 講師
2014.07~2019.12 武漢工程大學 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 副教授
2012.11~2017.07 華中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 博士後
2016.12~2017.04 日本名城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 訪問學者

研究方向

科研方向

工程結構抗震、減隔震;工程結構健康監測;交通環境振動控制;綠色土木工程材料(固廢利用、再生混凝土);綠色土木工程結構抗震、減隔震等;

教研方向

工程教育認證建設、一流專業建設、一流團隊建設、一流課程建設

主要成果

一流課程建設

吳巧雲.《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 省級線下一流課程(2020年)
教學成果/優秀獎:
1.武漢工程大學2020年第九屆教學成果獎, 一等獎(2/8). 基於“三實三創”的土建類“一流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陳旭勇, 吳巧雲, 舒蘇荀, 盧海林, 何東升, 陳金毅, 祝啟坤, 陳萍.
2.吳巧雲. 武漢工程大學2019-2020年度教學優秀獎, 二等獎, 2021.
出版教材:
吳巧雲, 陳旭勇, 朱志剛.《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知識要點及習題》,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2020年01月出版.
教研論文:
1.吳巧雲, 馮海, 陳旭勇. 教學研究型院校土木工程專業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科教導刊, 2021, 14: 4-6.
2.吳巧雲, 王濤, 陳旭勇. 國家創新驅動戰略下提升土木創新型人才培養能力的探討.科教導刊, 2021, 15: 10-12.
3.吳巧雲, 肖詩燁, 陳旭勇.“五位一體”實踐方法在土木工程實習教學體系中的運用. 科教導刊, 2021, 16: 113-115.
4.吳巧雲, 李仁治. 以工程教育認證理念為導向的土木工程實驗教學體系改革探討. 高等建築教育. 2020, 29(3): 159-167.
5.吳巧雲, 肖如峰. 對“新工科”時代背景下德才兼備型土木工程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的討論. 高等建築教育, 2020, 29(2): 8-15.
6.吳巧雲, 何宛澄. “一帶一路”背景下土木工程BIM技術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中國建設教育, 2019, (4): 46-49.

SCI檢索論文

1. Qiaoyun Wu, Ziliang Liu, Tao Wang, Xuyong Che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pounding response for adjacent inelastic MDOF structures based on dimensional analysis. Shock and Vibration, vol. 2021, Article ID 6801821, 18 pages, 2021. https://doi.org/10.1155/2021/6801821.
2. Ding Lan, Ye Zhi, Wu Qiaoyun. Flexural vibration band gaps in periodic Timoshenko beams with oscillators in series resting on flexible supports.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20, 23(14): 3117-3127.
3. Wu Qiaoyun, Feng Hai, Xiao Shiye, Zhu Hongping, Bai Xixuan. Passive contro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symmetrical twin-tower structure with chas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Dynamics. 2020, 20(6): DOI: 10.1142/S0219455420400106.
4. Wu Qiaoyun, Yan Huichao, Zhu Hongping, Bai Xixuan. Shaking table test study on the seismic isolation effect of a hybrid passive control system. Measurement. 2020(164):108125.
5. Wu Qiaoyun, Yan Huichao, Zhu Hongping, Ding Lan. A probabilistic performance-based assessment for critical separation distance of adjacent buildings: Theoret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ed Facilities, 2020, 34(4): 04020047.
6. Wu Qiaoyun, Wang Tao, Ge Hanbin, Zhu Hongping.Dimensional analysis of pounding response of an oscillator based on modified Kelvin pounding model.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ASCE), 2019, 32(4): 04019039.
7. Wu Qiaoyun, He Wancheng, Wei Min, Zhu Hongping.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critical separation distance of adjacent buildings based on seismic pounding fragility.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2019, 145(12): 04019106.
8. Ding Lan, Zhu Hongping, Wu Qiaoyun. Seismic response and vibration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laminated rubber bearings with a single disorder.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2019, 145(12): 04019093.
9. Wu Qiaoyun, Xiao Shiye, Kentaro Iwashita.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nterfacial shear stress of RC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prestressed BFRP rod. Results in Physics, 2018, 10: 427-433.
10. Wu Qiaoyun, Dai Jianzhou, Zhu Hongping. Optimum design of passive control devices for reducing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win-tower-connected structures. 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18, 22(5): 826-860.
EI檢索:
1. 吳巧雲, 劉梓良, 閆慧超, 何宛澄, 朱宏平. 中間隔震層位置變化對混合被動控制體系控制效果影響的試驗研究. 振動工程學報. 2022.
2.吳巧雲, 王濤, 魏敏, 朱宏平. 基於地震碰撞易損性的相鄰結構臨界間距研究. 工程力學, 2019, 36(7): 89-98.
3.吳巧雲, 肖詩燁, 朱宏平. 連線Kelvin阻尼器的對稱雙塔樓結構被動控制研究. 土木工程學報, 2018, 51(S1): 109-115.
4. 吳巧雲, 朱宏平, 陳旭勇. 基於性能的相鄰結構間Maxwell阻尼器最佳化布置研究. 振動與衝擊, 2017, 36(9): 35-44.
5.吳巧雲, 朱宏平, 陳楚龍. 連線Maxwell模型的兩相鄰結構非線性地震反應分析. 工程力學, 2015,32(9): 149-157.
6.吳巧雲, 朱宏平, 陳楚龍. 連線Maxwell模型的兩相鄰結構地震易損性分析. 振動與衝擊, 2015, 34(21): 162-169.
7.吳巧雲, 朱宏平. 基於隨機IDA的結構量化指標限值求解方法. 工程力學, 2014, 31(4): 61-68.
8.吳巧雲, 朱宏平. 某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評估. 振動與衝擊, 2012, 31(15): 158-164.
9. 吳巧雲, 朱宏平. 基於性能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地震易損性分析. 工程力學, 2012, 29(9): 117-124.
10.吳巧雲, 朱宏平. 基於增量動力分析的鋼框架結構抗震性能評估.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 40(2): 35-39.

