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 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叢豐裕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遼寧大連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上海交通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後
- 職務:教授,博士生導師
- :
人物簡介,工作經歷,社會兼職,研究領域(研究課題),主要成就,碩博研究方向,出版著作與論文,ASAP Lab,
人物簡介
教育背景:
1998.09-2002.07 上海交通大學熱能與動力工程 本科
2002.09-2007.03 上海交通大學 機械設計及理論 博士
2008.01-2010.10 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 數學信息技術 博士
2002.09-2007.03 上海交通大學 機械設計及理論 博士
2008.01-2010.10 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 數學信息技術 博士
從2002年至2007年,在“上海交通大學”主要從事聲信號(語音和水下聲信號)盲處理工作;從2007年至今,在“于韋斯屈萊大學”和“大連理工大學”主要從事腦信號(EEG, ERP, MEG和fMRI)盲處理工作。他的研究興趣主要包括腦信號、語音信號和復值信號處理,具體研究方法包括盲信號分離、獨立分量分析、非負矩陣及張量分解和高階偏最小二乘法等。
工作經歷
2007.03-2008.08 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 數學信息技術系 博士後
2008.09-2011.06 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 數學信息技術系 初級講師
2011.07-2012.05 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 數學信息技術系 助理教授
2012.05-2013.12 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 數學信息技術系 副教授
2013.12-至今 大連理工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系 教授,博導
2008.09-2011.06 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 數學信息技術系 初級講師
2011.07-2012.05 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 數學信息技術系 助理教授
2012.05-2013.12 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 數學信息技術系 副教授
2013.12-至今 大連理工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系 教授,博導
國際訪問(訪問研究員):
2009.08-2013.10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 先進腦信號實驗室 5 次,共約7 個月
2011.11-2011.11 俄羅斯聖彼得堡州立大學 心理系 1 次,1 周
2012.05-2012.06 美國耶魯大學 Haskins 實驗室 1 次,4 周
2012.04-2013.12 德國亞琛工業大學 醫學院 3 次,共約4 周
2009.08-2013.10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 先進腦信號實驗室 5 次,共約7 個月
2011.11-2011.11 俄羅斯聖彼得堡州立大學 心理系 1 次,1 周
2012.05-2012.06 美國耶魯大學 Haskins 實驗室 1 次,4 周
2012.04-2013.12 德國亞琛工業大學 醫學院 3 次,共約4 周
社會兼職
叢豐裕博士是IEEE高級會員(IEEE Senior Member),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高級會員,是SCI雜誌Journal of Neuroscience Methods的編委,多次擔任國際主流會議的程式委員會成員,是 NeuroReport, PLoS O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al System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Methods, 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 和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Signal Processing/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等主流學術期刊的審稿人。
叢豐裕博士是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的客座副教授(終身職稱),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訪問研究員(2013.04-2016.03),曾經是大連測控技術研究所(2003.07-08, 2004.07-08)和杭州套用聲學研究所(2005.09-2007.03)的訪問博士生。
叢豐裕博士是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的客座副教授(終身職稱),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訪問研究員(2013.04-2016.03),曾經是大連測控技術研究所(2003.07-08, 2004.07-08)和杭州套用聲學研究所(2005.09-2007.03)的訪問博士生。
研究領域(研究課題)
1.腦/聲信號處理
2.矩陣/張量分解
3.機器學習/數據挖掘
作為項目負責人所承擔的科研項目:
項目名稱:面向認知神經科學的單次事件相關電位腦電信號預處理
項目來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項目金額:30萬元(2014-2015,2年)
項目名稱:星海學者人才培育計畫--星海優青
項目來源:大連理工大學
項目金額:78萬元(2014-2017,4年)
項目名稱:自然刺激下的多維度與多尺度腦電信號處理方法研究
項目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項目金額:62萬元(2015-2018,4年)
2.矩陣/張量分解
3.機器學習/數據挖掘
作為項目負責人所承擔的科研項目:
項目名稱:面向認知神經科學的單次事件相關電位腦電信號預處理
項目來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項目金額:30萬元(2014-2015,2年)
項目名稱:星海學者人才培育計畫--星海優青
項目來源:大連理工大學
項目金額:78萬元(2014-2017,4年)
項目名稱:自然刺激下的多維度與多尺度腦電信號處理方法研究
項目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項目金額:62萬元(2015-2018,4年)
主要成就
至今,在國際主流期刊和會議上已經發表文章50餘篇,作為第一作者於2014年在新加坡World Scientific出版社出版一本英文專著,題為“Advanced Signal Processing on Brain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 Filtering ERPs in Time, Frequency and Space Domains” 。
國際上,與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赫爾辛基大學”、“阿爾托大學”和“坦佩雷大學”,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和英國“布魯內耳大學”等國際知名大學和研究所的相關研究團隊有密切的交流與合作。
在國內,與遼寧師範大學、大連醫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山東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大連測控技術研究所和杭州聲學研究所等高校和研究所的相關研究團隊有密切的交流與合作。
在國內,與遼寧師範大學、大連醫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山東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大連測控技術研究所和杭州聲學研究所等高校和研究所的相關研究團隊有密切的交流與合作。
碩博研究方向
1.腦/聲信號處理
2.矩陣/張量分解
3.機器學習/數據挖掘
2.矩陣/張量分解
3.機器學習/數據挖掘
出版著作與論文
Fengyu Cong, at al. Please click here to check the full list of my publication (by May 2015). The following are representatives of my research
Fengyu Cong, Tapani Ristaniemi, Heikki Lyytinen, Advanced Signal Processing on Brain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World Scientific, Singapore, 2015
Fengyu Cong, Igor Kalyakin, Tapani Ristaniemi, Can Back-Projection Fully Resolve Polarity Indeterminacy of ICA in Study of ERP? 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ntrol, 2011, 6(4): 422-426.
