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合江八景
- 地理位置: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
- 著名景點:丁峰聳翠、書岩夜月、筆架連雲、魚入龍窩、流杯春玩、鐵瀘鳳展、之溪秋練、榕山聚雪
合江八景(古符陽八景),合江縣境內景點,位於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有“丁峰聳翠”、書岩夜月、筆架連雲、魚入龍窩等景點。主要景點流杯春玩 “流杯春玩” ,亦名長春洞,在合江城郊區馬街。明代人馮時鑿“天下奇觀”四字為池,字型字...
2013年10月,經過瀘州全市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民眾踴躍投票,經專家組多輪評審,最終選出“瀘州新八景”。入選名單 國窖飄香(國窖1573營溝頭廣場)護國曉歌(護國公園、護國戰爭紀念館及護國岩)張壩翠廊(張壩桂圓林)龍橋神韻(瀘縣龍腦橋及明清龍橋群)春秋畫壁(敘永春秋祠)佛寶煙霞(合江佛寶國家森林公園)龍透...
合江白塔 合江白塔,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以塔基邊界為基線,四周向外延伸10米。建設控制地帶:在保護範圍基礎上向外延伸20米。合江白塔始建於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塔坐西向東,磚石結構,八角七級雙檐樓閣式,通高33.2米。該塔矗立合江城中原合江造船廠處,古代《瀘州八景》中謂之“白塔朝霞”。
除列入八景外,還有綠珠井(雙鳳鎮)、溫水池(亞山鎮)、獅子石(合江鎮)、馬門灘(頓谷鎮)、文石井(縣城南街)、花園山(浪平鎮和睦村)等六處,均以博白名勝稱之。博白新八景 素考慮,偏重於文化內涵,擬新八景是:(一)保留景:雲飛聖跡、宴石仙橋、雙角橫嵐。(二)新增景:綠珠還鄉、雄雞啼鳴、...
丁峰聳翠 丁峰聳翠,合江八景之一。丁山位於車輞鎮、荔江鎮交界處,赤水河如玉帶九繞山下,山頂松柏參天,有丁山寺和寶峰寺兩座寺廟。丁山,位於合江境內赤水河畔,因形似“丁”字倒崎故而得名,其特殊的地理環境,辣椒種植質量好、產量高。
赤水河在境內迂迴曲折,形成“之”字形,有“三繞筆架(山)九繞丁(山)”之說,之溪秋練”是合江八景之一。河道特徵 赤水河幹流天然落差1473.96米,河道平均比降3.38%。幹流流經雲南省鎮雄、威信;貴州省畢節、金沙、仁懷、習水、赤水;四川省敘永、古藺、合江共十縣(市)。根據幹流自然特徵,分為上、中、...
以筵席為例,瀘菜創作了酒城八景宴、合江八景宴、瀘州全魚宴、瀘鄉紅薯宴、合江荔枝宴、張壩桂圓宴、潮河龍眼宴、赤水紅軍宴、渠壩豆腐宴等。發展沿革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瀘州菜被譽為川南菜的代表,是瀘州菜發展的黃金時期。進入上世紀90年代到2010年左右的20年間,瀘州菜走向衰落。2003年,自貢首次提出鹽幫菜概念...
筆架山為省級風景區,“筆架連雲”為舊時八景之一,宋蘇軾、黃庭堅曾遊覽筆架山並留有碑文,朱德亦曾登山賦詩。流杯池 明朝時鑿刻“天下奇觀”四字為池,浮杯其上,飲酒賦詩,“流杯春玩”為舊時八景之一。“還我河山”摩岩石刻,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馮玉祥將軍來合江題寫,字長4.7米,寬1.3米,今清晰...
清《宜賓八景》中有兩首與“合江”有關。一首是《雙江秋漲》,一首是《江樓夜月》。建設沿革 漢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當地在“馬湖江會”(三江口)建起了僰道城。2013年11月,宜賓三江口濱江景觀工程啟動建設。2014年,宜賓三江口濱江景觀工程開工建設。地理環境 綜述 三江口擁有三江六岸景觀資源。位置...
