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產品特點,外在感官,內在品質,生產情況,產品榮譽,產地環境,地貌植被,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
同康竹筍分春筍、鞭筍和冬筍。
春筍:未出土筍殼黃色,出土呈褐色或黃褐色,筍殼帶有絨毛,筍肉乳白色,食用爽脆、並略帶甜味,可食率65%左右;
鞭筍:粗壯,筍殼基部黃色、稍部淡紫色,被稀短絨毛,筍肉乳白色,鮮嫩爽口,略帶甜味,可食率50%左右;
冬筍:兩頭尖,多呈炮彈形,筍殼黃色,被短絨毛,筍肉乳白色,肉質厚,食用鮮嫩,可食率60%以上。
同康竹筍上述感官特徵,具有其獨特的地域環境、生產方式等相關因素共同形成的。
內在品質
同康竹筍可溶性固形物筍汁10—14%,可食率70%以上,總酸含量0.495,並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果膠、胡蘿蔔素、鉀、磷、鐵、鈣及維生素A、B、C等。
生產情況
2011年,同康竹筍保護區毛竹林面積1784公頃,年產量3500噸。
2012年,同康精品園區竹筍畝均產值7740元,全村竹筍產值1687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5626元,人均竹筍收入1.04萬元,占人均總收入73%,比2003年翻了2番。
產品榮譽
2011年09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同康竹筍”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產地環境
地貌植被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同康竹筍保護區背靠會稽山,北瀕海,故呈南面高、東北低的山脈—平原—海岸梯階式地貌,山丘與平原間界線明顯,核心區域為丘陵,山地坡度在25度以下的占75%以上;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的浙閩山丘甜櫧、木荷林植被區。生產基地周圍群山環抱,植被茂密,生產基地空氣品質好,周圍無污染企業,生物種類豐富,具多樣性。平均海拔160—270米。保護區域屬山地丘陵,地質構造上屬江南古陸富春大向斜構造。按地質形部位,丘陵紅黃壤以原積、坡積為主。土壤屬紅松泥及砂粘質紅土。土層深厚,平均厚度0.8—2米,pH值在4.5—6.5之間,偏酸性。有機質含量2%左右,全氮0.43克/千克左右,主要適於種植茶、竹、果等經濟特產。
水文情況
柯橋區同康竹筍保護區域位於紹興縣南部,處於諸暨和紹興縣交界處,位於平水江和蘭亭江上游,水資源豐富。
氣候情況
柯橋區同康竹筍保護區屬東南季風濕潤氣候區。全年溫暖濕潤,冷暖空氣交替影響,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短。古人曾有“越山長青水長白,越人常家山水國”之詩句,讚美紹興“山常青,水常白”,氣候濕潤宜人。由於氣候溫暖濕潤,又受季風影響及海洋的調節,因此,保護區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為1403毫米,年平均氣溫17.5°C。雨日155.7占全年總天數的42.5%。各月間雨量分配不均勻,全年有二個明顯的雨季,一個是5、6月份的梅雨季節,另一個是9月份的秋雨。7月中旬—9月的颱風雨期,常有災害性天氣出現,以水、旱、風、潮為主,其中每年颱風影響一般在3—4次左右。據統計4—9月份雨量占全年的2/3左右,這樣的雨量分布造成山(丘)地土壤容易流失,土層變薄。全縣年平均蒸發量為1147毫米,有二個明顯旱季,即7、8月份的“伏旱”和10、12月份的“冬旱”。降水量年際變化較大,年降水日數平均為156.2天。優越的生態地理條件,適宜的土壤和氣候,廣闊的山地面積,為同康竹筍產業發展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環境。
