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江赫哲民族展覽館

同江赫哲民族展覽館是我國56個民族中唯一一個穿魚皮服裝的民族,他們的民族歷史可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密山新開流文化時期。

赫哲族那時,赫哲族稱為肅慎、稷慎,後來的漢魏時期,他們稱挹婁、南北朝時稱勿吉、隋唐時稱黑水靺鞨、元明清時稱女真。清朝初年,赫哲族居住的區域稱為女真“使犬部”和“薩哈連部”。康熙二年(1663年)《清實錄》中最早出現“赫哲”的稱謂,此後這個名稱才得以承傳。辛亥革命以後,這個民族開始被稱為赫哲族。解放以後,我國將這個民族正式定名為赫哲族,成為我國民族大家庭中的正式一員。建國初期,赫哲族人口不到1000人,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現在該民族人口已接近5000人,是全國最小的民族,大部分居住在黑龍江省的同江、饒河、撫遠等市縣境內。全國共有赫哲族聚居地四處,分別是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和八岔赫哲族鄉、饒河縣四排赫哲族鄉、佳木斯敖其鎮的敖其村。
赫哲族是東北地區歷史悠久的民族,因分布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自稱。由於歷史原因,赫哲族是個跨國民族,在俄羅斯境內有赫哲族人口2萬多人,當地人稱他們為那乃人,他們的語言、服飾、民俗等,都與我國的赫哲族極為相似。
解放前,赫哲族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受到歷代封建王朝和外國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壓迫。尤其是在日本侵華期間,日本人為防止赫哲人通蘇抗日,便強行歸村並屯,把赫哲人從原居住地趕到了環境惡劣,人類難以生存的一、二、三部落。赫哲人在那裡既不能狩獵,又不能捕魚,吃不飽、穿不暖,日本人逼迫赫哲人吸食鴉片,拿赫哲人做人體實驗。赫哲人從237人銳減到出部落時的165人,死亡人數占30.4%,在赫哲地區現在還流傳這樣一句俗話“招待親人朋友,用生魚和美酒,對待“矮個子們”(日本人)用獵槍和拳頭”。後來共產黨把赫哲人從一、二、三部落解救出來,使他們的生產生活都進入了嶄新的時代。
赫哲族自古以來就是捕魚、狩獵的民族。從前,他們沿江而居,遷徙不定,春夏捕魚,秋冬狩獵,家家都儲有魚乾和肉干,捕魚是他們最重要的生存方式。元朝人黃晉在描述東征時,說赫哲人居住的地區“道路險阻,崖石錯眩,盛夏水活,乃可行舟,冬則以犬撬行冰上,地無禾黍,以魚代食”。明朝永樂11年,在撫遠地區奴兒乾都指揮司衙門附近建立的永寧寺碑上,也有這樣的記載:“其地不生五穀,不產布帛,畜養唯狗,或以捕魚為業,食肉而衣皮。”
在赫哲民族展覽館的生活習俗展廳里,主要展示了赫哲人在生產、生活、日常起居、宗教信仰等特色民族文化。館內展出的兩套用熟好的大馬哈魚皮縫製的男女魚皮套裝,做工考究、款式古樸大方。魚皮上衣縫有用魚皮剪成的浪花和雲捲圖案,表示了赫哲族是個生活在青山綠水中的民族,同時也展示了赫哲婦女心靈手巧聰明智慧的一面。
赫哲人住永久性房屋木克楞、拉合辮子草正房和臨時性的房屋撮羅昂庫(尖頂窩棚),胡如布(地窨子)、闊布如安口(圓頂窩棚),在館內分別展示了胡如布和撮羅昂庫的模型,。
在這裡,遊客還可以看到赫哲人捕魚時使用的各種網具。赫哲人過去使用的漁具有魚叉、竹夾子、毛鉤、滾鉤、大拉網等。最早的漁網是用柳樹皮或椴樹皮纖維織成的網。大家可能聽說過,在北方有一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俗語,有人說這句話是指漁民懶惰,不安分。其實,過去的樹皮纖維漁網要用野豬血煮後才能使用,在水裡浸泡時間長了,很容易腐爛,必須隔兩天就要曬一曬,補一補。所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漁民生產作業的一個必要過程,並不是指漁民懶惰。
