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古風
戰國何紛紛⑴,兵戈亂浮雲。
趙倚兩虎鬥⑵,晉為六卿分⑶。
奸臣欲竊位,樹黨自相群⑷。
果然田成子,一旦殺齊君⑸。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戰國:時代名。多以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為 戰國 時代。因當時諸侯大國連年戰爭,故稱。紛紛:紊亂的樣子。
亂浮云:亂如天空爭扯飄飛的雲縷。
⑵趙倚兩虎鬥:謂戰國時期,趙國曾一度憑藉廉頗和藺相如與其他六國相抗衡。《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藺相如謂廉頗曰:“強秦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只是)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相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避讓),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⑶晉為六卿分:晉六卿有智氏、范氏、中行氏和韓、趙、魏。晉敗范、中行氏,智伯專國政,占有范、中行氏地。晉哀公四年,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共殺智伯,盡並其地。晉靜公二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滅晉而三分其地。事見《史記·晉世家》。
⑷樹黨:建立私黨。
⑸“果然”二句:田成子名常。其先人陳完,陳厲公之子。厲公死後,陳完懼誅,於齊桓公十四年奔齊,改姓田。歷數世,至田常父田乞起,五世相齊。田常繼相殺齊簡公,至田常曾孫田和,代齊康公立為齊侯。事見《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戰國時局勢是何等紛亂,兵戈擾擾,亂如浮雲。趙國所倚仗的大巨廉頗和藺相如二人如兩虎相鬥,晉國終為六家大臣所瓜分。奸臣們拉黨結派,欲纂君位,躍躍欲試。後來田成子果然弒殺了齊國的國君,篡奪了王位。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安史之亂爆發後的至德二載(757年)。據詹鍈著《李白詩文系年》,李白寫此詩時,正是安史亂髮後的第二年,當時,雖說國尚存,君亦在,但京師已經淪陷,玄宗倉皇出逃,大唐帝國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大有朝不慮夕的勢頭。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斷定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那是從他創作的總體上說的。其實,作為詩國巨擘的李白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具體考察他現存的九百多首詩,可以劃歸現實主義傑作的為數也不少。比如,他的《古風五十九首》,就相當集中地體現著這方面的成就。這些詩,大抵所謂感時托物,慷慨沉著之作,不僅內容上具有強烈的現實性,即使藝術上也不同於詩人矜才使氣,縱橫馳騁的一貫特色,而顯得渾穆典雅,直逼漢魏古詩之風。這首《古風·戰國何紛紛》,就是其中雖算不上首屈一指,卻也自有其獨特價值的篇章之一。
這首詩,就題材說自應屬於詠史一類,但就其思想意義說,卻遠遠超出詠史本身,而不啻是以詠史為抒懷的借題發揮的典範。
這首詩從內容看可分兩層。前四句為一層,借詠戰國史事,影射唐朝安史亂前至亂髮的社會現實,形象地顯示出:國家內部出現了爭權奪利的嚴重糾紛,勢必造成大動亂的社會危機。
戰國,是中國上古社會有名的大動亂時代。顏師古《漢書注》說:“春秋之後,周室卑微,諸侯強盛,交相攻伐,故總謂之戰國。”詩的起首兩句:“戰國何紛紛,兵戈亂浮雲”,正是對戰國這一時代特徵的總體概括。上句是直接形容,下句是形象比喻。兩句意思是說:戰國社會是何等的動亂不安啊,大地上兵連禍接,猶如天空亂雲飛渡一般。當然,詩人這裡寫戰國的時代特徵,實際上是影射著唐朝社會的。試將句中“戰國”二字換成“大唐”,也正好概括了唐代安史亂髮後社會的總狀貌。
那么,戰國時代為什麼會出現大動亂的局面呢?“趙倚兩虎鬥,晉為六卿分”兩句,即用典型舉例的方法,對其原因進行具體的追敘。“趙倚兩虎鬥”,舉的是廉頗與藺相如爭位的史例。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所載,戰國時代,趙國曾以廉頗藺相如二人為兩大支柱,使強秦多年不敢輕易侵辱趙國。只是有一段時間廉頗看不起藺相如,多次尋釁羞辱藺相如,而藺相如以國家為重,不計私仇,終於以“現在秦國所以不敢攻打趙國,就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團結合作;如果我國自己鬧起矛盾來,那就像兩虎相鬥,勢必兩敗俱傷,而對國家不利”的誠懇勸告,感動了廉頗,消除了隔閡,二人更加團結一致,共保趙國,對抗強秦。