玉蘭山,位於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與貴州赤水市接壤處,是福寶國家森林公園、森林康養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依託玉蘭山的佛寶玉蘭山景區以竹林寬廣,產楠竹冬筍製品玉蘭片而得名。位置境域 玉蘭山位於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與貴州赤水市接壤處。自然資源 依託玉蘭山的佛寶玉蘭山景區以竹林寬廣,產楠竹冬筍製品玉蘭片而得名...
魚城煙雨為明代選址命名的合陽八景之一。所指的是釣魚城總體,既有實體景觀,又富神話色彩,遠望釣魚山酷似魚形,插旗山最高似魚脊,雙王墳下像魚頭和魚鰓。凡合州城下雨前,釣魚城雙王墳下有霧氣噴出,似魚嘴魚鰓在噴煙霧,由小到大,隨之籠罩整個釣魚山。這種現象,傳說為巴濮二王因在山上會盟相互決鬥而死,...
翠屏山,是俯瞰宜賓全景的勝地。古時山上有翠屏書院,是趙一曼烈士紀念館。館前原有的鐘鼓亭。這“翠屏晚鐘”乃“宜賓八景”之一。在翠屏山上四顧,可見金沙江、岷江從遠山叢中婉蜒而來。流杯池,它由兩塊壁立相對如同門闕的巨石和一泓清泉所構成。據傳,這是北宋詩人、書法家黃庭堅開闢出來的。兩邊絕壁上分布著許多...
清代《古州廳志》中曾把都柳江風光概括為“古州八景”即“五榕翠色”、“三江漁火”、“古洞石書”、“赤壁橫江”、“星月孤舟”、“石筆書雲”、“明星夜觀”、“獨石回瀾”。主要支流 都柳江的支流,北岸較多、較大,均發源於苗嶺山脈南麓,主要有江寨河、爛土河、高峴河、馬場河、排調河、交梨河、排場...
而“石鼓江山錦繡華”,也成為“衡陽八景”之一。第二道“水口”位於城市北部蒸水匯入湘江的河流西岸的合江套三汲磯上,與石鼓山遙相對峙。為強化“出水口”的鎮水功能,鞏固衡陽城的風水,明代有人在此修建了一座寶塔,名叫“來雁塔”,此塔系樓閣式磚石塔,坐北朝南,七級八楞,通高36米。塔名為清同治年間...
2017年,瀘州市博物館啟動報恩塔文物維修保護工程,先後到貴州赤水、合江九支、江陽方山村等地深入調查,共徵集文物62件,資料類10件。所獲榮譽 2009年5月,瀘州市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011年,入選瀘州市第一批歷史建築名單。2017年3月,瀘州市博物館獲四川省婦女聯合會頒發“四川省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
書院八景 石鼓書院八景指的是:“東岩曉日,西豀夜蟾,綠淨蒸風,窪樽殘雪,江閣書聲,釣合晚唱,棧道枯藤,合江凝碧”八處景觀。一曰東岩曉白,在石鼓山東西峭壁上,唐代太守宇文炫分題“東岩”、“西谷”。東岩懸崖壁立,當太陽初升之時,削壁沐日光呈金黃色,遠望尤甚,故描繪此景為“東岩曉白”。二曰...
殿後有一院落為“泮宮”(“泮宮丹桂是富順八景之一)。再往後,是”崇聖殿“,左右有”龍池“、”風穴“,清泉常滿,大旱不涸。壁間在乾隆時鐫有石刻”龍池“、”鳳穴“,筆力遒勁,近代罕見。崇聖殿隆起的坎上建築是孔子之”寢宮“。寢宮較小,只有三楹中供木刻”空子神位“(宋代以前為石刻),情地金書孔子像,...
蘭州古八景之一的“降龍鎖蛟”也是指這種景色。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政府在蘭州道彭英甲建議和陝甘總督升允的贊助下,動用國庫銀30.669萬兩,由德商泰來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國人滿寶本、德國人德羅作技術指導,將浮橋改建為長233.3米,寬7.5米的黃河第一座鐵橋,初名“蘭州黃河鐵橋”,1942年改為“...
龍塘河,發源於中屯村長崗嶺南麓,南流至長河村折向東南到龍塘山腳的龍潭(現龍脛),與九洲江匯合。長4公里。據傳因潭深碧澄,清夜有月,潭明似鏡:故有“龍潭夜月”之稱,為陸川舊八景之一。後因泥沙淤積,泉源短缺,現已不復見。雅松河,舊名沙流江。主流發源於琅傘嶺東麓的坡心肚,南流到大木根後復...
