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1911-1945(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1911-1945))

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1911-1945

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1911-1945)一般指本詞條

《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是一部傑作,這是出於許多很不相同的理由,每一條理由都足以讓它流傳下去。

基本介紹

  • 書名: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1911-1945
  • 作者:塔奇曼
  • ISBN:9787802253216
  • 頁數:558
  • 定價:58
  •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開本:16
  • 條形碼:9787802253216
內容簡介,本書目錄,作者介紹,

內容簡介

最後,中國走了自己的道路,就仿佛美國人從來沒有去過那裡似的。
我的目標是要使歷史作品令讀者著迷,並且像我那樣對題材激動不已、神魂顛倒,這樣的前提是首先令自己著迷,並有一種傳達魔難以抗拒的衝動。
——巴巴拉·W.塔奇曼
首先,它富於戲劇性。這是一本生動的傳記,講的是一個古怪但卻真實的英雄,一個美國最偉大的戰區指揮官之一。他本可以成為像歐洲戰區的布萊德雷或者巴頓那樣的人物。可是,由於他的中國經歷,他被派去處理那裡的危機。
然而本書並非只是快節奏地敘述籠罩在悲劇陰影下的紛繁事件。隱藏在這個戰爭故事後面的是長期以來美國試圖使中國跟自己更相似的努力——這是個堂吉訶德式的努力,但是屢敗屢試。
但這本書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是部一流的歷史著作,作者是一位自信而又熟悉這種藝術的大家。巴巴拉·塔奇曼主張把歷史看做是具有可讀性的故事,在這一點上她暢所欲言、深刻,並有廣泛說服力。對她來說,關鍵的是人們的感受和言行。她反覆強調了事件、人物以及地方的獨特性。巴巴拉·塔奇曼的歷史是自立的,根本用不著任何理論支持。它就是讓讀者著迷了,它讓他們得以如此接近過去的歷史,這接近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費正清

本書目錄

序 /費正清
前言
致謝
開篇:危機
第一部
1 一個軍官的成長
2 革命的訪問者:中國,1911年
3 世界大戰:聖米耶爾與山東
4 派駐北京:軍閥年代,1920-1923年
5 “能幹”團和蔣介石的崛起,1926-1929年
6 “酸醋喬”,1929-1935年
7 出任武官:中國最後的機會,1935-1937年
8 出任武官:中日戰爭,1937-1939年
第二部
9 倉促上陣,1939-1941年
10 “讓我去哪我就去哪”,1941年12月-1942年2月
11 “一頓狠揍”,1942年3-5月
12 受助者,1942年6-10月
13 “花生米跟我上了一條船”,1942年8月-1943年1月
14 總統的政策,1943年1-5月
15 史迪威必須走,1943年6-10月
16 中國在開羅的一刻,1943年11-12月
17 回程,1943年12月-1944年7月
18 “整個亞洲的命運岌岌可危”,1944年6-9月
19 “能幹”的限度,1944年9-11月
20 “我們必須撤出——就現在”,1945-1946年
附錄 1921年築路:談話錄 /約瑟夫·W.史迪威少校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 ,她寫出了20世紀最好的歷史作品。以《八月炮火》和《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兩次獲得普利茲獎。從1956年到1988年,她共出版了10部作品:
《聖經與劍》(Bible and Sword, 1956)、《齊默爾曼電報》(The Zimmermann Telegram, 1958)、《八月炮火》(The Guns of August, 1962)、《驕傲的城堡》(The Proud Tower, 1966)、《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Stilwell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China, 1971)、《來自中國的函件》(Notes from China, 1972)、《遙遠的鏡子》(A Distant Mirror, 1978)、《實踐歷史》(Practicing History, 1981)、《“荒唐”進行曲》(The March of Folly, 1984)、《第一次敬禮》(The First Salute, 198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