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醫臨證金鑒·胃痛痞滿卷(上)》是1999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單書健編寫。
基本介紹
- 作者:單書健 / 等
- ISBN:9787801560315
- 頁數:316
- 定價:36.00元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9-08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胃痛痞滿卷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十年前出版之《當代名醫臨證精華》叢書,由於素材搜羅之宏富,編輯剪裁之精當,一經問世,即紙貴洛陽,一版再版,為醫林同仁贊為當代中醫臨床學最切實用、最為新穎之百科全書。一卷在手,得益匪淺,如名師之親炙,若醍醐之灌頂,沁人心脾,開慧迪智,予人以鑰,深入堂奧,
提高辨治之水平,頓獲解難之捷徑,乃近世不可多得之巨著,振興中醫之輝煌樂章也,厥功偉矣,令人頌讚!名老中醫之實踐經驗,乃中醫學術精華之最重要部分,系礪練卓識,心傳秘訣,可謂珍貴之極。今杏林耆宿賢達,破除“傳子不傳女,傳內不傳外”之舊規,以仁者之心,和
盤托出;又經書健同志廣為徵集,精心編選,畫龍點睛,引人入勝。熟諳某一專輯,即可成為某病專家,此絕非虛誇。
愚在各地講學,曾多次向同道推薦,讀者鹹謂得益極大。
由於本叢書問世迨已十載,近年來各地之新經驗、新創穫,如雨後春筍,需加補充;而各省市名老中醫珍貴之實踐經驗,未能整理入編者,亦復不少,更應廣搜博採,而有重訂《當代名醫臨證精華》之議,以期進一步充實提高,為振興中醫學術,繼承當代臨床大家之實踐經驗,提高中青年中醫辨治之水平,促進新一代名醫更多湧現,發展中醫學術,作出卓越貢獻。
與書健同志神交多年,常有魚雁往還,愚對其長期埋首發掘整理老中醫學術經驗,採擷精華,指點迷津,詳析底蘊,精心編輯,一心為振興中醫事業而勤奮筆耕,其淡泊之心志,崇高之精神,實令人欽佩。所寫“繼承老中醫經驗是中醫學術發展的關鍵”一文,可謂切中時弊,力挽
狂瀾,為搶救老中醫經驗而呼籲,為振興中醫事業而獻策,愚完全贊同,願有識之士,共襄盛舉。頃接書健來函,出版社囑加古代醫家經驗,顏曰:古今名醫臨證金鑒。愚以為熔冶古今,薈為一帙,覽一編於某病即無遺蘊,學術發展之脈絡瞭然於胸,如此巨構,實令人興奮不已。
書健為人謙誠,善讀書,且有悟性,編輯工作之餘,能選擇系之於中醫學術如何發展之研究方向,足證其識見與功力,治學已臻成熟,遠非淺嘗浮躁者可比。欣慰之餘,聊弁數語以為序。
作品目錄
目 錄
古代醫家經驗
胃痛
華山由雲 脾胃分析論
李 呆 胃脘疼痛症 東垣試效方
朱丹溪 胃痛心法
虞 摶 痰瘀挾雜 枳術加味
汪 機 因狀多端 治難執一
斟酌寒熱,大法求通
秦昌遇 胃脘痛症因脈治
龔廷賢 胃脘疼痛 保元有方
陳文治 胃痛提綱
王肯堂 心痛胃痛辨析
張三錫 痰瘀為病 慎勿香燥
張 璐 胃脘痛論治
葉天士 胃脘痛案繹
林�琴 胃脘痛治裁
費伯雄 胃痛五方
吳 達 升脾健胃,疏木泄膽
治肝實脾 勿過香燥
汪文琦 胃脘痛辨治發微
邵新甫 治氣治血因證而宜 辛香溫燥不容漫施
程文囿 參米水飲方愈胃痛嘔吐不食案
吳鞠通 胃痛醫案五則
蔣寶素 胃痛醫案
王旭高 虛寒挾積脘痛案
謝映廬 肝氣損逆,鬱火內燔案
王孟英 胃痛醫案兩則
馬培之 痰氣蘊於胃府案
柳寶詒 肝木犯胃脘痛案
張聿青 胃痛、嘔吐類案
余聽鴻 中虛濁陰蟠踞胃痛案
費繩甫 胃痛兩案
陳良夫 肝經氣火,沖擾陽明案
金子久 胃痛驗案舉隅
丁甘仁 胃痛三案
胡秋帆 上寒下熱胃痛案
張錫純 脾胃失其升降 中焦氣化凝郁案
曹穎甫 懸飲內痛案
王仲奇 胃痛嘔吐類案舉隅
痞滿嘔吐
林�琴 痞滿嘈雜論
戴思恭 翻胃論治
