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生活審美論》是張翠玲創作的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8年10月。
在中國古代生活中客觀存在著較強的審美意蘊和大量的審美活動,這種審美的生活方式注重在細微之處體驗萬物之情懷,注重在世間瑣碎平凡之事中發掘生命之意義和價值。在物慾橫流、崇拜金錢,科技專斷、變革急劇的現代,重估中國古代舒緩閒適的生活節奏,超然無滯、質樸率性的生活心態顯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該書從審美性角度對中國古代生活進行整體性觀照,對古代中國生活審美的民族特性、社會形態、現代轉化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古代中國生活審美論
- 作者:張翠玲
- 類別:哲學著作
- 字數:223千字
- 首版時間:2018年10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以“古代中國生活審美理論”為研究對象,深度區分“生活審美”和“藝術審美”,對“生活審美”進行界定;通過對古代中國生活審美傾向化的社會文化背景、民族特性、社會形態等問題的研究,分析中國古代生活的審美性;在現代化背景下,對古代中國生活審美的現代意義、價值及面臨的問題進行初步探討。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古代中國生活審美化傾向的社會與文化背景 第二章 古代中國生活的審美特性 第三章 古代中國生活審美的社會形態 第四章 古代中國生活審美的現代轉化 |
創作背景
20世紀末學術界出現了生活論轉向,美學領域提出了“藝術日常生活化”“日常生活審美化”等命題,與這些命題相關的生活美學、生活審美等問題也得到了許多學者的關注。但多數學者側重研究現代工業化社會背景下的“藝術日常生活化”“日常生活審美化”及相關的生活美學和生活審美,對古代社會的生活美學和生活審美問題的研究較為有限。基於此,《古代中國生活審美論》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中國人有拿得起放得下的生活情調,有自然從容、舒泰閒適的人生哲學,有重視人世人情之生命情懷,有與自然親和安適的宇宙意識,這些形成了中國古代審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這種審美的生活方式注重在細微之處體驗萬物之情懷,注重在世間瑣碎平凡之事中發掘生命之意義和價值。在物慾橫流、崇拜金錢,科技專斷、變革急劇的現代,重估中國古代舒緩閒適的生活節奏,超然無滯、質樸率性的生活心態顯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作者也強調,古代生活審美與現代日常審美存在很大差異,並不能簡單採取“拿來主義”態度,要在辨析、批判的基礎上予以再生、開新。
該書對古代中國生活審美存在的問題予以客觀而理性的批判:其一,古代中國生活審美秩序規範性的文化基礎是階級社會的等級性,秩序規範性最終服務於等級性,其中包括對個體自主性、創造性壓抑的非人性內涵。其二,古代中國生活審美的形式禮儀性甚為煩瑣,這種煩瑣的禮儀與現代崇尚簡捷便利的社會意識無法相容;形式禮儀性和中國古代的尊君、尊父、尊長,追慕過往、重視經驗等思想糾纏在一起難以剝離,與現代社會崇尚新生事物、重視科學理性的思想難以相容。其三,中國古代社會過於強調群體性的和諧美,對個體的個性才能和個人情感強力壓制,容易培育少年老成的個體,容易使人們掩飾個人的情感和思想,不利於個體獨特性的培育和生長,不利於社會人群多樣化的發展。其四,人格審美中過於關注德性審美,對個體知性審美有意忽略,容易導致個體的片面性發展。其五,中國古代生活審美較多關注均衡穩定、對稱和諧的美,喜歡粉飾太平,有意忽略甚至壓制不對稱、非和諧、具有動盪性的美,導致生活中有足夠創造力和必要深度的審美實踐較為有限,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們安於現狀、缺乏進取性的保守文化取向。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古代中國生活審美論》 | 2018年10月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978-7-5203-2973-6 |
作者簡介
張翠玲,西安財經學院文學院教師,陝西師範大學文藝學博士,主要從事美學、文藝美學、影視美學、大學美育等方面的研究,在各類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十多篇,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若干項,出版專著《古民居與中國古代生活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