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面上項目,52078395,交通綜合樞紐結構多頻段三維複合隔振/震系統的力學模型及減振效應研究,2021-01至2024-12,58萬元,在研,主持
2.武漢市城建委科技計畫項目,武城建[2020]27號,基於振動輸入功率流的橋樑結構中疊層橡膠隔震支座的損傷識別,2020-09至2022-08,8萬元,在研,主持
3.湖北省科學技術廳,湖北省重點研發計畫項目,2020BAB071,廢棄混凝土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及套用,2020-08至2022-12,50萬元,在研,參與
4.橋樑結構健康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開發課題,BHSKL19-07-GF,三維多功能隔震支座的研發及其損傷識別,2020-01至2020-12,25.55萬,在研,主持
5. 武漢市橋樑維修管理處,武漢市新型限高架,X011720,2019-09至2020-08,798萬,在研,主持
6. 中交遠洲交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改性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及套用研究,2019-09至2020-12,30萬,在研,主持
7.北京工業大學重點實驗室校外開放課題,2019-06,結合隔震與相鄰建築連線耗能的混合被動控制研究,2019-06至2021-06,4萬,在研,主持
8.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2019ZB20,結合分段隔震與相鄰建築物連線耗能的混合被動控制研究,2019-01至2020-12,5萬,在研,主持
9.湖北省科協青年晨光計畫項目,鄂科協外[2016]112號,採用FRP加固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性能評估,2016-10至2017-10,3萬元,結題,主持
1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51408443,基於地震碰撞易損性的相鄰結構臨界間距研究,2015-01至2017-12,27萬元,結題,主持

發明專利

1. 中國發明專利. 吳巧雲, 代健州, 潘偉傑. 一種雙塔連體結構地震動回響的控制方法. 專利號:ZL201610382130.5.
2. 中國發明專利. 吳巧雲, 肖詩燁. 一種用於對稱雙塔樓結構間Maxwell阻尼器最佳化參數的確定方法. 專利號:ZL201910117428.7.
3. 中國發明專利. 吳巧雲, 何宛澄, 肖詩燁, 王濤, 潘偉傑, 代健州. 一種基於地震碰撞易損性確定防震縫寬度的方法. 專利號:ZL201711165286.9.

