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宥三

吳宥三

吳宥三是1931年四川第一架軍用飛機的駕駛人,在他去世十六年之後,涪陵區黨史研究室老同志徐希明首次向媒體披露了吳宥三當時赴法勤工儉學、學習飛機製造、回國駕駛四川第一架軍用飛機的全部秘密。

基本介紹

  • 本名:吳宥三
  • 出生地:武隆縣桐梓鎮 
  • 出生時間:1895年11月 
  • 去世時間:1996年12月 
  • 主要成就:四川第一架軍用飛機的駕駛人
赴法求學,學造飛機,回國效力,試飛成功,後記,

赴法求學

“五四”運動前夕,中國有識之士蔡元培、李石增、吳玉章、吳稚輝、張傅泉等人,為了挽救祖國的危亡,號召國人向西方學習科學文化,提出了“教育救國”、“實業救國”、“科學救國”、“工讀救國”的口號。
1918年,北京首先成立了留法勤工儉學總會,接著,上海、廣州、成都等相繼成立了分會,一個留法勤工儉學的浪潮在全國迅速掀起。
1919年初,重慶商會會長、川鹽銀行行長汪雲松利用自己在重慶商界的威望,在各種場合大力宣傳赴法勤工儉學的意義,並且與重慶教育局局長溫少鶴在重慶夫子池開辦了赴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開學時,有196名有志青年參加了培訓,其中也有涪陵、武隆等郊縣的人。
一個偶然的機會,剛剛在重慶聯中高中畢業的吳宥三認識了重慶組織赴法勤工儉學的負責人汪明松,就這樣,這個24歲的武隆青年毅然參加了赴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的學習,作好了赴法的準備。
1920年9月,吳宥三作為當時赴法勤工儉學的領隊,與86名同學持介紹信,到法國領事館辦理出國護照和簽證手續,同行的涪陵人還有孟知棉、邱紹元、杜奉璋、汪武烈、楊晴輝、黎重夫、黎純一、程康侯、韓楚、胡思美、呂松琴、劉輝訓、曹靖平等16人,當年四川有400餘人赴法勤工儉學,鄧小平就是與吳宥三同一批赴法的。當時,鄧小平(鄧希賢)在重慶當學徒,經汪雲松介紹也參加了預備學校的培訓,赴法前夕,汪特地囑託吳宥三,途中要照顧好年齡較小的鄧小平。很快,吳宥三與鄧小平成為了好朋友。
1920年9月20日,吳宥三一行從上海出發,經33天的旅途勞頓,來到了法國巴黎。他們一邊學習法語,一邊尋找合適的工作。一年之後,吳宥三在巴黎畢央谷飛機製造廠找到了工作。他開始做一些搬運、拉鐵絲等雜活,幾個月後,考上了該廠辦的機械製造學校,開始了半工半讀。廠里安排吳宥三做漆工,在這裡,吳宥三開始了他夢想中的人生之旅。

學造飛機

在法國畢央谷飛機製造廠,吳宥三學習的是油漆螺旋槳的技術,吳宥三學習非常刻苦,翻閱了世界各國的相關資料,反覆實踐,加之該廠漆飛機螺旋槳用的是“東方漆”(即中國漆),吳宥三在出國前曾接觸到這方面的知識,所以很快掌握了這門技術,比當地的法國工人幹得更出色。一般的法國工人每月只能爭120法郎,而他每月則可掙到180法郎,該廠對他非常器重。
1926年秋,吳宥三被調到波蘭華沙軍用飛機製造廠(系畢央谷飛機製造廠承包的一個分廠)作質檢工作。在那裡,他對軍用飛機的構造、性能、特點等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半年後,吳宥三又被調回法國畢央谷飛機製造廠任機械檢查員。由於吳宥三己系統地學習了飛機機械理論,又有了豐富的實踐經驗,進而蒙發了要當飛行員的念頭。而當時如果在法國學習飛行駕駛,價格很高,每學24小時,折合中國銀元是3000多元,吳宥三也交不起那么昂貴的學費,他決定回國,到上海學習飛行技術。

