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奇洞十景
- 位置:湖南省邵東縣雙鳳鄉
雙龍搶寶,石船夜渡,仙石險墜,鞭石架橋,天馬橫江,雷祖晚照,犀牛踏石,雙鳳朝陽,白龍獻技,高山平湖,
雙龍搶寶
從古奇洞北端開始,東西兩條山脈向南蜿延十幾華里,在邵祁邊界的迥龍峰會合。當你站在此峰面向北環視,只見東面的青山尤如一條青龍,居高臨下,向迥龍峰腑沖而來。西邊的石頭山好象一條白龍,它雖處於不利地勢,但毫不示弱,昂頭挺胸。雙龍虎視眈眈,相互對峙,欲奪迥龍峰中間的珠寶(小山包),活龍活現,形象壯觀。
石船夜渡
傳說盤古開天地後天上仍有缺口漏雨,地下洪水泛濫成災。美麗善良的女媧氏為拯救災民鍊石補天,剩下許多碎石塊,她將這些碎石塊堆成一艘渡船,船寬100多米,長200多米,有船頭、船尾、船艙、船桅、船帆,還有划船的篙子和坐船划船的人,鱗次櫛比,栩栩如生,儼然一艘渡船行駛在桐江的西南岸。
仙石險墜
赤腳仙人對女媧氏補天造船的高尚情操很受感動,他也要創奇蹟供人們觀賞娛樂。只見他兩手各抓一塊重萬斤的大石頭,選定在紅毛坪的一塊地方,先放下左手的那塊石頭,而後將右手的石頭高高舉起又輕輕放在左手抓的那塊石頭上,這時奇蹟出現了,兩塊石頭重疊後竟有一條穿線而過的縫隙,上面的石頭卻紋絲不動。頂部至今還留有五個手指印。人們為紀念這位赤腳仙人,將這座疊石命名為仙神石,並在旁邊修起了仙神殿(六十年代被拆)。
鞭石架橋
說的是很久以前,一位神仙用傘把挑著一塊大石板,欲在青山山脈的赫(窄)口山頂部的天仙觀庵堂和對面的香爐山之間的大峽石上鞭石架橋。為了不泄露天機,必須在天亮以前架好。由於工作難度大,情急之中用力過猛,將這塊石板挑得很遠,落在了一公里外的地方,架起了至今還在的仙人橋,橋板上還可看到一個傘把洞。天仙觀庵堂五十年代末被拆掉,1995年復建後,上去參觀遊樂,燒香敬神的人絡繹不斷。
天馬橫江
話說地理學家楊秀屏考察古奇洞,走到紅馬托時,發現坐騎紅棕馬的馬鞍套和馬鈴鐺丟失了,回頭一看,只見桐江東岸兩座石山拔地而起,巍然屹立在田野中央,高出地面200米至300米左右,相距約千米,四面懸空,對峙而立,它們似中流砥柱,似威武的哨兵,嚴守桐江水陸交通要道。後來人們形象地將它們命名為鐘石山(馬鈴鐺與吊鐘相似)、馬鞍山。從此“天馬橫江到此游,依然遺蹟小江頭”的《天馬橫江》古詩至今在家鄉流傳。
雷祖晚照
站在雷祖殿,看到寶慶府(今邵陽市),砌起雷祖殿,火燒衡州府(今衡陽市)。說的是明朝年間,人們在青龍山山脈的最高點修起了雷祖殿。可剛一修好,衡州府遭火災,老百姓意見很大,上山拆掉了雷祖殿,日後衡州府相安無事。雷祖殿至今仍殘留著碎瓦片。人們還發現,雨後的晴天若站在雷祖殿瞭望,可以清晰的看到衡州府和寶慶府。
犀牛踏石
相傳馬師公法術高超,什麼都不怕。一天,他用白竹條一根,將老祖山深潭裡的一頭犀牛趕了出來,犀牛是水上動物,在陸地上何能走得,馬師公急了,用白竹條狠狠一抽,可犀牛火了,縱身一跳,前左腳踏在石板上,鑽到水裡去了。人們發現那石板上留下了一個犀牛腳印。如果這腳印被洪水衝下來的泥沙填滿不及時掏出來,對面的苗竹山人就要患痢疾。人們為了消災避難,建起了犀牛亭。從此,苗竹山人安居樂業。
雙鳳朝陽
朝陽庵有一座大石頭,每天清晨,有一對鳳凰從雙鳳亭起飛,飛到雷祖殿,又飛到朝陽庵的石頭上。太陽出來後,張開美麗的翅膀向雷祖殿朝拜,天天如此,從不間斷。傳說鳳凰飛出朝拜是好兆頭,國泰民安。不是太平年,鳳凰不出現。
白龍獻技
白龍(西邊石頭山)與青龍(東面青山)在迥龍峰的搶寶中勢均力敵,平手相和。白龍山依仗自身的優勢,獨樹一幟。多姿多態的奇岩怪石,星羅棋布,形象逼真。地內溶洞縱橫交叉,山下岩洞參差錯落,有洪水岩、豬婆岩、罐子岩、西施岩、劉家岩等十大岩洞群體。它們似虎口龍頭,深不可測,流水不斷;灌溉飲用,取之不盡;冬暖如春,夏涼似冰;生活飲用,年高壽長。尤以豬婆岩讓人詫異不解,分明是久晴無雨,但常可流出帶泥沙的紅黃水,洞口一段還可發現生豬腳印,故稱豬婆岩。欲知洞內如何,有待勘探研究。
高山平湖
二十世紀的五六十年代,勤勞聰慧的家鄉人們為了改變家鄉的自然條件,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大興水利,劈山造湖,陸續修起了黃金洞、寶田、三都水庫。六十年代修建的三都水庫在石奇洞創造了全國的奇蹟,實現了當年修建,當年配套,當年受益的高效水平。出席了全國水利戰線的先進表彰會議。三座水庫,庫連庫,庫中庫,尤如三顆白玉鑲嵌在群山環抱之中,山水映襯,碧波蕩漾,鏡面照人人入鏡,青山映水水更清,如果你身臨其境,將被陶醉、沉浸在無比的歡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