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里是蘇州城區中部的一條巷弄,與相鄰的同益里組成民國建築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同德里
- 外文名:Tongde Li
- 路長:250米
- 路寬:2米
地理位置,地名典故,街巷風貌,
地理位置
地名典故
此處為舊時郡治後木蘭堂遺址,《中吳紀聞》卷一:“木蘭堂,多為太守燕遊之地。範文正公作守時,嘗賦詩云:‘堂上列歌鐘,多慚不如古。卻羨木蘭花,曾見霓裳舞。’白樂天在蘇,嘗教倡人為此舞也。堂之前後,皆植木蘭,乾極高大,兵火後不存。”民國初年已為皇廢基魚塘,20世紀20年代北局建開明大戲院等建築時,因推平高墩及開挖地基,將挖出的泥土填於此處。30年代上海聞人杜月笙在此建房出租,稱同德里,含有“共沐德澤”之意。50年代後期起,改為蘇州專署機關幹部居住區。
街巷風貌
2007年,原滄浪區將同德里、同益里特色街巷綜合整治列為政府實事工程。整治以“修舊如舊”為原則,最大可能地突出原汁原味的古典街巷風貌。在生活設施明顯最佳化、服務功能不斷提升的基礎上,按照文物保護要求在市政立面、庭院小品等方面進行了特色整治,並對原構件最大可能地使用,以求儘可能多地保存歷史信息、歷史遺物,如實反映歷史遺存。整治重砌了莊重典雅的石庫門,統一恢復了古色古香的門券,雕上巴洛克風格卷渦狀花紋的門楣;通過鏟刮、勾勒、貼面、拉毛等方式,先後剷除了水泥混凝土覆蓋的就有牆面,恢復勾勒出原有的清水磚和紅磚牆體,並塗上了保護外牆和防水防漏防潮的“萬可塗”;修理和新建了小青瓦屋面和仿古檐口;道路重鋪了平整的舊石板路;裡面窗戶改為朱漆雕花木窗式樣,防盜窗設在內部,美觀的同時也達到了安全防盜的目的;新增統一的鐵藝空調外機架和鐵藝雨棚,力爭傳統風格和現代元素的協調統一。這裡的建築莊重又不失人文特色,典雅又不缺江南韻致,凸顯出濃郁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