可見,這一史事的基本情節,原應是廉藺和睦,共保國家;二人鬧矛盾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插曲。但詩人在這裡卻採用定點截取法,偏偏隱去廉藺和睦,共保國家這一基本情節,而只抓住二人矛盾的插曲大做文章。句中“倚”,此處作“因”解。“兩虎”,借藺相如的話喻指廉藺二人。“斗”,聯繫上下文意,可引申為“動亂不安”。這樣,全句意思就成了:趙國只因廉頗藺相如將相之間不和,終於釀成了動亂不安的局面。顯然,詩人在這裡對史事只取一點,不及其餘,僅憑因由,生髮改造,目的是為了貼合所要影射的社會現實。史載,安史亂前“楊國忠為相,祿山視之蔑如也,由是有隙”,而“楊國忠欲厚結(哥舒)翰共排安祿山”(見《資治通鑑》二百十六卷)。這樣,二人爭權奪位的矛盾愈演愈烈,終於形成了“兩虎鬥”的嚴重局面,大大加劇了唐朝大動亂的政治危機。這句詩,就是針對這種社會現狀而發的。
“晉為六卿分”,舉的是三國分晉的史例。據《史記·晉世家》所載,晉頃公十二年,發生了六卿削弱公室力量的嚴重政治事件。自此以後,晉政權即一蹶不振,終於被韓、趙、魏三國所取代。但在這裡,詩人也同樣採用定點截取法,乾脆撇開三國滅晉的情節不提,而逕直說成晉國是因六卿而分裂的。句中“為”字,與上句“倚”字同義相對,也作“因”解。這樣,就特彆強調出六卿削弱公室力量正是導致晉國覆滅的根源所在,從而,也就更緊密地扣合了唐朝安史亂前“藩鎮”(如安祿山)勢力已經堀起,朝廷權力大大削弱,終於形成社會大動亂的政治形勢。
詩的後四句為另一層,借詠春秋史事,深一層影射唐朝安史亂前至亂髮的社會現實,進一步形象地揭示了:當國之君不能及時消除奸臣謀權竊位,結黨營私的隱患,終於招致了國破身亡的滅頂之災。
據《春秋》、《左傳》等史書的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內部奸臣謀權竊位,結黨營私的史例不一而足。“奸臣欲竊位,樹黨自相群”兩句,正是對這一社會狀況的總體概括。“竊位”,竊取權位。“樹黨”,培植黨羽。“自相群”,各自拉幫結派。兩句意思是說:奸臣們為了謀權竊位,正紛紛培植黨羽,拉幫結派。因為這種現象是當時各諸侯國普遍存在的,所以這裡不作特稱式的引述,而只作不定指的泛泛描寫。當然,這樣寫歸根結底也還是針對了唐朝安史亂前的社會現實的。史載,當時玄宗“漸肆奢欲,怠於政事”(見《資治通鑑》卷二百四十),而將“朝事付之宰相,邊事付之諸將”(見《資治通鑑》卷二百十七)。正是在他的縱容下,一方面宰相(如李林甫、楊國忠)專權跋扈,任用親信,結黨營私;一方面邊將(如安祿山之流)擁兵自重,擴充實力,割據一方,結果把個好端端的大唐帝國搞得烏煙瘴氣,岌岌可危。這兩句詩,就是對這一社會狀況的形象寫照。
“果然田成子,一旦殺齊君”,這結末兩句再次用典型舉例的方法,進一步揭示了春秋時代齊國田常弒君的歷史教訓。《春秋》邢昺疏說,魯哀公十四年,“齊人弒其君王”。又《莊子·胠篋篇》載:“田成子一旦殺齊君而有其國。”均指此事。兩句詩即據《莊子》原文稍作變化而成。句中“果然”一詞,與前兩句所寫內容緊相呼應,強調了二者之間的因果關係,形象地揭示出當國之君不能及時消除奸臣謀權竊位,結黨營私的隱患,終於招致國破身亡的可悲結局。值得注意的是,從詠史的角度看,這兩句詩固然與前六句一樣,都是對上古史例的引述;但從抒懷的角度看,這兩句詩則與前六句又有所不同:如果說,前六句還是對安史亂前既成的唐朝社會現狀的影射的話,那么,這兩句則已經是對安史亂髮後可能導致的唐朝前途命運的示警了。詩人面對當時萬分危迫的政治局面,愛國心切,憂憤難名,從而很自然地寫出這樣故作聳聽之言的詩句。
從詩歌發展的歷史看,詠史詩最早起於東漢的班固。不過班固的詠史詩僅敘史實,且一詩專詠一人一事,所謂“檼括本傳,不加藻飾”而已。在班固之後的近百年間,詠史詩的創作大都沿著這個路子走,詠史就只詠史,並不旁涉。到了漢末,孔融的《雜詩》獨創性地引述歷史人物以自況,開始突破詠史詩僅限詠史本身的成例,開了詠史中雜以抒懷的先聲。再到西晉,左思的《詠史》詩則更明確地走上聊借古人古事,專抒個人情懷的道路;並且為了抒懷的需要,也不再限於一詩專詠一人一事,而常將有關史例串演成具有啟發性和富於感染力的事實的序列。實質上,已不再是原來意義上(或稱“正格”)的詠史詩,倒應屬於政治抒情詩的範圍了。這是一種“古為今用”的成功的創造。李白此詩,正繼承和發揚了左思詠史詩的傳統,而只把詠史作為生髮感慨的因由,或粗陳史略,或截取一端,使史例成為抒懷的更加靈活機動的形象的鋪墊,從而最徹底地體現出“古為今用”的現實主義精神。這首詩所謂的獨特價值,正在於此。
名家點評
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詹福瑞:此詩借古議今,警告人君大權旁落。陳流云:“此即《遠別離》篇‘權歸臣兮鼠變虎’之意。內侍權相,外寵驕將,卒之國忠、祿山兩虎相鬥,遂致漁陽之禍。”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天寶元年(742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天寶三載(744年),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著平亂的志願,於天寶十五載(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