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皮影

台灣皮影

台灣皮影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在台灣稱皮影戲為“皮猴戲”。據傳明代由華南一帶傳入,主要流傳於高雄縣一帶。影人形體一般約24厘米左右,造型多用曲線,用色不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灣皮影
  • 簡述: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
  • 別名:皮猴戲
  • 流行地帶:台灣高雄縣
介紹,名稱與製作,溯源,發展與現況,戲曲劇目,

介紹

台灣皮影戲屬潮州皮影系統,一般傳統雕刻的戲偶大概在八寸至一尺之間,包括桌、椅、山水、樓閣、廳堂、植物背景等皆用牛皮雕制。因皮影戲是采平面透光原理,戲中的人、物概以正側面顯影,采繪畫上寫意手法構圖。 台灣皮影戲所用的戲曲音樂稱為潮調,因與道士作喪禮時的音樂很相似,一般人稱之為「司公調」。 台灣皮影戲其實保存了很多元、明南戲的劇目,現存劇本大約有叄百本左右,是非常有價值的文化資產。
台灣皮影台灣皮影

名稱與製作

先將羊皮、驢皮或其他獸皮的毛、血去淨,然後經藥物處理,使皮革變薄,呈半透明,塗上桐油,然後把皮革鏤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頭、四肢、軀幹等各自獨立,而又用線連成一體,分別以連槓由演員操縱,令其活動。皮人塗有各種顏色,表達人物的善惡美醜。雕刻時,一般都用陽刻,有也用陰刻,雕工細緻,刀法多變。繪畫染色也有一定的講究,女性髮飾及衣飾多以花、草、雲、鳳等紋樣為圖案,男性則多用龍、虎、水、雲等紋樣為圖案。一般忠良人物為五分面,反面人物為七分面。人物造型與戲劇人物一樣,生、旦、淨、末、丑角色齊全。製成的皮影高的達55厘米,低的僅有10厘米左右。演員在半透明的白布後,貼近幕布熟練地操縱皮人活動,並有說唱、樂隊伴之,有聲有色地表演劇情故事。尤其表演民間神話故事、武打片、古人,可以騰雲駕霧,做出各種高難動作,變幻莫測,這是其他戲劇難以做到的,因此深愛觀眾喜愛,尤其是兒童百看不厭。
皮影製作皮影製作
影戲之流傳極廣,其名稱與製作材料亦有不同。就名稱言,除“影戲”及“皮影”外,尚有稱羊皮戲者(山西河南影戲);有稱紙影戲或皮猴戲者(如廣東潮州、福建漳州);還有稱燈影者(青海)。台灣皮影戲俗稱“皮猴戲”或“皮戲”,蓋潮州稱“皮猴戲”,台灣沿襲之,以其臉部側面單目,狀似猿猴之故。
皮影之製作材料,各地不盡相同,如灤州影戲之影人,使用驢皮(灤州影戲東派)或羊皮;浙江及青海影戲用羊皮;往昔的潮州影戲使用豬皮;亦有使用厚紙者。台灣無驢而有牛羊,而牛皮勝於羊皮,故多采牛皮。其製作方式,根據《台灣省通志.學藝志.藝術篇》所載:“牛皮厚而堅韌,雕繪之時,必須選擇乾燥之皮,先去其毛,再以砥石木棍,一再磨擦,使之平滑發光,然後韖之至半透明,始可將影人圖案,貼在皮上,以針刺畫輪廓,後用尖利小刀,切成人形;雕刻五官、冠裳、施以各種顏色,暫以重量之物壓平,以防發生其皺紋,待其乾燥,再以掌蘸桐油,遍擦皮面,使之浸透皮中,即可告峻。”為使戲偶能自由活動,全身須分頭、胸、腰、手、腿及臀等部分,分別製作,再系以鐵絲或麻絲。此外,尚須加上操縱桿,俗稱“尪仔筷”,數目視腳色而定,如女性腳色為表示其婀娜多姿之形態,需使用三支操縱桿,可見皮影戲之戲偶製作過程相當繁瑣。

