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技興糧”實施意見

為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深化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糧食產業經濟提質增效,促進糧食科技與經濟融通發展,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部門印發的《關於“科技興糧”的實施意見》(國糧發〔2018〕100號)及吉林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實施意見》(吉政辦發〔2018〕2號)精神,結合吉林省實際情況,制定本實施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林省“科技興糧”實施意見
  • 頒布時間:2019年12月27日
  • 實施時間:2019年12月27日
  • 發布單位: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吉林省科學技術廳
全文,印發的通知,政策解讀,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以促進糧食流通現代化為重點,以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以關鍵技術創新為突破,深化糧食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提高糧食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積極性,推動糧食產業結構升級,使科技創新成為糧食行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和產業支撐,加快建設糧食科技強省、產業強省,為吉林糧食行業全面振興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二)主要目標。力爭到2022年,糧食科技創新體系更加完善,糧食科研項目和資金配置更加規範高效,科技人才隊伍規模與結構更加合理,科技支撐糧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作用更加突出。加快推進科研、設計和產業一體化發展,糧食科技經費投入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基礎研究、套用研究取得新進展,糧食科技創新生態最佳化,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糧食科技貢獻率明顯提高,糧油儲藏、現代物流、深加工工藝、營養健康食品開發、副產物綜合利用、糧食信息化技術、糧油質量檢驗等技術提升。健全糧食科技創新激勵機制,集聚創新人才和團隊,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以相關院校和科研院所為依託,企業為主體,在已有的國家和省級創新平台基礎上,再打造3-5個國家和省級涉糧創新平台。
二、完善創新體系,提高創新能力
(三)加強科技服務平台建設,提高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充分利用我省現有優勢,對接糧食領域國家科技計畫項目,集聚全省糧食科研優勢資源和力量,建立吉林省糧食產業科技創新平台,促進自主創新、協同創新、管理創新和成果轉化創新,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推進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三鏈協同發展。鼓勵科研機構建立多領域、多層次的科技服務平台,促進創新資源高效配置,進一步增強糧食產業創新能力。支持糧食主產區根據需求建設以糧食產後收、儲、運和加工為主的農業科技園區。突出吉林特點,在糧食倉儲、加工、物流等重點和特色糧油產業領域培育企業技術創新中心或研發中心。
(四)培育糧食科技企業,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加快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型糧食企業,突出糧食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積極引導以企業為主體的協同創新。支持骨幹企業、企業集團和糧油科研院所自主決策、先行投入,開展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攻關和成果推廣套用,推進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技術在糧食產業中的套用,在糧食倉儲、深加工、現代物流、主食工業化等方面給予支持。鼓勵和支持企業與行業科研單位以股權合作等多種方式,共同建設實驗室、研發中心、中試基地和技術培訓基地,協同開展糧食科技攻關、標準研究制定和成果套用推廣等。鼓勵企業建立內設技術研發機構,開展創新研發和成果推廣。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與吉林大學、吉林農業大學、吉林工商學院等高校和相關糧油科研院所聯合開展技術創新和示範,建設一批產學研相結合的科研機構,積極培育糧食領域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在全省範圍內,遴選一些科技創新有特點或科技成果轉化成效突出的單位,授牌為吉林省“科技興糧”示範單位,並積極申報國家“科技興糧”示範單位。
(五)做強做優糧食科研機構,增強產業科技創新力量加快建立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加強糧食套用基礎研究,突破糧食公益性、前瞻性和基礎性技術難題。積極爭取糧食產業發展專項科研經費,做強做優糧食科研機構,吸引涉糧各領域優秀科研人員和團隊參與,增強產業科技創新力量。依託吉林大學、吉林農業大學、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吉林工商學院、吉林工程職業學院等高等院校專業實力較強的教學、研發團隊,組建面向全省糧食產業發展需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深化和促進產教融合、院(所)企合作、共育人才,專門培養一批糧食產後服務領域複合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和高水平糧油質量檢驗人才。培育糧食專業優勢學科,支持吉林工商學院做大做強糧食學院,支持吉林大學、吉林農業大學、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等高校和科研單位涉糧專業做大做強,通過糧食院校培養、培訓人才,引導推動人才培養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建設產學研相結合的特色重點實驗室或糧油產業科技創新聯盟,解決制約產業升級的技術難題。根據需求在糧食主產區支持建設糧油一二三產後深度融合、依靠創新發展吉林優質糧食工程行動示範縣、重點縣和特色縣。積極發揮吉林省糧油科學研究設計院和省、市、縣三級糧油衛生檢驗監測站依託市場開展技術服務和新技術套用推廣的作用。