張介賓 噁心噯氣嘔吐論
李中梓 不能食論
葉天士 痞滿案繹
葉天士 嘔吐案繹
華山由雲 嘔吐論
張 璐 呃逆在辨寒熱說
鄒時乘 呃逆論
陳 岐 傷飲食論
高斗魁 吞酸吐酸論
鄭重光 呃逆重症案
現代醫家經驗
胃痛
董建華 調和氣血闡要義 通降十法擬尤詳
張澤生 燮理肝胃,權衡升降潤燥收散
兼調氣血,妥施甘溫慎用開破
裘沛然 尚辛散苦泄,循甘緩酸收
李恩復 重瘀熱傷陰,每標新見
主涼潤通降,燮理五臟
王少華 實則陽明痛多熱 治從祛邪藥每涼
陳慈煦 辨析入微,輕靈淳和
薛 盟 治胃顧肝脾 著效仗芍甘
姚奇蔚 建中養胃為要 舒肝達肺必循
胡翹武 醒脾悅胃 肅肺達肝
戴 堅 效法前哲 泛應曲當
張耀卿 首辨虛實寒熱 更審在氣在血
李鳴皋 疏肝濡潤化痰瘀 培土護膜次第施
黃文東 證辨寒熱虛實氣血 藥取流通輕靈活潑
秦伯未 治療胃脘痛 須辨氣、寒、虛
張鏡人 平衡中焦寒溫升降,虛實兼顧
調氣清熱和胃化瘀,謹守病機
王士福 緩中濡和疏導 妙用芍甘枳百
丁光迪 同中求異 脾胃兼論
斡旋升降,曲盡傳變
徐景藩 漫雲下垂皆氣陷 陰虛挾濕每細參
步玉如 虛證唯求通補 實痛妥施開郁
朱良春 溫中化濕 益氣化瘀
清養胃陰,以制木橫
葉熙春 首辨體用太過不及 次別乘侮在氣在血
鐘新淵 升降不及病痛脹 形質氣血每推敲
印會河 辨治據主症 疏方須應機
古代醫家經驗
胃痛
華山由雲 脾胃分析論
李 呆 胃脘疼痛症 東垣試效方
朱丹溪 胃痛心法
虞 摶 痰瘀挾雜 枳術加味
汪 機 因狀多端 治難執一
斟酌寒熱,大法求通
秦昌遇 胃脘痛症因脈治
龔廷賢 胃脘疼痛 保元有方
陳文治 胃痛提綱
王肯堂 心痛胃痛辨析
張三錫 痰瘀為病 慎勿香燥
張 璐 胃脘痛論治
葉天士 胃脘痛案繹
林�琴 胃脘痛治裁
費伯雄 胃痛五方
吳 達 升脾健胃,疏木泄膽
治肝實脾 勿過香燥
汪文琦 胃脘痛辨治發微
邵新甫 治氣治血因證而宜 辛香溫燥不容漫施
程文囿 參米水飲方愈胃痛嘔吐不食案
吳鞠通 胃痛醫案五則
蔣寶素 胃痛醫案
王旭高 虛寒挾積脘痛案
謝映廬 肝氣損逆,鬱火內燔案
王孟英 胃痛醫案兩則
馬培之 痰氣蘊於胃府案
柳寶詒 肝木犯胃脘痛案
張聿青 胃痛、嘔吐類案
余聽鴻 中虛濁陰蟠踞胃痛案
費繩甫 胃痛兩案
陳良夫 肝經氣火,沖擾陽明案
金子久 胃痛驗案舉隅
丁甘仁 胃痛三案
胡秋帆 上寒下熱胃痛案
張錫純 脾胃失其升降 中焦氣化凝郁案
曹穎甫 懸飲內痛案
王仲奇 胃痛嘔吐類案舉隅
痞滿嘔吐
林�琴 痞滿嘈雜論
戴思恭 翻胃論治
張介賓 噁心噯氣嘔吐論
李中梓 不能食論
葉天士 痞滿案繹
葉天士 嘔吐案繹
華山由雲 嘔吐論
張 璐 呃逆在辨寒熱說
鄒時乘 呃逆論
陳 岐 傷飲食論
高斗魁 吞酸吐酸論
鄭重光 呃逆重症案
現代醫家經驗
胃痛
董建華 調和氣血闡要義 通降十法擬尤詳
張澤生 燮理肝胃,權衡升降潤燥收散
兼調氣血,妥施甘溫慎用開破
裘沛然 尚辛散苦泄,循甘緩酸收
李恩復 重瘀熱傷陰,每標新見
主涼潤通降,燮理五臟
王少華 實則陽明痛多熱 治從祛邪藥每涼
陳慈煦 辨析入微,輕靈淳和
薛 盟 治胃顧肝脾 著效仗芍甘
姚奇蔚 建中養胃為要 舒肝達肺必循
胡翹武 醒脾悅胃 肅肺達肝
戴 堅 效法前哲 泛應曲當
張耀卿 首辨虛實寒熱 更審在氣在血
李鳴皋 疏肝濡潤化痰瘀 培土護膜次第施
黃文東 證辨寒熱虛實氣血 藥取流通輕靈活潑
秦伯未 治療胃脘痛 須辨氣、寒、虛
張鏡人 平衡中焦寒溫升降,虛實兼顧
調氣清熱和胃化瘀,謹守病機
王士福 緩中濡和疏導 妙用芍甘枳百
丁光迪 同中求異 脾胃兼論
斡旋升降,曲盡傳變
徐景藩 漫雲下垂皆氣陷 陰虛挾濕每細參
步玉如 虛證唯求通補 實痛妥施開郁
朱良春 溫中化濕 益氣化瘀
清養胃陰,以制木橫
葉熙春 首辨體用太過不及 次別乘侮在氣在血
鐘新淵 升降不及病痛脹 形質氣血每推敲
印會河 辨治據主症 疏方須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