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古滇國立牛銅葫蘆笙通高28.2厘米,1972年雲南江川李家山24號墓出土,斷代為戰國時期。該件葫蘆笙的音斗部分仿葫蘆形狀製作,器體正面開有5個孔,背面開有一個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戰國古滇國立牛銅葫蘆笙
- 高:28.2厘米
- 實質:樂器
- 詳細介紹:詳見正文
孔內原應插有竹管,出土時已腐朽無存。上部為曲管,曲管上開一個小孔,並於頂部焊接一頭小牛形象。牛呈站立狀,角長而內翹,長尾拖於地,顯得恬靜而可愛。好象小牛是從器底一直攀爬上來,至頂部時由於重量的作用而使得器管自然彎曲。造型之奇特,構思之精妙,令人拍案叫絕。現藏於雲南省博物館。
戰國古滇國立牛銅葫蘆笙圖

古滇國青銅樂器中,吹奏類樂器以葫蘆笙為主。笙是中國古樂器之一,屬“八音”中的“匏音”。雲南許多民族皆以葫蘆笙作為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