評選活動自2009年1月8日啟動,完成了報名審核、宣傳展示、公眾投票、專家評議等相關程式,評選結果出爐。祥雲掛榜(高榜山)、玉塔微瀾(泗洲塔)等十個景點名列“鵝城十景”。原本只評選鵝城八景,但由於景點眾多又增設了兩景變為鵝城十景。鵝城十景 祥雲掛榜(高榜山):位於紅花湖和西湖風景區內,為紅花湖景區北面最高...
瀘州長江濱江公園(三道橋公園,三道橋濱江公園),位於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三道橋,結合場地狀況和綠道線形布置。公園占地約600畝,沿長江縱深約6千米,建有文化廣場、碼頭、游泳基地等設施,公園於2021年分段建成投用。歷史沿革 瀘州長江濱江公園修建於三道橋之處,當年為汽車輪渡碼頭。碼頭是通往藍田、納溪、合江、敘永...
1996年,城北區轄6個街道:人民街道、五一街道、合江街道、青山街道、蒸湘街道、瀟湘街道。2001年4月4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衡陽市江東區、城南區、城北區、郊區,設立衡陽市珠暉區、雁峰區、石鼓區、蒸湘區。石鼓區因境內石鼓山而得名。轄原城北區的人民路、瀟湘、青山、五一、合江5個街道和原郊區的黃沙灣街道、...
這個台地東北至瀘州市合江縣和重慶江津區,西南截止於宜賓市長寧縣開佛鎮的佛來山,綿溪河橫切台地,形成綿溪河大峽谷。按照空氣動力學原理,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沉,台地上的冷空氣,源源不斷地下沉匯聚到綿溪河大峽谷內,使綿溪河大峽谷中一直保持著較低的溫度,成為天然的大空調,是一個好的避暑勝地。夏季...
建炎三年(1129年),合江州、池州、饒州、信州為江州路,彭澤隸屬江州路。 元 世祖至元二十二年,江西行省,江州路管五縣,彭澤為其一。 明清 太祖洪武九年(1376),江西承宣布政使司轄十三府,江州路改為九江府,領五縣,彭澤屬九江府。 清代沿襲明制,彭澤仍屬九江府。 民國 民國三年(1914年),江西全省劃分豫章、潯陽、...
錦袍山多蘭萼,陰曆三月,各色蘭花盛開,古稱“東岑蘭萼”,也是“普陽八景”之一。山頂的寶塔當地人俗稱“東塔”,古稱“凌雲塔”“文筆塔”,始建於清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塔高35.1米,共17層,為古普洱府文化的標誌性建築。錦袍山公園有東塔、文化廣場、茶馬古道、風雨橋、文筆樓和茶園等景點。民族...
陵江,是羅江的支流,一源出於廣西北流縣扶新區茂化鄉石屋山村的扶來山,又名浮來水;另一源頭在信宜縣高坡鎮旺將鄉大河肚村溝髻頂西南麓,兩源在北流縣扶新區匯合,南流入化州,名為陵江,至化州合江墟邊匯入羅江。陵江全長143公里,集雨面積1781平方公里,最大洪水流量為1310立方米/秒,平均洪水流量為444.9...
文筆塔最初建於康熙年間,叫拱翼學宮,曾有“雁塔秋風”之說,是文山舊時的一道獨特景觀,為文山舊八景之一。建築結構 舊塔 舊塔高七層,計五丈八尺,為19.33米,鑲嵌有楹聯“雙桂爭奇,鐵畫銀鉤探月窟;一江橫影,層巒疊嶂躡天根”,非常形象地概括了文山的地理地貌。此塔歷經風雨剝蝕,塔身漸次垮塌。抗戰...
欽州新八景之一的麻籃仙島,包括欽南區 犀牛腳鎮 的麻籃島和大環的範圍。麻籃島(又名麻籃頭)是欽州灣上的一個海島,發總面積29.5萬平方米(含西北一片沙灘1.5萬平方米),位於犀牛腳鎮的西北面,所在地4.3千米,水從欽州港到該2海里,麻籃島的外形酷似一個牛軛,呈現長彎形。該島最寬處400米,最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