實用新型專利

1. 實用新型專利. 吳巧雲, 閆慧超, 何宛澄. 混合被動控制結構減震系統. 專利號: ZL201921718744.1.
2. 實用新型專利. 吳巧雲, 肖如峰. 一種板式橡膠自適應解耦式三維隔震支座. 專利號: ZL202020071174.8
3. 實用新型專利. 吳巧雲, 肖如峰. 一種自適應解耦式三維隔震支座. 專利號: ZL202020070786.5
4. 實用新型專利. 吳巧雲, 劉梓良. 一種帶摩擦擺式三維隔震支座. 專利號: ZL202020070802.0
5. 實用新型專利. 吳巧雲, 劉梓良. 一種多頻段三維複合隔振震支座. 專利號: ZL202022548254.0
6. 實用新型專利. 吳巧雲, 賈春玉, 陳旭勇. 一種自復位變剛度轉動摩擦阻尼器. 專利號: ZL202120885496.0
7. 實用新型專利. 吳巧雲, 李雨熹, 陳旭勇, 荊國強, 馬長飛. 一種抗震基礎結構. 專利號: ZL202120904247.1

軟體著作權

1.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 吳巧雲. 大型結構抗震性能評估軟體V1.0. 登記號:2019SR0581556.
2.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 吳巧雲. 大型相鄰結構間連線阻尼器參數最佳化軟體V1.0. 登記號:2019SR0581509.
3.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 吳巧雲. 相鄰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線性無量綱碰撞反應分析軟體V1.0. 登記號:2019SR1401246
4.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 吳巧雲. 相鄰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非線性無量綱碰撞反應分析軟體V2.0. 登記號:2019SR1373122
5.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 吳巧雲. 大型相鄰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非線性無量綱碰撞反應分析軟體V3.0. 登記號:2019SR1400711
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 吳巧雲. 基於頻率的疊層橡膠支座損傷識別軟體V1.0. 登記號:2021SR0387662.
7.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 吳巧雲. 基於輸入功率流的隔振結構疊層橡膠支座損傷識別軟體V1.0. 登記號:2021SR0387661

獲獎記錄

吳巧雲(4/14),土木工程結構安全監測與評估關鍵技術及工程套用,湖北省科學技術廳,科技進步,省部一等獎,2014.12.1(朱宏平,汪正興,田啟賢,吳巧雲,鐘繼衛,羅輝,梅秀道,翁順,王波,李煒明,王超,石慧,程輝,張晟斌)
1. 2014年05月,獲武漢工程大學“青年崗位能手”
2. 2014年12月,獲武漢工程大學“優秀班主任”
3. 2014年12月,獲湖北省“優秀學士論文指導教師”
4. 2014年12月,獲武漢工程大學“先進科技工作者”
5. 2015年12月,獲武漢工程大學“優秀班主任”
6. 2015年12月,獲湖北省“優秀學士論文指導教師”
7. 2016年12月,獲“湖北省青年科技晨光計畫”資助
8. 2017年11月,獲《工程力學》2012~2017年間高被引論文獎
9. 2018年12月,獲武漢工程大學“百佳導師”
10. 2019年05月,獲武漢工程大學“十大優秀青年”
11. 2019年07月,帶領土木工程教工黨支部獲武漢工程大學“優秀基層黨組織”
12. 2019年12月,獲武漢工程大學“校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3篇)
13. 2020年12月,獲武漢工程大學“校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1篇)
14. 2020年09月,獲武漢工程大學“科研十佳先進工作者”
1. 指導2015級研究生代健州獲國家獎學金
2. 指導2016級研究生肖詩燁獲國家獎學金
3. 指導2017級研究生羅和弦獲國家獎學金
4. 指導2018級研究生馮海獲國家獎學金
5. 指導2019級研究生劉梓良獲國家獎學金
6. 指導2015級研究生代健州獲武漢工程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
7. 指導2016級研究生肖詩燁、何宛澄獲武漢工程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
8. 指導2017級研究生閆慧超獲武漢工程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
9. 指導2018級研究生馮海獲武漢工程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
10. 指導2019級研究生李雨熹獲武漢工程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
11. 指導2020級研究生徐航、張慶東、王宏偉獲武漢工程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
12. 指導2019屆研究生王濤、肖詩燁、何宛澄獲武漢工程大學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13. 指導2020屆研究生閆慧超獲武漢工程大學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14. 指導2019屆研究生王濤獲武漢工程大學優秀畢業研究生
15. 指導2020屆研究生閆慧超獲武漢工程大學優秀畢業研究生

社會任職

1. 中國建築學會數字建造學術委員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
2.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防震減災工程分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
3. 中國振動工程學會結構抗振控制與健康監測第二屆青年委員會委員
4. 湖北省鋼結構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
5. 湖北省土木建築學會土木工程結構安全評估與風險控制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通訊評議專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