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台子寺遺址
- 外文名稱:Table temple ruins
- 地理位置:河南省駐馬店市驛城區
- 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
- 級別批次: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時代:新石器時代
- 批准單位:國務院核定公布
- 批准文號:國發[2013]13號
- 編號:7-0284-1-284
- 所在地區:河南省
- 批准時間:2013年5月
簡介,歷史價值,重要意義,
簡介
台子寺遺址,位於河南省駐馬店市驛城區,是新石器時代的古遺址,198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地勢北高南低,最高處高出地面霉犁旬府6米,整個遺址東西長120米,南北寬160米,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遺址中心台地在明清時代屬廟灣八景之一盛尋,雅號“古寺插雲”,故名台子寺。古寺早催您捆立在清槓兆陵末被毀,遺存台地。
歷史價值
該遺址內涵豐富。曾採集有石斧和代表不同鹿齡的鹿角、紡綸、角錐、牙錐、石鏃、鼎足、鬲足、甑、澄濾器等器物殘片標本。陶質以加沙為主,泥質次之。陶色,以灰陶為主,黑陶、紅陶次之。紋飾,以乃符鍵繩紋為主,蘭紋、條紋次之。這個遺址還具有一個特色,地面散布著大量貝殼、螺殼,堆積較厚的地方至今不成莊稼,具有江南“貝丘”風格。
重要意義
該遺址發現為研究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和探索淮河上舟紋應游文化的發展和形成提疊勸充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