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副沙條鯊

台灣副沙條鯊

台灣副沙條鯊,體細而延長。頭平扁,尾鰭前具凹窪。吻中長,吻端背視如圓弧形。眼橢圓形,具瞬膜。前鼻瓣如短葉片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灣副沙條鯊
  • 外文名:Paragaleus tengi
  • 動物界
  • 半沙條鯊科
  • 棲息環境:砂泥底、近海沿岸 
  • 地理分布:西太平洋區,包括台灣、日本、越南、香港及中國等。台灣分布於西南海域
  • 命名者:Chen, 1963
形態特徵,棲身生態,地理分布,漁業利用,

形態特徵

鰓裂短,長度為眼徑之1.1-1.3倍。口裂呈弧狀,很短;唇溝一般長;上頜齒側扁三角形,齒頭外斜,內緣光滑稍凸,外緣亦光滑而內凹,不具小齒尖,僅正中具一尖直小齒;下頜齒細尖,矛狀,邊緣光滑,不具小齒尖,齒頭幾乎不彎曲而呈T形,口閉時下頜齒不突出。噴水孔小。盾鱗具5棘突5縱脊。背鰭2個,形狀相同,第二背鰭較小;前緣圓凸,後緣深凹,上角鈍尖,下角延長尖突;第一背鰭起點在胸鰭內角之上方或稍後;第二背鰭起點在臀鰭之前;腹、臀鰭皆較第二背鰭小;胸鰭等大或略大於第一背鰭,略呈鐮刀狀;尾鰭狹長,稍大於頭長,上葉近尾端,下葉前部尖三角形突出,中部較低平,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鈍尖。體側灰褐色,腹面淡白,無其它明顯斑紋。
台灣副沙條鯊
台灣副沙條鯊

棲身生態

棲息於熱帶近海和外海區之大陸棚或島棚的小型鯊類。生態習性所知有限。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台灣、日本、越南、香港及中國等。台灣分布於西南海域。

漁業利用

以底拖網捕獲。肉質尚可,一般以煙燻食之或製成魚槳,處理過後之殘骸製成魚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