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以“多元、開放、綜合、高效”的運行機制和服務模式,建設成為帶動、引領上海市和長三角地區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發展的技術與人才寶庫,國家“三農”和城鎮化問題巨觀決策的重要智庫,為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城鎮化發展事業做出貢獻。
簡介
同濟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於2013年12月正式獲科技部和教育部審批成立。以科學發展觀及十八大“建設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為指導,充分發揮同濟大學在農業工程、新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農村規劃建築、農村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科教與人才優勢,積極探索服務新農村建設的新模式與新機制,逐步建立以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為依託,農科教相結合的綜合服務模式,推動產學研合作、科研教學模式改革與機制體制創新,建立基於村鎮多種形式的服務基地和跨地區、跨學科的信息化網路服務平台,促進資源共享和政、產、學、研、用的緊密結合,形成“多元、開放、綜合、高效”的運行機制和服務模式,建設成為帶動、引領上海市和長三角地區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發展的技術與人才寶庫,國家“三農”和城鎮化問題巨觀決策的重要智庫,為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城鎮化發展事業做出貢獻。
已有基礎
同濟大學早在1997年就組成多學科團隊整體進入設施農業領域。2000年,牽頭組建了“教育部設施農業網上合作研究中心”,成立了同濟大學現代農業科學與工程研究院, 2003年,主持成立了上海市農業工程學會。2009年,成立“上海市設施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1年,申報的“國家設施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得科技部立項建設。同濟大學在設施農業領域具有較強實力,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近百篇,申報數十項國家專利,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市技術發明一等獎等。同濟大學逐漸形成以現代設施農業科學技術研究為核心的高水平科技創新體系和以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主,規劃、建築、環境、能源、電子信息等多學科協同介入的新農村建設多元化社會服務體系。
主要建設內容
發展壯大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具體地構建:1)以“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片區科技服務中心、村鎮科技服務站”和統籌城鄉綜合信息服務平台為主體的公益性農村科技和管理綜合服務體系;2)以科技項目評估、投融資和管理諮詢、創業培訓與孵化服務為主要功能的創業與孵化服務體系;3)以農業科技園區、科技型農業企業、專家大院、專業技術合作組織和科技特派員團隊為主體的多元化科技服務體系;4)以同濟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為主體的現代農村科技創新體系。同時,建設農業技術創新示範基地、新農村村鎮住宅建築示範基地、新農村資源整合與共享平台以及新農村發展戰略研究智庫。推動院企產學研合作、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