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寺之后座牆外,是一塊天然巨石,石上刻一個“佛”字。石高6米,寬5米。清初,這裡是一座小寺院,古道從寺後通往嶺後各鄉村,行人從此經過,必先祈拜然後才過嶺,寺前設有開水桶,供路人飲喝。古寺後廢。
改革開放,百業俱興。1990年,港、台同胞及鄉間父老倡議於古蹟上重建寺宇。經釋達悟尼師艱辛籌資,善信者及鄉親慷慨解囊。該寺於1992年興建大雄寶殿,越年竣工。後經4年續建,高地鏟低,矮地填高,圍牆築樓,才全面完工。已共投資66萬元(另外出資15萬元修水泥路)。占地面積2700平方米 ,其中建築面積800平方米。寺坐北向南,三進格局。前廳為天王殿,塑有四天王坐像,各高2米。中廳為大雄寶殿,設定釋迦牟尼佛祖坐像。後樓,下為地藏王菩薩殿,樓頂為準提菩薩殿。東廂築一長方形二層樓。天王殿前一灰埕長20米、寬10米,並築一小型放生池。其環境得天獨厚,滿眼青山,果樹蔥蘢,清風明月,真是一處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