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鶻,漢語詞語,拼音是tǔ ɡǔ,釋義是金人的束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吐鶻
- 拼音:tǔ ɡǔ
- 釋義:金人的束帶
- 出處:《金史·輿服志下》
吐鶻,漢語詞語,拼音是tǔ ɡǔ,釋義是金人的束帶。
吐鶻,漢語詞語,拼音是tǔ ɡǔ,釋義是金人的束帶。...... 吐鶻,漢語詞語,拼音是tǔ ɡǔ,釋義是金人的束帶。中文名 吐鶻 拼音 tǔ ɡǔ 釋義 金人的...
解釋:即玉兔鶻,玉帶。 出處:《遼史·蕭樂音奴傳》:“監障海東青鶻,獲白花者十三,賜榾柮犀並玉吐鶻。”1 ...
唐貞觀二十年(646年)回鶻配合唐軍攻滅了薛延陀政權,回鶻首領吐迷度自稱可汗,...788年,回紇取“迅捷如鶻然”的意思,改作回鶻。 共2張 回鶻各個時期疆域圖...
骭鶻穴又名鳩尾穴,主治疾病為:消除疲勞、治療暈車暈船、可以緩解焦躁性格等。此穴位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新唐書·吐蕃傳》中載:吐蕃“祖曰鶻提悉勃野,健武多智,稍並諸羌,據其地”。《冊府元龜》(外臣部·土風三)載:“自號吐蕃為寶髻”,“寶髻”。鶻提...
鶻堤悉補野,唐代吐蕃王室之姓氏。又譯鶻提悉勃野、鶻提勃悉野。藏語音譯,意為“光明天界之王”。原為吐蕃王室始祖之名號,後成為吐蕃王室之姓氏。《通典》載:...
鶻是一種鳥類,主要是指隼科,人們常常把游隼稱之為鶻,把燕鶻稱之為土鶻。杜甫曾有詩云“高堂見生鶻,颯爽動秋骨”。甘州回鶻遷移甘州 ...
《回鶻與吐蕃及西夏在絲路上的關係》文章發表於1987年《民族研究》第04期 ,作者是樊保良。主題詞民族關係 回鶻 吐蕃責任者樊保良著...
作者:楊富學 編著 出版社:甘肅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15-5 定價:48.00元 裝幀:平裝 叢書:敦煌與絲綢之路學術文叢 ISBN:9787542334596[1] ...
金人常服,金代女真人平時所著服飾。有帶、巾、盤領衣和烏皮靴四類。其束帶曰吐鶻。巾以皂羅若紗為之,上結方頂,折垂於後。頂之下際兩角各綴方羅徑2寸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