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瓚

向明瓚(1883年-1937年),字英生(沈從文指出刊誤,應為膺生),湖南鳳凰廳人(湖南鳳凰縣),中國同盟會會員,軍事家,政治家

基本介紹

  • 本名:向明瓚
  • :膺生
  • 所處時代:清末民國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湖南鳳凰縣
  • 出生日期:1883年12月6日
  • 逝世日期:1937年11月6日
  • 主要成就:同盟會會員
    參加辛亥革命
    二次革命
    大庸知縣
    湖南都督府參軍
    北伐戰爭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軼事典故,史料記載,親屬成員,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向明瓚,1883年出生於湖南省鳳凰縣,1909年考入湖北第三陸軍中學,1910年組建競存社,1911年6月和唐生智,肖宏濟等一同參加了中國同盟會。10月參加武漢的辛亥首義。1912年到河北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1913年參加二次革命,被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除名。同年,到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步兵科學習。回國後,在熊希齡組閣的國務院任職。熊下台後,回到湖南任都督府參軍。又回到湘西鳳凰組建農民軍,回響蔡鍔進行討袁革命。軍隊很快就推翻袁世凱在湘西的統治。之後部隊和賀龍的部隊合二為一,與賀龍成為拜把兄弟。1926年開始北伐,部隊連戰連捷,隊伍迅速擴大,成為兩個師。賀龍為軍長,向明瓚為二師師長(這支部隊成為南昌起義的最重要力量)。1926年7月,由於舊病復發及新傷原因,回到長沙治病休養,同時兼任湖南省政府參議。國共分裂,向明瓚明確反對湖南省主席何健屠殺共產黨,主張和平,當面罵何健而惱怒了何健。何健不準他在長沙公開露面,不準出來,使他鬱郁不得志。多次想去找賀龍的部隊,但由於身體原因而不得行。1937年,回到常德,見了年紀尚小的女兒最後一面,說了些小孩聽不懂的話“以前中國人打中國人的時候我在場,現在打日本人我不能缺席”。離開後不久就病逝於長沙。新來的湖南主席,保定軍校同學張治中主席親自為其主持葬禮,給家裡送去撫恤金,囑咐要撫養其後人讀書長大成人。賀龍送來5000大洋,蕭克為其做悼詩一首,死後葬於嶽麓山(同盟會會員及辛亥革命元老)。

主要成就

在武漢第三陸軍中學和同學唐生智一起參加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結束了清朝300年的統治。之後到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由於參加二次革命被除名),又到日本士官學校學習。回來在熊希齡組閣的國務院任職。袁世凱稱帝,回到湖南,組織農民軍回響蔡鍔進行討袁革命,結束了袁世凱的皇帝夢。之後部隊和賀龍部隊合為一隊,與賀龍為拜把兄弟。北伐時,賀龍為20軍軍長,向明瓚為其二師師長,戰功卓著,北伐順利。

軼事典故

沈從文年輕時和表兄(黃永玉的父親)在常德無依無靠,身無分文,飢餓難耐,就到餐館吃霸王餐,準備逃走而被抓住。向明瓚知道了,給他們付清了欠款,並介紹他們到自己把兄弟賀龍處謀個差事。(見沈從文《一個傳奇的本事》)。賀龍見到兩人,十分熱忱,給黃永玉父親月薪13塊的參謀職務,給沈從文9塊一月的差遣工作。還說“碼頭小,容不了大船,留下暫時總可以吃吃大鍋飯”。
向明瓚與賀龍為拜把兄弟,為賀龍部隊的游擊司令。1926年,北伐前夕,部隊駐紮在貴州銅仁,缺彈少糧。向明瓚回到鳳凰老家找老上司“湘西王”陳渠珍要錢要糧。並威脅陳渠珍必須給出補助,我們是要去北伐,不會對地方有野心,否則小心項上人頭。陳渠珍不得已讓向明瓚大哥向明陽(湘西屯務處處長)拿出5000大洋和5萬發子彈,在鳳凰和銅仁交界的一個小村子完成交接工作。之後,部隊沒有從鳳凰直穿入沅陵,而是從懷化繞道而去,雙方秋毫不犯。

史料記載

《陳渠珍傳》《唐生智傳》《蔣翊武研究資料彙編》《保定軍校彙編》《何健傳》《湖北通史.晚清卷》《中國近代史通鑑》《晚年熊希齡》《張家界市情大辭典》《辛亥革命武昌團體》等

親屬成員

大哥, 向明陽,湘西屯務處處長
二哥,向明瑞,陸軍上校
三哥,向明喜,阿拉鄉鄉長
四哥,向明倫,麻陽縣縣長
妻子,鄧夫人,長沙人,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
女兒,向俊文,教師

人物評價

沈從文在《一個傳奇的本事》(《文集》第十卷146頁)里說:”至於向什麼地方溜,當時倒有個方便去處。坐每天兩班的小火輪上九十里的桃源縣找賀龍。因為有個同鄉向英生,和賀龍是把兄弟,夫妻從日本留學回來,為人思想學問都相當新,做事非“知事”、“道尹”不乾,同鄉人都以為“狂”,其實人並不狂。曾做過一任知縣,卻缺少處理行政能力,只想改革,不到一年,卻把個實缺被自己的不現實理想革掉了。三教九流都有來往,常住在城中春申君墓旁一個大旅館裡,總像還吃得開,可不明白錢從何來。這人十分熱忱寫了介紹我們去見賀龍。。。”
陳渠珍傳里寫“向明瓚,字英生,他長得眉清目秀,體格強健,他曾留學日本,入陸軍士官學校步兵科,畢業後回國,曾在熊希齡的國務院任職,熊下台後回省,在湖南都督府任參軍。他思想激進,膽略過人,文筆流暢,談吐風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