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傳傳統與中國當代長篇小說

史傳傳統與中國當代長篇小說

《史傳傳統與中國當代長篇小說》是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畢文君。

基本介紹

  • 書名:史傳傳統與中國當代長篇小說
  • 作者:畢文君 著
  • 譯者:曲弘梅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2月 (1版1次)
  • 頁數:268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614848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以史傳傳統為梳理線索,在文學傳統的當代重建這一理論背景下,全面把握史傳傳統與中國當代長篇小說在文學創作資源、小說審美趣味之間存在的內在關聯性。在對史傳傳統的理解中,本書將史傳的內在背離性作為重點考察論題,在歷史書寫的多樣化表征中探究中國當代長篇小說在史傳精神的深刻影響下所呈現出的複雜歷史意識與美學形態,從而對當代長篇小說與文學傳統間的多層次關係有所闡發。

圖書目錄

前言
上編 史傳精神與文學傳統的當代重建
緒論文學傳統:如何面對歷史與當下
一 文學傳統當代重建的可能性:基於學術研究史的考察
二 研究的中西差異下對“歷史化”問題的不同表述
三 文學傳統的當代性:悖論還是“幽靈”
第一章 文章 分類學意義下的史傳及其傳統
一 史傳語義
二 體別梳理
三 作為文章敘事模式所顯露的敘事詩學
第二章 史傳的內在背離性
一 “史”與“傳”不同指向的辨析
二 作為小說中不同流向的“史傳傳統”與限定中存在的難度與問題
中編史統散而小說興:“史傳三調"與現代長篇小說話語發端
第一章 趨向正史/事件的史傳與現代長篇小說時代命題的開啟
一 正史/事件:以《左傳》《史記》為中心的考察
二 從“說部之講史”到《三國演義》
三 小說中的“時代時間”:以茅盾《子夜》為代表的事件敘寫
第二章 趨向人物/經歷的史傳與現代長篇小說歷史記憶的綿延
一 寫人人史:《世說新語》至“傳奇”
二 《水滸傳》:“為人立傳”中嘆“眾生夢魂”
三 《駱駝祥子》與現代人物品格
第三章 趨向世情/虛構的史傳與現代長篇小說之雅俗變格
一 幻渺與荒唐:以《金瓶梅》《紅樓夢》為例
二 李劫人《死水微瀾》:“舊式的傳統”亦有“新世情”的隱括
第四章 史傳精神與當代長篇小說的文學資源
一 文學資源的逆向回溯研究:通說之思與比較之維
二 逆向回溯的問題語境與文學資源對話的可能性限度
三 由文章學角度的文本嵌入到文學精神風貌面向的意義滲透
四 文學在歷史縫隙處的遊走與嵌入
下編 史傳傳統與當代長篇小說的發展
第一章 史傳分離與史傳兼合:史傳的內在背離與歷史觀的審美表達
一 小說“隱括機制”下的史傳分合
二 史傳分離與小說趣味的分化
三 小說完形中朽辣的歷史美學問題
第二章 孫犁的文體分裂與背後複雜的歷史觀念
一 問題的提出:小說與散文在文類分布上的理論盲點
二 文本間隙與文體分裂:《風雲初記》的文體裂隙
三 周邊文本的矛盾形態:利用“舊形式”與“體驗到時代總的精神”之纏繞
四 歷史觀念的審美表達與文學取向:“政策把握”與“小說附屬”間的徘徊
第三章 “規範”的歷史話語與難以被規訓的歷史意識
一 歷史真實與小說虛構中的歷史想像
二 史傳的強大覆蓋力:實與虛限度的模糊
第四章 兩難中的持續歷史書寫:姚雪垠《李自成》的文體實踐
一 作為“前文本”的史料:小說家的潛在選擇
二 歷史意識與文體自覺:對傳統小說“興味線索”的發掘
三 “小說的生活邏輯”觀與“生長出中國的小說藝術”
第五章 文學小傳統下的個體記憶與小說詩學:宗璞《野葫院習促蘆引》
一 女性視界與知識分子心態的別樣介入
二 文學記憶與歷史細節——“把我的書只當作小辨元詢說”
三 消逝的邊界:由“野”開始
第六章 文人化的史與俚俗化的傳:口述與長篇小說研究的歷史意識
一 方法、角度、連結的可能:非意識形態的歷史觀
二 長篇小說與口述結構
三 “聲口”同“復調”:《檀香刑》《上海魔術師》《花腔》
第七章 歷史事件虛構向度與人性勘探真實維度:遲子建《白雪烏鴉》
一 對虛構權力的有意警惕:“城市地圖式”的災難敘述
二 人物的出場、群像刻畫與小標題式結構
三 恆常生命的參差對照與苦難中的詩意氣息
第八章 史傳傳統的新催備謎蒸與舊:範本選擇與當代長篇小說的文體自律性
一 史詩追求及時凳棵鑽代感下的惶惑
二 寫出“自己的語言”:老舍《正紅旗下》的啟示
三 關於“恐懼”與“終結”的心象
第九章 “未完成”中的歷史訊息:《在嚴寒的日子裡》的文體混雜