Fengyu Cong, Paavo H.T. Leppanen, Piia Astikainen, Jarmo Hamalainen, Jari K. Hietanen, Tapani Ristaniemi, Dimension Reduction: Additional Benefit of an Optimal Filter for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to Extract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Methods, 2011, 201(1): 269-280.
Fengyu Cong, Vinoo Alluri, Asoke K. Nandi, Petri Toiviainen, Rui Fa, Basel Abu-Jamous, Li-yun Gong, Bart G. W. Craenen, Hanna Poikonen, Minna Huotilainen, Tapani Ristaniemi, Linking Brain Responses to Naturalistic Music through Analysis of Ongoing EEG and Stimulus Features,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201315(5): 1060-1069
Fengyu Cong, Guoxu Zhou, Piia Astikainen, Qibin Zhao, Qian Wu, Asoke K. Nandi, Jari K. Hietanen, Tapani Ristaniemi, Andrzej Cichocki, Low-rank Approximation Based Nonnegative Multi-way Array Decomposition on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al Systems, 2014, 24(8): 1440005 (19 pages), DOI: 10.1142/S012906571440005X
Fengyu Cong, Qiu-Hua Lin, Li-Dan Kuang, Xiao-Feng Gong, Piia Astikainen, Tapani Ristaniemi, Tensor Decomposition of EEG Signals: A Brief Review,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Methods, 2015, 248: 59–69.
Fengyu Cong, Tapani Ristaniemi, Heikki Lyytinen, Advanced Signal Processing on Brain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World Scientific, Singapore, 2015
Fengyu Cong, Igor Kalyakin, Tapani Ristaniemi, Can Back-Projection Fully Resolve Polarity Indeterminacy of ICA in Study of ERP? 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ntrol, 2011, 6(4): 422-426.
Fengyu Cong, Paavo H.T. Leppanen, Piia Astikainen, Jarmo Hamalainen, Jari K. Hietanen, Tapani Ristaniemi, Dimension Reduction: Additional Benefit of an Optimal Filter for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to Extract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Methods, 2011, 201(1): 269-280.
Fengyu Cong, Vinoo Alluri, Asoke K. Nandi, Petri Toiviainen, Rui Fa, Basel Abu-Jamous, Li-yun Gong, Bart G. W. Craenen, Hanna Poikonen, Minna Huotilainen, Tapani Ristaniemi, Linking Brain Responses to Naturalistic Music through Analysis of Ongoing EEG and Stimulus Features,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201315(5): 1060-1069
Fengyu Cong, Guoxu Zhou, Piia Astikainen, Qibin Zhao, Qian Wu, Asoke K. Nandi, Jari K. Hietanen, Tapani Ristaniemi, Andrzej Cichocki, Low-rank Approximation Based Nonnegative Multi-way Array Decomposition on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al Systems, 2014, 24(8): 1440005 (19 pages), DOI: 10.1142/S012906571440005X
Fengyu Cong, Qiu-Hua Lin, Li-Dan Kuang, Xiao-Feng Gong, Piia Astikainen, Tapani Ristaniemi, Tensor Decomposition of EEG Signals: A Brief Review,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Methods, 2015, 248: 59–69.
不一一列舉。
ASAP Lab
Lab of Advanced Signal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ASAP) i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ision:
–Developing advanced signal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algorithms
–Providing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computing toolboxes for cognitive neuroscience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using brain imaging methods
Head of Lab:
Prof. CONG Fengyu
Members i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ostdoctors: HuanJie Li, Qing Zhang, Chi Zhang
Ph.D. students: Deqing Wang, Reza Mahini, Shang Shang, Xiulin Wang
Master students: Tiantian Yang, Guanghui Zhang, Guoqiang Hu, Xiaoyu Wang, Xiaoshuang Wang, HuaShuai Xu
Members in University of Jyvaskyla:
Ph.D. students: Yongjie Zhu, Jia Liu, Rui 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