溯源

兩千多年前,漢武帝愛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終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門,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於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動,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塗上色彩,並在手腳處裝上木桿。入夜圍方帷,張燈燭,恭請皇帝端坐帳中觀看。武帝看罷龍顏大悅,就此愛不釋手。這個載入《漢書》的愛情故事,被認為是皮影戲最早的淵源
台灣皮影台灣皮影
皮影戲最早誕生在兩千年前的西漢,又稱羊皮戲,俗稱人頭戲影子戲,驢皮影。發源於中國陝西,極盛於清代的河北。上色時主要使用紅、黃、青、綠、黑等五種純色。在中國,不少的地方戲曲劇種都是從皮影戲中派生出來的,而皮影戲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藝術手段,對電影的發明和美術片的發展也起到先導作用。如今,中國皮影被世界各國的博物館爭相收藏,同時也是中國政府與其他國家領導人相互往來時的饋贈佳品。

發展與現況

台灣皮影戲源於大陸,根據邱一峰的研究,其說法如下:
(一)潮州藝人阿萬師,隨鄭成功的軍隊來到台南,清兵入台後,阿萬師避居高雄彌陀,傳有弟子五人。
台灣皮影戲
台灣皮影台灣皮影
(二)皮影戲是兩百多年前,從大陸北方經廣州,許陀、馬達、黃索等人由潮州傳到台灣南部,在鳳山岡山一帶廣為流行,北限是北二層溪,南限於下淡水溪。
(三)太平天國年間(一八五○至一八六五),由海豐、陸豐、潮州、汕頭一帶,傳至福建詔安、漳浦等地,後來再傳到台灣。
(四)同治(一八六二至一八七四)初年,許陀、馬達、黃索等人由閩南將皮影戲帶到高雄、屏東。
(五)百餘年前,從廣東潮州一帶傳到台灣南部,盛行於岡山和鳳山一帶,在北二層溪以南、下淡水溪以東的村落中,擁有廣大的農民民眾。
由以上可知,清代台灣南部皮影戲已相當興盛。
清末民初,華北各地因白蓮教起義,清廷遂認為皮影藝人用紙人興妖作亂,並捉拿藝人,日據之前,台灣皮
台灣皮影戲
影戲藝人並不組團定名,僅以藝人名字及其居所所在地稱之,一般認為此種情形,可能與清代對皮影戲的抑制有關。日據之後,皮影戲與其它劇種一樣,不得正式演出,僅大社“三奶壇皮戲團”因參加當時日人控制的台灣演劇協會,演出“皇民劇”,始能繼續演出。

戲曲劇目

台灣皮影戲的內容多源自中國的傳統歷史故事或民間傳說,例如《火焰山》、《鄭三寶下西洋》、《哪吒鬧海》等等。劇目分為文戲與武戲兩類。文戲唱腔多,節奏慢,戲偶動作細緻;武戲劇情緊湊,場面熱鬧,相比之下,更討觀眾喜歡。
台灣皮影台灣皮影
影戲所用之音樂,宋代是用六言或七言的詩讚詞;明代灤州影戲是用木魚念經式的宣卷,後加上弋陽腔(高腔),到清初雍正年間改用笛子伴奏,腔調上結合了崑腔的成分;清中葉之後,所用的樂器已有橫笛手板嗩吶月琴、四股弦子、南弦子、響盞,而以南弦子為主要樂器。但目前皮影戲劇團為節省人力,一般僅使用單皮鼓、鑼、鐃鈸與椰胡等樂器,後場甚至精簡至鑼、鼓與弦等三人。
各地影戲唱腔亦不相同,山東影戲唱大鼓與墜子;陜西分成道情、漢調、秦腔與其它曲藝等流派;山西、河南採用梆子;江西影戲則使用漢調或花鼓;湖北以漢調為主;浙江影戲用高腔、亂彈、徽調為主;台灣影戲使用潮調(或稱師公調);演唱之曲調有一江風一枝香下山虎山坡羊崑山風入松、風入院、香柳娘、奏黃門、哭相思、駐雲飛、駐馬聽鎖南枝……等,每一曲調再分頭板與二板,頭板之曲調轉折較多,二板則較為順暢而易學。
皮影戲之劇目,以文戲唱曲較多,如《高良德》、《孟日紅》、《師馬都》、《蔡伯喈》及《蘇雲》等;武戲唱曲較少,場面則較為熱鬧,有《西遊記》、《狄青平南》、《孫臏下山》、《薛仁貴征西》、《薛仁貴征東》、《濟公傳》與《鄭三保下西洋》等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