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特徵
向日葵褐斑病病原為向日葵殼針孢(學名:
Septoria helianthi Ell. et Kell.),屬
真菌半知菌亞門、
球殼孢目、
殼針孢屬。取典型病斑經切片鏡檢觀察結果,
分生孢子器呈球形或近球形,直徑為119-130微米,器壁深褐色,膜質。遇水則從分生孢子器內釋放出大量的器孢子。
器孢子呈針狀或鞭狀,無色透明,直形或稍彎,頂端略尖,基部鈍圓,有2-8個隔膜,大小平均為69.8微米×3.5微米。但在
PDA培養基上生長形成的器孢子較小,有2-7個隔膜,大小平均為47.3微米×3.2微米。
病菌器孢子萌發的快慢,受溫度影響較大,一般在10-32℃範圍均能萌發,最適溫度為25-28℃,30-32℃以上器孢子萌發受到明顯的抑制作用。在20-30℃時潛育期為2天;15℃為4天;10℃為8天。
為害症狀
向日葵褐斑病在苗期、成株期均可發病,前期可以造成幼苗死亡,後期常造成葉片過早枯死。子葉和幼苗染病,葉片上生近圓形褐色病斑,外圍生有黃色暈圈,病斑背面灰白色,直徑2-6毫米;成株染病,病斑呈多角形,褐色,也有黃色暈圈,直徑6-17毫米;後期病斑上生出小黑點,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多雨潮濕,病斑易脫落或穿孔,發病重的病斑融合,整個葉片枯死;莖和葉柄染病,病斑為褐色的狹長條狀斑。
分布範圍
侵染循環
該病菌主要以分生在植物病殘體內越冬,所以帶菌的植物病殘體是重用的初次侵染來源。種子也可帶菌。春天,病殘體上的分生孢子器吸水膨脹後,大量分生孢子就以白色粘液滴狀態從分生孢子器內湧出,借風雨傳播,侵染幼苗葉片。在一個生長季節內分生孢子可發生多次再侵染。秋季便以分生孢子器在病組織內越冬。
流行規律
向日葵褐斑病的發生與氣候條件有密切的關係。由於向日葵在生育前期較後期抗病,嫩葉比老葉抗病,所以在田間植株上該病均自下而上發病,嚴重時病葉層層脫落,其枯死和脫落的葉片吸水後,分生孢子器便很快釋放出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因此每次降雨之後,病情往往加重。另外乾旱的氣候,由於降低了向日葵的抗病性,病情也會加重。
防治方法
向日葵褐斑病初次侵染來源主要是遺留在田間的病殘體,及時拔除病株,帶出田外進行深埋,收穫後應及時清除病殘體,並進行燒毀或深埋,以促進其腐爛分解,減少次年初次侵染來源;與
禾本科、
豆科等作物進行三年以上
輪作;增施基肥,適當追肥,進行配方施肥,使植株生長健壯,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減輕病害的發生;乾旱時及時灌水,也能減輕病害的發生。
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0.2%拌種,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0.3%拌種。病情嚴重的地塊,在施基肥時將50%的
速克靈可濕性粉劑3千克/畝混入基肥中施入土壤中。發病初期,及時防治。用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用70%
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用30%
鹼式硫酸銅(綠得保)膠懸劑400-500倍液,藥劑交替使用,間隔7-10天防治1次,連續防治2次或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