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醫之路續編·第六輯

名老中醫之路續編·第六輯

《名老中醫之路續編·第六輯》是2019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名老中醫之路續編·第六輯
  • 作者:張奇文,柳少逸,鄭書翰主編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4月1日
  • 頁數:782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325218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醫者藝也,惟精誠者是也。做醫者難,做大醫者更難,做蒼生大醫者難乎其難。趟過歷史的河流,攜一身滄桑一路走來,道不明走過了多少朝代,說不清經歷了多少雨雪。寒窗苦讀,研前人之著作;秉心執筆,創現世之妙方;心繫患者,救黎民之百姓;“大醫精誠”是鑄就鐵桿中醫的靈魂。
  書非悟,無以集醫學之大成。岳美中說:“讀書寧澀勿滑。”醫學著作汗牛充棟,欲有所收穫,就要對主要著作扎紮實實地下功夫,熟讀、領悟。許多著名的中醫家學習《黃帝內經》《傷寒論》等著作皆是朝斯夕斯地讀和背,如任應秋每晚就寢前30分鐘編一味藥的詩訣,姜春華讀《黃帝內經》時做圖表幫助理解,金壽山一邊讀《傷寒論》一邊寫按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醫學大家的經歷都在告訴我們,求醫治學要苦學,苦學養成習慣,則不以為苦,而以為樂。苦學也要做到三個勤:口勤、手勤、筆勤。讀必讀之書,反覆誦讀必將熟能生巧,勤加朗讀必能熟讀成誦。苦學之後也定要多問,學問學問,不恥下問,有問才有悟。有悟就下筆,寫得有骨有肉、不蔓不枝才能算得上學有所得。醫生這個職業的特殊之處,就是他的一針一藥都關乎患者的健康,如果不認真學習,不多學多悟,也就是對生命不負責任。
  術非練,無以濟百姓之大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正如李聰甫所說:四診之中,切脈尤難掌握。微與濡、弱與細、澀與滑、緊與數、弦與革等脈象都只有幾微之辨,往往心中瞭然,指下茫然,必須從長期診察病人過程中邊摸索、邊認識、邊掌握這種規律。醫書所列疾病,不過是滄海一粟,臨床上的病症,往往是多個併發症,一個方子對於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療效。走過的路多了,便知道路要怎么走。同理,治的病多了,便知道病要怎么治。見習時對久病成醫一詞深有感悟,病的次數多了,也就知道怎樣醫治了。“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書固然要多讀,若不臨床,不能學以致用,也就是“茶壺裡煮餃子——倒不出”了。要知道,真正的好醫生,絕不會是“理論一大套,看病汗直冒”的醫生,也絕不是經典出口成章卻治病無從下手的醫生。眼高手低,絕不是一個醫生應有的品質。正如張磊所說:臨床經驗是練出來的,沒有長期的積累,經驗是不會豐富的。因此,要在“實”字上下功夫,就是要踏實、紮實,在校時勤跟師抄方診脈,從醫時多臨床辨病。學醫之路就是長征路,一步一個腳印,收穫才能更大。
  心非誠,無以施仁愛於人。看過曾瑤的這樣一段話:“醫道洲源起於炎黃,精誠之心來於聖才。捨己為人,故神農嘗百草,以解天下之苦痛;愛家之心,故仲景從政坐堂,著《傷寒》以慰往昔之淪喪;愛己之心,故李杲療治脾病,親實踐以創學術之先河。”從《名老中醫之路》第一輯到第三輯,國醫大師、醫學名家、專家等無不強調“醫德”二字。言至於此,不免想起當初一字一句背誦的《大醫精誠》。《大醫精誠》之“精”,即要求醫者要有精湛的醫術,認為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習醫之人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誠”,即要求醫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以“見彼苦惱,若已有之”般感同身受的心,發“大慈惻隱之心”,進而發願立誓“普救含靈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譽”“恃己所長”“經略財物”。從醫須心繫千家憂與樂,臨證應胸懷眾生疾和苦。《醫說》中這樣說,醫者自當念云:“人身疾病,與我無異,凡來請召,急去無遲,或止求藥,宜即發付,勿問貴賤,勿擇貧富,專以救人為本。”
  信中醫,捍衛中醫人永姓“中”。中醫大家走上中醫之路,或因中醫救治過自身疾病,或親眼看見中醫之療效,或心懷救助百姓之心,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一個“信”字。信則有,不信則無。中醫姓“中”,“中”是中華的“中”。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有問日:“中華其基石何?其支柱何?其後盾何?”日:“一國學也,二國醫也,三國藥也。”
  習岐黃之術,衛中華之魂,當勤而行之,自強不息。

圖書目錄

阮士怡
歲過期頤不忘初心
張鳴鶴
一生的執著
柴嵩岩
我的成長之路
聞善樂
我的成才之路
劉寶厚
我的中西醫結合之路
鄒燕勤
我的學醫體會
李業甫
我的成才之路
沈寶藩
我的學醫歷程
張發榮
揚帆醫海之路掠影
金洪元
法仲景猶采眾家重脾胃調治諸病
王自立
遵仲景法東垣學究原鍥不捨
溫如傑
杏林深處獨步人
薛伯壽
師道尊嚴承傳有源寒溫融通機圓法活
田常英
小兒推拿之路
崔公讓
繼承創新中西匯通
周學文
悟岐黃之術修濟世之懷
盧芳
解甲仍操岐黃術甘為仁者濟蒼生
梅國強
願搏韶華披肝膽爭為杏圃化春泥
孟憲傑
我的中醫之路

作者簡介

張奇文 主任醫師、教授。男,1935年出生,山東壽光人,中共黨員。1957年畢業於昌濰醫校。1958年參加首屆西醫學習中醫班。歷任山東省中醫藥研究所所長、山東中醫學院黨委書記,山東省衛生廳副廳長(正廳級)等職。現為中國中醫藥學會兒科學會會長,山東省醫學學會會長,山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澳洲全國中醫藥針灸學會聯合會學術顧問、名譽會長,澳洲中醫學院客座教授、學術顧問。1960年出席全國文教群英會,1978年出席全國科技大會,兩次被評為全國勞模。為省政協四、五、六屆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