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公,慶元縣百山祖鄉龍巖村人。1994年,根據筆者在龍巖村發現的明萬曆《吳氏宗譜》記載:他“生於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三月十七日,娶劉氏香蕈。”在兄弟之中,他排行第三,就名叫吳三。後人尊稱他為吳三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三公與“香菇之源”
- 出生地:宋高宗建炎四年
吳三公與“香菇之源”
吳三公,慶元縣百山祖鄉龍巖村人。1994年,根據筆者在龍巖村發現的明萬曆《吳氏宗譜》記載:他“(1130)三月十七日,娶劉氏香蕈。”在兄弟之中,他排行第三,就名叫吳三。後人尊稱他為吳三公。
吳三少年時代就身高強壯,練就一身好武功,同時跟隨做道士的父親學習道術,傳說他與鄉親們一起挑鹽過程中墮入深淵,拜五顯神為師,受點化掌握了菇術。實際上,他與鄉親們常年行走在龍慶古道的茶木圩一帶(古時茶木圩屬龍巖村範圍)。在燒炭和採集野生菌蕈過程中,發現倒下的闊葉樹皮層刀斧砍傷處會出菇,他就和鄉親們搭棚建寮砍樹試驗,發現多砍多出,有的卻砍後不出,發聲長嘆後用刀斧猛擊敲打,數日後卻遍樹出菇,用枝葉遮蓋了的樹出菇更多。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初步總結了砍花、遮衣,驚蕈等制菇的特殊技藝。茶木圩這一帶因此留下了許多菇寮遺址。其中一個寮址最大,鄉親們最早看到出菇,高興地叫“倡花了,倡花了”。因而得名倡花寮,此寮址至今還在,連石臼都在。後人就把這一帶稱之為“香菇灣”,流傳800多年,被載入了《慶元縣地名志》。
十二世紀下半期,吳三攜母親妻兒沿龍慶古道到西洋、蓋竹(今竹山)一帶制菇並傳播菇術。菇術首先在吳三公後裔中傳播。他們大都分布龍慶景各地,多數在慶元東部,主要是沿龍巖去福建斜灘的道路附近,並逐步向福建省和江南各省拓展。清乾隆年間,三縣菇民達15萬人,9萬以上是慶元人。
吳三母親劉氏和妻子劉香蕈誠實善良,熱情待人。婆媳兩人在西洋村古道旁搭棚設茶攤,還煎菇足湯為鄉親治病。吳三公在母親去世後就把她安葬在附近山腳下。鄉親們為感恩她們婆媳兩人,即在茶攤舊址建了二夫人廟。此廟至今尚存。廟前的對聯:“聖出西洋香菇母,愛國護民保全康”。反映了數百年來菇民對香菇母的虔誠崇拜和無限信仰。
十三世初,步入老年的吳三公,由於子小七在蓋竹製菇時從樹上跌下不幸死亡。吳三悲痛欲絕,臥床不起,即被抬回龍巖村。吳三公於宋嘉定戊辰年(1208年)8月13日離開人世。據明萬曆宗譜載:“公葬烏龍墓,與父隔壁,吳處蘭花形。”吳處五葉蘭花的墓地至今尚存。除了清明節掃墓外,每年農曆3月17日(生日)和8月13(祭日)龍巖村民都要到吳三公祠隆重祭拜,數百年來成為固定習俗。西洋殿的習俗則定每年6月16-18日為香期,外出制菇的菇農回鄉過節還願。
吳三公去世後五十多年,即宋淳熙元年(1265),根據《慶元縣誌》記載,蓋竹村(今竹山)菇民吳標夢見吳三公父子,後就在村口建靈顯廟,開始舉行菇神廟會。明初劉伯溫國師向朱元章討封,龍、慶、景三縣取得獨放香菇專利,明前期菇業有了發展。由於道教盛行,吳三公於“明神宗萬曆三年,敕封為判府相公”。元朝顯靈廟五顯神被迎請到縣城拱瑞堂。西洋村菇民集資在吳三公生前為母守墓行孝棚址建吳判府廟,此遺址如今仍在。清乾隆年間,菇業大發展,祀奉吳三公的菇民增多,廟小擁擠,三縣菇民集資擴建時,將廟遷建至溪邊古道旁,即現存西洋殿,光緒元年(1875)被毀後重建,保存至今。西洋殿楹聯和道藏記載吳三公是龍巖村人。“手創香菇一方沾恩澤,身騎黑虎隨地庇人家。
1209年,何譫編修《龍泉縣誌》時,用185字記敘、總結了香菇的栽培技術。明朝年間制菇術傳到了東瀛,因龍慶景屬處州府,日本稱香菇為“處蕈”,即認為處州是世界香菇的發源地。1989年原國際熱帶菇類學會主席張樹庭教授題詞:“香菇之源”。1994年12月又為龍巖村吳三公祠題詞:“香菇之祖”。許多國家的學者都到西洋殿祭拜吳三公。台灣省學者賴敏男博士稱吳三公為“中華香菇之神”,並於1995年專程到龍巖村吳三公祠祭拜吳三公。1991年開始,慶元縣連續多年舉辦香菇節,2005年,慶元縣政府編輯出版了香菇文化系列叢書,在縣城隆重公祭吳三公。
鑒於吳三公出生在慶元縣龍巖村,最早制菇地在慶元縣茶木圩香菇灣,傳播菇術最早也是在慶元縣西洋、蓋竹一帶,又有萬曆宗譜、香菇灣的倡花寮、顯靈廟、西洋殿、香菇母墓和二夫人廟等遺蹟的留存。龍巖村建香菇文化陳列館和香菇詩文碑廊,在慶元建全國唯一的香菇博物館。香菇文化旅遊興起。所以,香菇之源浙江慶元,以慶元香菇之名申報香菇原產地域,有憑有據,有其客觀基礎,既符合情理,又得到了世界食用菌學者的承認肯定。800多年來,香菇產業早已成為慶元、龍泉、景寧等麗水市各縣及全國好多縣人民賴以生存的傳統產業,菇民足跡遍布全國,香菇栽培技術已傳播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