回國效力

1927年底,吳宥三回到了上海,由於時局動盪,與鄧小平失去了聯繫。
剛到上海,吳宥三與劉湘的顧問彭滄若(系吳的同鄉)邂逅,彭見到吳驚詫地說:“哎呀,你怎么回國了呢?一個月前劉湘軍長己派吳蜀奇到法國買軍用飛機去了,吳蜀奇到法國後要來找你,讓你親自檢查飛機的機械性能,你趕快回去吧,這是軍令”。
於是,吳宥三馬不停蹄地趕回到法國,與吳蜀奇見了面,在吳宥三的建議下,他們一行人趕到法國沙門松飛機製造廠參觀了新改制的飛機。這種飛機己由原來的單翼改為了雙翼,機身由原來兩人駕駛改為了八人座,還配備了無線電,投彈等設施,飛行時間由原來的四小時增加到了六小時,飛行高度也由2000多米增加到3000米,在當時,屬世界上最先進的軍用飛機。美國當年己購買了40架,蔣介石也訂購了3架。由於有吳宥三這位熟手,經吳蜀奇向劉湘請示後,劉湘決定以20萬大洋購買四架同樣的飛機,另外還花錢買了四架供練習用的單翼飛機。
1928年8月,劉湘決定派吳宥三、李甲群、易維奇三人到法國凡爾賽莫蘭航空學校學習飛機駕駛,由於吳宥三對飛機太熟悉,只學了20小時就允許提前畢業。為了全面掌握飛機機械、性能、飛行技術,吳宥三受命到波日代軍用飛機製造廠學習總裝,全面掌握了機械製造、檢查、安裝和飛行技術,成為了同行中的佼佼者。
1929年,吳宥三一行將在法國購買的飛機用海船運到了越南,在河內白梅軍用飛機廠進行組裝,委託駐越南的外交官李叔平負責辦理將安裝好的飛機飛回重慶廣陽壩機場的相關事宜。

試飛成功

1929年9月,吳宥三和一個法國的機械師、葡萄牙的駕駛員一起,試飛剛組裝的軍用飛機,但由於機械師操作不當,第一次駕駛飛機失敗。第二架飛機組裝好後,吳宥三在駕駛時感到飛機性能良好,但他們要將飛機駕駛到重慶,由於沒有氣候預報和沒有導航、雷達,仍然困難重重。
兩個月後,終於等到了駕駛飛機從越南河內飛至重慶的好天氣,吳宥三與葡萄牙駕駛師駕著飛機,飛上了祖國的藍天,當他們駕著飛機飛到廣西與貴州交界處的大山時,突然烏雲密布,遇到了惡劣天氣,而且飛機也出現了機械故障,不得己,他們只好將飛機迫降到一河谷的寬闊地帶。
此次駕駛再次失敗。1930年劉湘改用海船打著英國旗號將飛機運回重慶。1931年終於由吳宥三試飛成功。吳宥三成了四川駕駛軍用飛機的第一人,為我國的航空事業、飛機製造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後記

在採訪中了解到,回國後的吳宥三曾先後任二十一軍航空部機械主任兼飛行主任、四川省政府航空視察員、重慶防空司令部顧問等職。解放後,任重慶工商部工業試驗所事務科科長、重慶大學西南財經委核酸研究所工程師,“三反五反”時,被開除工職,獨自一人靠挑石灰、賣豆腐為生。1958年被成都一家街道工廠吸收為工人,“文革”中又被廠里開除回到武隆的農村老家,生活困苦,艱辛坎坷。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吳宥三獲平反昭雪,相繼當選為武隆縣政協委員、人大代表,1984年12月30日病逝於武隆,在老家桐梓山上那片柏樹林中長眠,享年90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