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東部陸生植物對早白堊世大洋缺氧事件的回響

吉林東部陸生植物對早白堊世大洋缺氧事件的回響

《吉林東部陸生植物對早白堊世大洋缺氧事件的回響》是依託吉林大學,由孫躍武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林東部陸生植物對早白堊世大洋缺氧事件的回響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孫躍武
  • 依託單位:吉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充分利用吉林東部延吉盆地晚中生代火山-沉積建造中的火山岩同位素測年資料,結合多門類古生物年代學資料,補充完善延吉盆地早白堊世年代地層格架。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植物(含孢粉和藻類)化石的深入研究查明延吉盆地早白堊世的植物古生態和古氣候特徵,重點通過植物化石的表皮構造研究來定量或半定量地重建早白堊世溫室氣候條件下的古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變化規律;通過對角質層、乾酪根等的碳氧同位素分析,建立延吉盆地早白堊世有機碳碳同位素漂移曲線,探討陸生植物與大氣之間的相互作用。最終識別早白堊世海洋-大氣-陸生植物系統在大洋缺氧事件(OAE1)中的回響,特別是陸生植物在這一系統中的重要作用,探討地史時期氣候變化中的多因素耦合作用機制,為應對當今全球變暖提供地質歷史借鑑。

結題摘要

全球氣候變化是當今地學研究的熱點,作為顯生宙溫暖氣候代表的白堊紀陸地和海洋系統經歷了大規模間歇性火山噴發、大洋缺氧、海平面上升等事件。其中,火山噴發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被認為是導致其他事件的主因。本項目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陸生植物葉部化石的表皮結構特徵來重建早白堊世時的古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用來探討通過湖泊碳同位素漂移曲線確定的大洋缺氧事件過程中的回響,揭示其間的相互關係,為應對當今全球變暖提供地質歷史借鑑。 本項研究重點研究了我國吉林東部的下白堊統年代地層格架、早白堊世植物群及其古氣候和古生態特徵、通過銀杏和松柏類植物表皮特徵重建了早白堊世晚期的古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延吉盆地早白堊世晚期植物角質層和乾酪根的碳同位素分餾特徵。結果表明,吉林東部延吉盆地大拉子組跨越了上白堊統-下白堊統界線。早白堊世阿普特期-晚白堊世賽諾曼期的古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背景值較高,即大洋缺氧事件間隙期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為1000-1100 ppmv,是工業革命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300 ppmv)的3-4倍,確實屬於溫室氣候。大洋缺氧事件發生期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峰值為1140-1400 ppmv,為工業革命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4-5倍,略高於背景值。識別出早白堊世阿爾布期-晚白堊世賽諾曼期湖盆中的3次碳同位素漂移事件,結合年代地層格架,可大致對應於OAE1b、OAE1d和MCE三次白堊紀缺氧事件,表明陸地生態系統和海洋生態系統具有密切的聯繫,其聯繫介質為大氣,結合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變化,認為大陸-大氣-大洋之間的聯繫機制可能存在多種模式,OAE1b時期火山源的大氣二氧化碳增加有限,該期大洋缺氧事件的形成機制與OAE1a有別,關鍵因素可能並非單一的火山噴發大氣二氧化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