(六)探索科技創新組織模式,推動糧食領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建立糧食產業科技需求調查和發布機制,常年開展線上科技需求徵集,定期發布企業科技需求,鼓勵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各類孵化載體等支撐平台建設,引導科技人員、科研單位承接糧食企業的科技項目委託和課題招標。促進技術共創共用,加強行業科技創新資源共享合作,推動技術成果生成企業、形成產業,真正成為第一生產力。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積極培育研究開發、技術轉移、檢驗檢測、智慧財產權、科技金融、科技諮詢等新興業態。建立健全科研院所、大中專院校、企業的科研設施和儀器設備等科技資源向社會開放的合理運行機制。以項目為依託,打破“業內”“業外”界限,積極吸引其他領域優秀科研人員和團隊參加糧食科研工作。在一些大型企業中建立大學師生實習和科研平台(點)。
三、統籌推進,提高科技水平
(七)推進倉儲科技創新,實施“現代糧倉”創新行動圍繞儲備糧安全管理需求,重點研究推進安全、綠色、智慧型、精細倉儲科技創新,實施“現代糧倉”創新行動。加強儲糧生態系統相關基礎理論研究,加強儲糧信息化系統、倉儲機器人等技術開發與套用。研發綠色防護技術,推進產業化套用示範。支持糧食分類收購和儲藏相關新技術的研發,強化儲藏新技術集成與創新。結合糧食產後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國產糧食烘乾設備節能環保技術水平和智慧型控制技術水平。
(八)推進加工技術與產品創新,促進先進糧油加工技術產業化根據市場需要,圍繞糧食加工產業持續健康發展,重點研究開發稻穀、玉米、雜糧雜豆等功能性、專用性和營養型新產品,支持研發和推廣生產諸如留胚米、食用米糠等營養型糧油產品,開發工業化傳統主食生產技術研發,開展稻米適度加工產業示範。加強副產物循環、全值和梯次利用研發,為循環經濟提供技術支撐。開發方便營養的米製品,強化玉米、大豆、雜糧雜豆在營養健康、生物化工等領域深加工技術套用。開發高效節糧節能營養型糧油和特色雜糧等加工裝備,開發米製品加工成套設備,推進糧食加工自動化、智慧型化,促進產業技術升級。
(九)推進物流科技創新,促進糧食物流現代化。圍繞構建高效便捷的現代糧食物流通道,支持智慧物流發展,開發自動化、智慧型化的糧食物流裝備和出入庫設備,提升糧食物流設施設備標準銜接水平。最佳化多式聯運銜接和物流管控一體化技術。利用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提升糧食流通管理的數據獲取能力。
(十)推進質量科技創新,為健康消費提供科技支撐。圍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滿足城鄉居民日益提升的消費需求,重點研究完善吉林優質糧油系列標準及糧食質量控制作業系列標準和評價手段。結合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突破快速檢測技術瓶頸,開發糧食收購現場快速自動採集和質量檢測設備。深入研究真菌毒素、重金屬污染和農藥殘留超標糧食安全合理利用技術,開展主食產業化健康烹飪與營養均衡配餐研究。
(十一)建立資源共享平台,加快轉化糧食科技成果積極參加全國和全省糧食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推介活動,展示最新實用糧食科技成果。完善科技成果、人才、機構“三對接”機制,探索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驅動、企業化運作的糧食相關科技成果轉移新模式。建立科技成果轉化信息服務平台,實時公布糧食科技成果目錄和可供企業套用轉化的科技成果包,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鼓勵科研機構、工程設計單位、設備製造單位和企業聯合開展攻關,使科技創新、工藝設計、設備製造和產品開發形成良性互動。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通過市場化定價方式轉化科技成果。建立各級政府糧食科技成果轉化推廣工作銜接保障機制。
四、營造良好環境,激發創新活力
(十二)推進支持政策落實,鼓勵科研單位最佳化激勵機制落實國家有關股權、期權激勵獎勵等收益分配政策和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收益政策。鼓勵科研人員帶科研項目和成果到企業工作或創辦企業,鼓勵糧食科研機構設立可供有創新實踐經驗的企業家和企業科技人才兼職的流動崗位。落實《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吉林省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實施方案的通知》(吉政辦發〔2016〕72號)、《關於修訂印發〈吉林省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吉政發〔2015〕14號)和《吉林省省屬事業單位科技成果轉化資產處置和收益分配管理試行辦法》(吉科發政〔2015〕180號)等政策措施。探索建立對科研項目實施過程、成果、行業服務等分類評價機制,以成果轉化、技術發明、成果質量及社會經濟效益為考核導向,以科研能力、學術水平、成果質量和套用實效等作為評價的重要內容,最佳化科研人員職稱評定、崗位管理、考核評價制度、科技獎勵推薦和收入分配激勵約束機制,發揮科技成果用戶、業務管理部門、地方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在科研評價中的作用。
(十三)建立省級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讓整個社會了解糧食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增強愛糧敬農意識。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糧食科技活動周和世界糧食日等涉糧公益活動,培養糧食科普教育義務宣傳員。
(十四)加強糧食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行業隊伍整體素質。加強糧食專業人才培養,強化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探索建立技術人才定期培訓、考察、交流機制,培育“工匠精神”,培養科技領軍人才、戰略科學家和優秀創新團隊,不斷提升技術人才的業務素養。鼓勵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業建設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設立首席科學家(專家)崗位。建立糧食產業科技專家庫。探索套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扶持培育企業優秀技術創新團隊。