一 丁玲創作《在嚴寒的日子裡》的前前後後
二 《在嚴寒的日子裡》兩個版本的對讀
三 “未完成”原因的探究
第十章 歷史隱喻與知識困局:以張大春《城邦暴力團》為例
一 江湖與城邦的重構:“去神秘化”面孔翻轉類型化武俠主題
二 楔人世俗社會的成長故事:個體經驗的介入與殘酷青春的逃遁幻想
三 民間社會與“小世界”眼院盛仔趨光:以翻動隱秘歷史的寫作逼近“更大的暴力”
四 “知識”與故事的消長:如何在史傳傳統中尋找小說的方式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畢文君(1979— ),女,山東煙臺人。邀達店2009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文學博士學位。近年來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思潮與中國當代小說的理論、批評研究,在《文藝爭鳴》、《南方文壇》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部分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一項、主持江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一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參與教育部重大課題一項。現為東華理工大學文法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一 歷史真實與小說虛構中的歷史想像
二 史傳的強大覆蓋力:實與虛限度的模糊
第四章 兩難中的持續歷史書寫:姚雪垠《李自成》的文體實踐
一 作為“前文本”的史料:小說家的潛在選擇
二 歷史意識與文體自覺:對傳統小說“興味線索”的發掘
三 “小說的生活邏輯”觀與“生長出中國的小說藝術”
第五章 文學小傳統下的個體記憶與小說詩學:宗璞《野葫蘆引》
一 女性視界與知識分子心態的別樣介入
二 文學記憶與歷史細節——“把我的書只當作小說”
三 消逝的邊界:由“野”開始
第六章 文人化的史與俚俗化的傳:口述與長篇小說研究的歷史意識
一 方法、角度、連結的可能:非意識形態的歷史觀
二 長篇小說與口述結構
三 “聲口”同“復調”:《檀香刑》《上海魔術師》《花腔》
第七章 歷史事件虛構向度與人性勘探真實維度:遲子建《白雪烏鴉》
一 對虛構權力的有意警惕:“城市地圖式”的災難敘述
二 人物的出場、群像刻畫與小標題式結構
三 恆常生命的參差對照與苦難中的詩意氣息
第八章 史傳傳統的新與舊:範本選擇與當代長篇小說的文體自律性
一 史詩追求及時代感下的惶惑
二 寫出“自己的語言”:老舍《正紅旗下》的啟示
三 關於“恐懼”與“終結”的心象
第九章 “未完成”中的歷史訊息:《在嚴寒的日子裡》的文體混雜
一 丁玲創作《在嚴寒的日子裡》的前前後後
二 《在嚴寒的日子裡》兩個版本的對讀
三 “未完成”原因的探究
第十章 歷史隱喻與知識困局:以張大春《城邦暴力團》為例
一 江湖與城邦的重構:“去神秘化”面孔翻轉類型化武俠主題
二 楔人世俗社會的成長故事:個體經驗的介入與殘酷青春的逃遁幻想
三 民間社會與“小世界”眼光:以翻動隱秘歷史的寫作逼近“更大的暴力”
四 “知識”與故事的消長:如何在史傳傳統中尋找小說的方式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畢文君(1979— ),女,山東煙臺人。2009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文學博士學位。近年來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思潮與中國當代小說的理論、批評研究,在《文藝爭鳴》、《南方文壇》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部分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一項、主持江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一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參與教育部重大課題一項。現為東華理工大學文法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