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永高,男。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博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東南大學建築學學士(1993)、博士(2007),目前教授本科生設計與理論課,本科生國際班,以及研究生的中美聯合課程和實驗設計。研究方向為建築的學科自主性、建築設計中的材料問題,以及由此拓展開來的西方近現代建築理論(1750年以後)和中國現當代建築與城市(1980-2010)。研究取向上,力求探究與建築設計保持合適距離,即既游離於實踐之外,又能對實踐問題有觸發作用的理論主題,從而使建築的理論和實踐能夠相互生髮與貢獻,也使建築物在其日常經驗與功用中,呈現物性的光輝,亦滿足智性層面的期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史永高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性別:男
個人成就,學習經歷,工作經歷,職業事務,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實踐項目,教學科研,教授課程,
個人成就
目前主持一項教育部基金,從材料角度對中國現當代建築展開研究,探求材料-空間-地形之間的關係,它們如何共同作用並貢獻於建成物的品質;同時還參加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分別從歷史和技術方向對材料展開研究。著有《材料呈現:19和20世紀西方建築中材料的建造-空間雙重性研究》一書(2008),主持了《建築師》“材料-觀念”專輯(2009年第3期)和《新建築》“材料-策略”專輯(2010年第1期)。近年在《建築師》《新建築》《時代建築》《建築學報》《DOMUS(中文)》等發表論文二十餘篇。其博士論文被評為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2008),近年指導學生獲專指委大學生作業觀摩優勝獎(中國,2009),以及開放建築國際競賽二等獎(美國,2008)。
學習經歷
2009.11-2011.1 賓夕法尼亞大學訪問學者2000.9-2007.4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碩士、博士
2002.3-2002.6 香港大學交流學生
1989.9-1993.7 東南大學建築系本科
工作經歷
2007.7至今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設計教師
2005.9-2007.7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設計教師(代課)
1998.10-2000.8 淮陰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海外工程部副經理
1997.11-1998.10 China Construction (South Pacific) Co. Ltd. Woodlands N6C5(新加坡)項目副經理
1995.6-1997.11 江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Second Family Health Project Lot 3(辛巴威)項目工區負責人兼翻譯
1993.8-1995.2 淮陰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師
職業事務
《新建築》《中國建築教育》特約編輯
《建築師》《時代建築》客座編輯
研究方向
建築的學科自主性、建築設計中的材料問題,以及由此拓展開來的西方近現代建築理論(1750年以後)和中國現當代建築與城市(1980-2010)。
研究成果
專著
史永高.材料呈現——19和20世紀西方建築中材料的建造-空間雙重性研究.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ISBN: 978-7-5641-1172-4)
主要期刊論文
史永高,“覆面為何,何為覆面”,《時代建築》2010(05):146-147
史永高,“白牆的表面屬性和建造內涵”,《建築理論·歷史文庫》,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0年5月,191-200頁
史永高,“材料如何作為策略?”,《新建築》2010(01):6-10
史永高,“從結構理性到知覺體認:當代建築中材料視角的現象學轉向”,《建築學報》2009(11):1-5
史永高,“材料的‘本性’與‘真實性’:材料問題的觀念性層面初探”,《建築師》2009(03):5-17
史永高,“線性建築構件的空間性問題研究”,《建築師》2009(01):75-78
史永高,“城市邊緣的內向生活:帶泵房的郊區雙聯宅設計”,《華中建築》2009(02):113-116
史永高,“表皮:在生產與再現之間”,《建築文化研究》,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12月,260-273頁
史永高,“物質是如何被讚美的?”,《建築師》2008(01):5-21
史永高,“表面建構學的可能性”,《DOMUS》(中文版)2007(11):134-135
史永高,“地區性與建築之‘靈韻’:創造微觀境遇中的具體建築”,《建築學報》2006(05):43-47
國際會議論文
SHI Yong-gao, “Support” as Space Demarcation: A Theoretical Reflection on the Spatial Character of “Support” from an Architectonic Perspective, Education For An Open Architecture, Ball State University Press, October 2008, pp127-133
史永高,“空間要素介入材料研究的必要性”,2007國際建築教育大會:建築教育的特色與未來,2007年9月,504-507頁
講座與報告
“白牆”,同濟大學,2008年12月
“‘Support’ as Space Demarc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Education for an Open Architecture”, Muncie(美國):保爾州立大學,2008.10
“神聖-材料”,東南大學,2008年9月
“覆蓋的藝術:現代建築中材料的別樣敘說”,蘇州工藝學校,2008年9月
“材料呈現”,南京大學,2008年5月
“空間要素介入材料研究的必要性”,國際會議“2007國際建築教育大會:建築教育的特色與未來”,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07年9月
“材料-建造-空間”,東南大學,2007年6月
“阿道夫-路斯:飾面的原則與容積規劃”,同濟大學,2006年7月
科研基金
材料策略:當代中國建築設計價值反思與方法重構,教育部博士點專項科研基金(新教師課題)(課題號200802861048,時間2009.01-2011.12),主持人
中國古代建築材料套用發展史(史前-先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面上項目)(課題號50878043,時間2009.01-2011.12),主要參加人
被動節能自然通風方式的建築設計策略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青年基金)(課題號50808037,時間2009.01-2011.12),主要參加人
實踐項目
進香河路公寓室內設計(南京,2003.3-2003.12)
帶泵房的郊區雙聯宅(淮安,2006.10-2007.2,未實施)
奧蘭大學教學樓及體育館(阿爾及利亞,2007.1-2007.3,國際競標二等獎)
安徽和縣城鄉勞動力實訓基地(安徽,2008.5-2010.4)
天康集團鋰電池製造裝備技術研究院(安徽,2010.5-2010.12)
南京體育學院運動員高級公寓及藝術體操館(南京,2011.2-2011.3,競標二等獎)
教學科研
指導學生作業,2009年全國大學生建築設計作業觀摩與評比優勝獎(課題:專家交流活動中心設計;學生:於善君),全國高等學校建築學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2009.10
指導學生作業,First International Student Competition for An Open Architecture二等獎(課題:Rehabilitation after Earthquake; 學生:周璐菡+汪澄波),CIB & Ball State University, 2008.10
學術專著“材料呈現:19和20世紀西方建築中材料的建造-空間雙重性研究”獲國家“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入圍獎,國家新聞出版總署,2008.05
博士論文“隱匿與顯現——材料的建造與空間雙重屬性之研究”獲省級優秀博士論文,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學位委員會聯合頒發,2008.09
教授課程
建築系本科一年級建築設計基礎、五年級快速建築設計
建築學院本科國際班一年級建築設計
研究生東南大學+美國伍德布瑞大學(Woodbury University)聯合教學,研究生實驗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