印發的通知

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吉林省科學技術廳關於印發吉林省“科技興糧”實施意見的通知
吉糧科聯〔2019〕74號
各市(州)、縣(市、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技局,各有關單位:
現將《吉林省“科技興糧”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吉林省科學技術廳
2019年12月27日

政策解讀

一、起草背景
2018年5月11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技部下發了《關於“科技興糧”的實施意見》(國糧發〔2018〕100 號)、2018年1月12日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實施意見》(吉政辦發〔2018〕2號),為了為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深化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糧食產業經濟提質增效,促進糧食科技與經濟融通發展,按照(國糧發〔2018〕100 號)(吉政辦發〔2018〕2號)要求,制定了《吉林省“科技興糧”實施意見》。
二、制定過程
(一)制定依據。依據《關於“科技興糧”的實施意見》(國糧發〔2018〕100號),參考了遼寧、黑龍江、山東等省已經印發的實施意見或指導意見。
(二)起草過程。2019年9月2日我處起草了《關於徵求吉林省“科技興糧”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修改意見的函》(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向吉林大學、吉林農業大學、吉林工商學院、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吉林工程職業學院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徵求意見;9月16日向吉林省糧油科學研究設計院、吉林省糧油衛生檢驗監測站等局直單位徵求意見;9月25日向局機關大米產業處、倉儲管理處等有關處(室)徵求意見。在充分吸收意見對“實施意見”進行修改後,再次徵求了
各單位、處(室)的意見,均無異議。10月28日就“實施意見”向省科技廳發函徵求意見,在對科技廳提出的意見進行修改後,於12月19日再次徵求省科技廳意見,省科技廳於12月25日復函反饋無修改意見,同意聯合發文。12月26日將“實施意見”交局法規處進行合法性審查,經審查後無修改意見並同意下發。
三、主要內容
《吉林省“科技興糧”實施意見》共4個章節14條,4個章節內容:一、總體要求;二、完善創新體系,提高創新能力;三、統籌推進,提高科技水平;四、營造良好環境,激發創新活力。
四、制定的作用
《吉林省“科技興糧”實施意見》以“總體要求;完善創新體系,提高創新能力;統籌推進,提高科技水平;營造良好環境,激發創新活力。”四個方面對吉林省科技興糧工作進行了總體規劃和指導、提供了政策支持:一是完善了科技興糧的工作體制和機制;二是明確了省糧儲局、省科技廳在科技興糧工作中的分工和責任;三是解決了我省科技興糧工作缺少中期規劃的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