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從事大氣–植被–土體相互作用的理論與機理、非飽和土狀態相關的力學特性及其理論、土石流及邊坡穩定性問題、土與結構相互作用規律及機理等領域的研究與教學。迄今在國際著名刊物發表 200 余篇 SCI 論文,並受邀在六大洲近 30 個國家的國際會議和研討會作特邀演講和主題報告 80 余次,編寫了英文學術專著《Advanced Unsaturated Soil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和《Soil-structure Engineering of Deep Foundations, Excavations and Tunnels》。
他的主要研究興趣和方向涉及:隧道、樁基礎和深開挖此類土基與建築物間的相互作用問題(Centrifuge and numerical modeling of two and three dimensional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problems such as tunnels, deep excavation, piles and soil nailing)、邊坡穩定性問題(slope stability)、非穩定滲流(transient seepage)、非飽和土的靜態和循環行為(static and cyclic behavior of unsaturated soils)、環境岩土(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和能源地基(energy foundations)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要貢獻
吳教授創立了香港科技大學非飽和土研究組,建立了科大土力學實驗室,完配了世界第一流的全套飽和土和非飽和土實驗儀器,研發了一套全新的非飽和土體積變形測定系統,並與英國GDS儀器設備有限公司簽訂了允許生產和銷售該系統的專利許可協定。與長江科學院合作,成功開展了系統的非飽和膨脹土渠坡現場,室內試驗和離心機模擬,已用於指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膨脹土路段的建設。撰寫在英國出版了《Advanced Unsaturated Soil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一書。
吳教授曾在多家著名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了250餘篇論文(SCI 73篇和EI 50篇),在很多國際會議和研討會演講及作報告。近五年共出版學術編著4本,英國的Thomas Telford出版社出版了他名為《Soil-structure Engineering of Deep Foundations, Excavations and Tunnels》的著作。據Web of Science統計,01至08年間在國際最權威的四大岩土專業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量居世界第一。他也獲頒多個國際獎項,以表揚他在業內的卓越貢獻,這些獎項包括英國結構工程師學會 ( Institution of Structural Engineers ( UK ) ) Henry Adams 獎、東南亞地質科技學會 ( Southeast Asian Geotechnical Society ) 頒發的首個Tan Swan Beng 獎 、中國岩土力學及土力工程學會( Chinese Institute of Soil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 頒發的茅以升土力學及岩土工程青年獎 ( Mao Yisheng Youth Award ), 以及由加拿大土力工程學會 ( Canadian Geotechnical Society ) 頒發的 R M Quigley獎,參與的“深大長基坑安全精細控制與節約型基坑支護新技術及套用”項目榮獲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最近,他為2017年紀念黃文熙講座作 “大氣-植被-土體相互作用:理論與機理”演講。
吳教授現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研究資助局一項跨學科主題研究計畫(Theme-based Research Project),以及兩項跨學科協作研究金(CRF)的項目統籌/首席研究員。 他亦參與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即973計畫),擔任其中一個重點跨學科研究項目的主任。 多年來,吳教授培養了46名博士生和41名碩士生,並指導了十多位博士後和訪問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