在生活習俗展廳里有兩把一尺多長的木梳子,一個有齒,一個無齒,這么大的梳子怎么用來梳頭呢?實際上它們並不是用來梳頭的,而是熟制魚、獸皮的一種工具。無齒的用來熟制魚獸皮上的油脂,有齒的用來梳理獸毛。同時木梳子也可以當作一種刑具。過去,在漢民族居住地區,小孩淘氣就用條帚疙瘩或雞毛撣子往屁股上揍,而在赫哲地區,孩子淘氣就用木梳子往屁股上刮。人們平時教訓淘孩子時常會說:“是不是皮子又緊了,一會兒給你梳皮子”。一聽這話,淘氣孩子就知道小屁股蛋兩三天是不敢著炕了。
展覽館的漁獵資源展廳里,還展出了黑龍江里的“三花五羅”,鱘鰉魚和大馬哈魚標本。以及棲息在白樺樹林和沼澤地里的動物和飛禽,這些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江里游的,都曾經是赫哲人捕殺果腹的對象。赫哲人的生活與大自然密不可分。
展覽館的最後一個展廳是名人及文化藝術展廳。這裡展出了街津口、八岔兩個赫哲族鄉歷任的書記、鄉長名錄,國家領導人接見赫哲族代表的照片、同江優秀的赫哲族兒女照片。這些人中有人大代表、黨代表、共青團代表,還有一些藝術家,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都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黨和國家給了他們很高的榮譽,體現了我們國家民族不分大小,政治地位一律平等的原則。
在展覽館的外面有一根用椴木雕成的赫哲族圖騰柱。圖騰崇拜者認為,原始社會的部落或民族同自然界之間存在著某種超自然的關係,把它們加以解化用來崇拜。在這根圖騰柱上刻畫了好多種動物。有熊、虎、鹿、鷹等。赫哲族的圖騰崇拜和其它民族不同,他們是姓氏不同,崇拜圖騰也不一樣。一個姓氏或者幾個姓氏合起來崇拜一種動物。“尤”氏家庭崇拜黑熊,他們認為尤氏家庭的祖先和黑熊有著某種關係,在很多赫哲族的傳說里都有人變熊、熊變人的故事情節。“付”氏家庭崇拜虎、姓孫的崇拜獨角龍。姓畢、姓何崇拜梅花鹿。赫哲族中曾經廣泛流傳的人與自然界的某類物種,尤其是動物的某些種類具有特殊親族關係的神話和傳說。這種來源於超自然的認同感,產生於人類尚未把自己完全同自然界分開的遠古時代。
在赫哲民族文化村內,有幾組大型雕塑,反映的是赫哲族的漁獵場景。為什麼只有幾千人口的赫哲族人被稱為英雄的民族?從《獵熊》這組雕塑中就能反映出來。赫哲莫日根(英雄)用簡陋的工具和山中的三大猛獸——一豬、二熊、三老虎進行搏鬥。這組雕塑反映的是山中的二大王黑熊在二位赫哲獵人和兩隻獵犬的圍攻下,已經被激怒了,它直立起來,前掌搬起一塊石頭砸掉了年老獵手的激達(扎槍),但年輕的獵手非常沉著,憑著勇敢、機智,終於把激達刺向了黑熊的心臟。因為黑熊是赫哲人崇拜的圖騰,所以吃它時候也有好多程式。首先由第一個發現黑熊的人把熊頭割下來放到樹叉上,然後參加分食熊肉的人,全部跪下假裝哭泣,最年長者低聲祈禱:“不要見怪了,我們對你夠意思,以後請多給我們送點野物來。”祈禱完畢之後開始分食熊肉。漢族人在殺雞的時候也做一番祈禱“小雞、小雞,你別怪,你本是陽間一道菜,今天家中有客來,不把你殺客人怪,你今天到陰間去,明年再回我家來。”無論是漢人還是赫哲人對動物都有惻隱之心,只不過不得不食之。
在文化村還有一組用漢白玉雕成的一組雕塑。上面刻有兩個字“魚皇”,這兩個字使這組雕塑有三個名稱,順讀“魚皇”,逆讀“皇魚”,合讀“鰉”,她又是由三朵浪花、一條魚和一位赫哲姑娘組成的畫面。三朵浪花象徵著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的三江之水,三江之水哺育了各種魚類,魚又養育了赫哲人,把他們組合在一起表示了人與自然相互和諧、密不可分的一種關係。關於這組雕塑還有一段悽美的傳說。據說鰉魚本是位赫哲族小伙子額托力(勇敢、強壯)變的。那位姑娘名叫依爾嘎(花一樣美麗)。額托力和依爾嘎相親相愛。但由於依爾嘎才貌超群,被惡勢力相中給搶走了。額托力和惡勢力抗爭,被惡勢力打死後扔到了黑龍江里。額托力死後化作了一條大鰉魚,在江里日夜嘶吼思念著依爾嘎。終於有一天依爾嘎耐不住對額托力的相思之苦,投江殉情。神奇的是依爾嘎殉情後也化作了一條和鰉魚相似的魚——鱘魚。於是依爾嘎和額托力死後分別化鱘魚、鰉魚後在江中重續那段情緣。這座建在蓮花河畔的象徵愛情的雕塑吸引了無數戀人在此拍照留念。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