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台灣通史》是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
連戰祖父連橫先生積數十年之力,蒐集有關台灣的中外文獻、檔案和傳聞,仿司馬遷《史記》體例寫成的史書,它是台灣歷史上第一部按通史體例撰修的史書。全書三十六卷,含紀、志、傳共八十八篇,記述了自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至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間一千二百餘年台灣的歷史變遷。書中對台灣的職官、田賦、軍備、刑法、宗教、風俗乃至典禮、度支等社會制度和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都有記述,對台灣島上的動植物、礦產等自然資源,作了詳細的記錄,並以六十篇傳記記載了台灣歷史上不同時期的代表性知名人物。史料詳實,據實列述,是一部學術價值很高的史學著作。
創作背景
連橫先生創作《台灣通史》之時,正是日本殖民者在台灣強行推行“皇民化”最猖獗之時。出於“夫史者,民族之精神”的先賢認識以及“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的民族擔憂,台灣一批文化人為保存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精神與傳統,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連橫先生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憑藉一腔愛國熱忱和高度的使命感,連橫秉筆直書,著就洋洋萬言的《台灣通史》,明確指出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是中華民族代代先賢開發、建設的美麗寶島。全書卷一《開闢紀》敘隋代大陸與台灣的往來至鄭成功驅逐荷蘭人事;卷二《建國紀》敘鄭氏盤踞台灣事;卷三《經營紀》敘清代經營台灣二百年事;卷四《過渡紀》敘甲午戰敗後台灣人民奮勇抗日事跡,以無可爭辯的歷史事實證明了台灣與祖國大陸的血緣關係。
作者簡介
連橫(1878年2月17日—1936年6月28日),出生於福建龍海,祖籍湖北應山(今湖北省廣水市),字武公,號雅堂,又號劍花,著名的歷史學家,同時也是日本侵略者占據台灣時期的著名詩人,著有《台灣通史》《台灣語典》《台灣詩乘》《劍花室詩集》等。先祖連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嫡孫連戰為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
評論影響
《台灣通史》,存史育人。兩岸同胞不僅有著共同的親源與血脈,也有著共同的歷史與文化,理應思考傳承、發揚光大。
———台盟中央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 林文漪
連橫先生書寫《台灣通史》的意義不僅在於結束了台灣無史的狀況,更在於第一次用歷史定位了台灣的中國歸屬,還原了台灣作為中華國土的血脈之身。希望通過閱讀此書,兩岸同胞能夠進一步正視歷史,消弭隔閡,增進互信,累積共識,共同締造中華民族更美好燦爛的未來
———台盟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 黃志賢
翰墨書香,文化橋樑,兩岸共賞,互和融合
———連橫嫡孫、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為《台灣通史》第一版影印本的出版題詞
《台灣通史》寫至1895年,1895年至今又過了一百多年,兩岸關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何續寫新的台灣通史,成為擺在兩岸學者面前的新課題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褚靜濤
獨特價值
國內唯一原貌影印版——《台灣通史》自問世以來,海峽兩岸先後翻印了十幾種版本。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時間,最初版的《台灣通史》幾無存世。曾有學者遍尋兩岸,欲求一本而不得。台海出版社本著求真、求實、求全、求足的基本標準,歷經多方尋訪,覓得一珍本,按照原貌影印出版了這套《〈台灣通史〉第一版影印本,首次呈現了《台灣通史》原始版本的全部風貌,填補了《台灣通史》國內無珍本、足本的學術空白。
連橫嫡孫連戰唯一題詞版——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作為連橫嫡孫,欣然為台海版《台灣通史》寫下“翰墨書香,文化橋樑,兩岸共賞,互和融合”的題詞,既表達了其作為連橫後人對台海版《台灣通史》的充分肯定,也體現了他作為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對兩岸文化交流的高度認同與積極推進。
新聞報導
《〈台灣通史〉第一版影印本》在北京出版
新華網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李寒芳)台灣著名史學家連橫所著《〈台灣通史〉第一版影印本》近日出版發行,22日在北京台灣會館舉行出版座談會。
《台灣通史》是連橫先生最重要的著作,1920年至1921年在台灣分上、中、下三冊首次出版。抗戰勝利前夕,商務印書館首次在大陸印刷發行。全書分紀、志、傳共88篇36卷,記敘了台灣起自隋代終於1895年因《
馬關條約》被迫割讓的歷史,盡錄上下千年台灣之事,是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有關台灣的史書。作者以無可爭辯的歷史事實證明了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再現台灣人民反抗外族侵略特別是日本殖民者侵占台灣的鬥爭史。
台盟中央副主席黃志賢在座談會上表示,《台灣通史》是台灣歷史上第一部按通史體例撰修的史書。連橫先生著寫該書之時,正是日本殖民者強行推行“皇民化”最猖狂之日,該書不僅結束了台灣無史的狀況,更第一次用歷史定位了台灣的中國歸屬,還原台灣作為中華國土的血脈之身。
他說,在近百年後的今天,我們出版《〈台灣通史〉第一版影印本》,原汁原味再現當年先輩們抵禦外族之壯舉,頌揚寶島之風貌。希望通過閱讀此書,所有同胞能夠進一步正視歷史,消弭隔閡,增進互信,累積共識,共同締造中華民族更美好燦爛的未來。
據悉,連橫嫡孫、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為《台灣通史》第一版影印本的出版題詞:“翰墨書香 文化橋樑 兩岸共賞 互和融合”。
主要內容及評價
《台灣通史》所載,上限起自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下限終於1895年割台,上下凡1290年。全書分為紀、志、傳三大部分,共88個篇目、36卷、近60萬字。在體制上,主要仿效司馬遷的《史記》。其“紀”分別為“開闢記”、“建國紀”、“經營紀”、“獨立紀”四篇,這實際上是連橫對台灣歷史所作的分期:“開闢紀”起自隋大業元年(605年),止於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是為早期開發時期;“建國紀”起於明永曆十五年鄭成功攻台,迄於明永曆三十七年(1683年)是為鄭氏統治時期;“經營紀”起於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終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是為清代經營時期;“獨立紀”載,是為台灣民主國時期。“紀”這部分提綱挈領地把台灣見於文獻以來的歷史按編年的順序作了縱的敘述。其“志”分別為疆域、職官、戶役、田賦、度支、典禮、教育、刑法、軍務、外交、撫墾、城池、關征、榷賣、郵傳、糧運、鄉治、宗教、風俗、藝文、商務、工藝、農業、虞衡26篇,這一部分是從橫向上對台灣歷史上自然和人文現象的各個方面作具體的論述。而“傳”這部分則是對人的記載,具體描述歷史的主體——人物的活動。此外《台灣通史》還有68份“附表”,除其中一份是羅列延平郡王世系以補充“建國紀”外,其餘各表都是對“志”中比較繁雜的事作文省事全、一目了然的說明。紀、志、傳三大部分雖然看似彼此分立,互不相聯,而實際上卻密切相關,使台灣歷史進程中的諸層面:人、事、時、空等有機地整合一體,把該地區社會各方面的人物活動以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地理等方面的歷史演變比較全面地反映出來。
《台灣通史》的貢獻與價值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台灣通史》對保存和整理台灣文獻史料有著重大貢獻。
第二、《台灣通史》第一次對台灣歷史作了全面系統的總結。
第三、《台灣通史》是愛國主義史學研究和愛國主義歷史教育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