歷史淵源
同康竹筍產自浙江省柯橋區有“中國竹筍之鄉”、“省級竹筍之鄉”之譽的平水鎮和蘭亭鎮。
同康產竹筍的歷史久遠,早在300多年前,同康村民就開始在山上種植毛竹。
毛竹,一名“楠竹”,又名“貓竹”。清《嘉慶山陰縣誌》卷八載:“貓竹稈大而厚,越人取以為筏,筍味甚佳”。
同康村人多地少,是一個偏僻的窮山村。當地村民經營竹山的傳統是:只開發春筍,守著金山過窮日子。為改變貧窮落後面貌,歷屆村支部、村委曾作過多種嘗試,付出了艱苦的努力,但收效不大。
2004年至2009年,同康村在示範村建設中,通過省、市、縣財政扶持、村民自籌和引入社會資本,投入資金近1000萬元,建林間機耕路14.9千米、水泥作業道9050米、石砌排水溝4150米、保土水平帶18100米,造蓄水池18隻、水錘泵站3座,噴滴灌設施復蓋1200畝四季筍基地。基礎設施的完善,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和林地產出率。同時,引進毛竹四季筍開發技術,建立了萬畝毛竹四季筍示範區,除生產春筍外,還大力生產鞭筍和冬筍。基地實行豐產模式化栽培,從開山施肥、留筍養竹到合理挖筍、病蟲害防治等環節,統一按生產栽培技術規範經營管理,這些措施促進了全村毛竹筍的增產增效,平均畝產達到1600多千克,平均畝產值達4500元。為做好產銷文章,同康村新建了竹筍交易市場,成立了竹筍專業合作社。針對市場魚龍混雜的情況,為防止外來假、劣竹筍影響同康竹筍的聲譽,村申請註冊了“同康”牌商標,全村實行統一生產、統一銷售、統一品牌。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同康竹筍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範圍為紹興縣平水鎮同康村、五聯村、紅牆下村,蘭亭鎮大慶村、紫洪山村等2個鎮5個村。東至平水鎮的紅牆下村、南至平水鎮的同康村、西至蘭亭鎮的大慶村、北至平水鎮的五聯村,地理坐標為北緯30°16′—30°19′,東經120°30′—120°33′,保護區面積2959公頃。
質量技術要求
3.1產地選擇
土壤肥沃、無污染,符合《無公害食品蔬菜類產品產地環境條件》(NY5010—2002)。
3.2品種選擇
保護區域品種選擇為適合本地種植環境條件的毛竹,同康竹筍的主要產品為春筍、鞭筍、冬筍。
3.3生產過程及培育技術的特定要求
為了確保同康竹筍生產過程及同康竹筍的特殊品質、特色,需要注意以下幾個生產與培育技術:
3.3.1竹林選擇
四季筍竹園建園地要求選擇交通方便,地勢平緩,坡度應在25°以下,避風向陽,光照充足,土壤深厚(要求在50厘米以上),微酸性(pH值5-7)的竹林。
3.3.2竹林結構
竹筍園每畝竹林的立竹量要求180-200株,並且分布均勻,平均胸徑為7-9厘米;母竹要年輕化,由1-4度的立竹組成,各度竹的比例要求為3:3:3:1;鉤梢留枝應在15檔以上。
3.3.3竹林管理
林地管理。
挖山(深翻)整地:一年深翻整地為二次。根據同康多年的試驗總結:第一次深翻應在每年的梅雨季節前(6月17日前)進行。要求全面深翻,深度要求在30厘米以上,將表土翻入底層,有利於有機物質分解;底土翻到表層,有利於礦物質風化。並結合墾復。如果是材用竹林改進的,第一年要去三頭(竹篰頭、樹篰頭、石頭),挖去老鞭、淺鞭、細弱鞭,同時結合施肥。目的是:為鞭筍生產打下良好的基礎,並為林地儲水作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第二次在秋分(9月23日)前後,可以稍淺一點(15厘米左右),同時結合施肥與埋鞭。目的是:為筍芽分化作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也為集雨作好準備。
除草鬆土:每年二次。第一次在六、七月進行(也就是在第一次深翻後進行);第二次在第二次深翻後(九、十月間)進行。除草鬆土深度為6-10厘米。並將草翻入土壤中作為有機肥料。
肥料管理。
一年施四次肥。
