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吻瘡,病名,又名肥瘡、燕口。常因脾胃濕熱上攻口唇,或先天遺毒所致。
口吻瘡,病名,又名肥瘡、燕口。常因脾胃濕熱上攻口唇,或先天遺毒所致。
口吻瘡,病名,又名肥瘡、燕口。常因脾胃濕熱上攻口唇,或先天遺毒所致。小兒多患之。症見口角生瘡,色白糜爛,疼痛微腫,濕爛有汁。《諸病源候論》卷三十:“足太陰為脾之經,其氣通於口,足陽明為胃之經,手陽明為大腸之經,此二經脈並...
口角瘡,病名,即指口角生瘡,多見於小兒。亦即口吻瘡。爛嘴角,醫學上叫口角炎,主要發生在冬春季。其主要症狀是口角發癢,繼而出現乳白色糜爛和裂口,有時還會出現小濃泡和結痂,有痛感,說話、吃飯時張不開嘴。病因:爛嘴角的發病...
口吻瘡·脾胃濕熱證(labial commissure sore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heat in spleen and stomach)是2013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脾胃濕熱,以口角生細粒小瘡,時流黃水,或疼痛,或口角乾燥,遇風則裂開而溢血,伴口臭,便秘,...
口吻瘡·脾虛濕困證(labial commissure sore with pattern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dampness retention)是2013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脾虛濕困,以口角流涎,綿綿不已,睡時尤甚,以致浸漬紅赤,口角糜爛,濕腫疼痛,糜爛處瘡色白...
口吻瘡·燥邪外侵證(labial commissure sore with pattern of external invasion by dryness)是2013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燥邪外侵,以秋冬季節,唇肌膜皸裂,裂縫乾痂出血鮮紅,口角尤為明顯,啟口疼痛難耐,舌質紅,舌苔薄白,...
2、口角生瘡:口角瘡:病名。見《幼幼集成》。即指口角生瘡,多見於小兒。亦即口吻瘡。爛嘴角,醫學上叫口角炎,主要發生在冬春季。其主要症狀是口角發癢,繼而出現乳白色糜爛和裂口,有時還會出現小濃泡和結痂,有痛感,說話、吃飯...
口吻瘡是嬰兒時期常見的口腔疾患,以口唇兩側發生潰瘍為特徵。古代又名“肥瘡”、“燕口”、“口角瘡”。相當於西醫學中口角瘡、核黃素缺乏性口角炎。診斷要點 本病初起,患處常見紅腫熱痛,或見糜爛,或見潰瘍,輕者妨礙哺乳,重者...
楸木皮敷方 楸木皮敷方,藥品,主治口吻瘡。藥物組成 楸木白皮。處方來源 《聖濟總錄》卷一一七。用法用量 取上藥濕貼之,1日3-5次。
馬齒莧汁塗方是一款藥物,功能主治口吻瘡。馬齒莧汁塗方用於口吻瘡。 馬齒莧汁塗方--《聖濟總錄》卷一一七 【別名】馬齒莧塗方 【處方】馬齒莧。【用法用量】馬齒莧塗方(《普濟方》卷二七四引《得效》)。【摘錄】《聖濟總錄...
羊須,中藥名。為牛科山羊屬動物山羊Capra hircus Linnaeus的鬍鬚。遍及全國。具有收澀斂瘡之功效。常用於小兒疳瘡,小兒口瘡。入藥部位 鬍鬚。功效 收澀斂瘡。主治 用於小兒疳瘡,小兒口瘡。相關配伍 1、治香瓣瘡(生面上),口吻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