催筍肥:在早春雨水前(2月18日)施入,目的是促使筍芽膨大生長,提早出筍,增加產量。方法是溝施,在離竹基部1-1.5米處,開30-40厘米深的溝,施尿素或有機肥。施入溝內,然後復土填平。畝施農家肥(經堆肥發酵殺菌)1000千克、,尿素或複合肥20千克。
筍穴肥:出筍期每天挖筍後,施肥於挖筍穴中,並復土填平。畝施人畜肥1000-2500千克,尿素或複合肥20千克。放法可以是挖筍時帶去,一擔肥上山,一擔筍下山。
行鞭肥(也可稱產後肥):春季出筍後,竹林消耗了大量的肥力,需要補補。可結合梅前深翻進行。方法是:每隔1米開30-40厘米深的水平溝,埋入人畜肥。畝施1500千克。
孕筍肥:時間在秋季(8-10月)。這次肥料非常重要,因為秋季是毛竹的孕筍期(筍芽分化期),孕筍的好壞將直接影響第二年的春筍產量。可結合第二次深翻進行,施入人糞(畜)肥等。畝施有機肥1000千克。
水分管理(灌溉)。
重要的是二季,即梅季和秋季。
水分管理非常重要,因為筍的90%是水分,沒有水就意味著沒有筍,沒有筍就意味著沒有經濟收入。筍用林開發也就沒有意義。雖然山上澆水很困難,但我們可不可以想辦法?我們提倡開梅山,開秋山就是要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我們創造財富。利用梅雨,利用秋雨,利用颱風雨。5—11月為鞭筍期,8-10月份為孕筍期,水分管理很重要。如遇乾旱季節,竹林要澆水灌溉;但在地下水位高或容易積水的山凹地,應注意排水,開好排水溝和避水溝。
竹筍的挖掘。包括春筍、鞭筍、冬筍(毛潭筍)。
筍竹園的特點是一年四季都挖筍,12月至次年1月挖冬筍,3月中旬到5月挖春筍,5月下旬到11月上旬挖鞭筍。
春筍的挖掘。春筍的挖掘在3—5月份進行。春筍採收,採收要領不傷竹鞭,並保證採收春筍完整性。一般來說:春筍在清明前出的,全部挖掉,清明至穀雨期間選擇生長勢強的筍留為母竹,後期筍全部挖掉。也就是說竹種留養前後的筍都應該挖去。每年每畝新竹留養30-50株左右,留養時間:每年清明節的前3,後4。也就是在出筍旺期來臨後3-5天(一般是4月15日左右)留養。留養竹筍的大小:就是春筍出土5—10厘米時的大小,就是此時地面的尺碼。一般要求7—9厘米。因為竹筍開始是粗生長,然後是節間的高生長。
竹林母竹的留養:要求1-4度竹每年都要留養,各度竹的留養比例關係為3:3:3:1。4度竹的比例為1。關於毛竹的出筍:
1度竹不出筍,只長鞭;2—3度竹出筍最好;4度竹出筍要差一點。
鉤梢:為抵卸和防止風倒雪壓,筍竹園一定要求鉤銷。
老竹鉤梢,時間在9-10月份進行,鉤銷留枝一定要求在15檔以上,不能圖省力。新竹搖梢,時間在5月20日以後,應在下部竹葉放開後進行;當年鉤梢與老竹同。
採伐:每年冬季,砍去8年以上的老竹,適度擇伐部分7年竹,避免空堂。老竹砍伐後,應及時挖掉竹篰頭。
鞭筍的挖掘。
鞭筍採收,清除枯枝落葉,及時砍伐毛竹所殘留的廢棄物。鞭筍挖掘時間(5—11月份)長,產量占全年筍量的20-30%,挖掉鞭筍可促進側芽的分化萌動。一般來說:鞭筍挖掘,見筍就挖。但就兩點要說明:一是鞭筍朝竹林空曠地方向的,要埋鞭;二是要冬筍高產的,要提前停止挖鞭筍,一般在9月份後停止挖鞭筍。
冬筍(毛潭筍)的挖掘。11月—1月,冬筍採收,冬筍採收前後歷時三個月,首次採收,結合改土,遍翻土壤,採收時應注意不傷及竹鞭冬筍外表,以提高產品的商品性。一般來說:冬筍挖掘,見筍就挖。我們所能見到的冬筍都是淺鞭筍,都應當挖去。真正能長成竹子的筍在深鞭里。為了提高經經濟效益,我們應該提倡挖毛潭筍。一方面毛潭筍價格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冬筍的產量。
3.4生產記錄要求
同康竹筍生產的全過程,都準確、清晰、工整、完全建立生產記錄檔案,全面記載生產情況,並妥善保管,以備查閱。
專用標誌使用
保護區區域內的竹筍生產經營者,按照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符合要求的可同康竹筍專業合作社提出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申請,並簽訂相關契約,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