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思想隨筆》作者是德國叔本華,由韋啟昌翻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書雖然討論的話題眾多,但裡面貫穿著的基本思想主線清晰可辨。叔本華這位“語言藝術家”(弗蘭茨·卡夫卡的贊語)的過人之處就在於把真理裹以最樸素的語言外衣,從而讓真理直接發揮其必然具備的震撼力。因為深刻,所以樸素;因為樸素,更見深刻。
基本介紹
- 書名:叔本華思想隨筆
- 作者:叔本華
- 譯者:韋啟昌
- ISBN:978-7-208-08118-5/B·679
- 頁數:328頁
- 定價:34.00元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
- 開本:635×965
內容提要,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提要
叔本華這位“語言藝術家”(弗蘭茨·卡夫卡的贊語)的過人之處就在於把真理裹以最樸素的語言外衣,從而讓真理直接發揮其必然具備的震撼力。因為深刻,所以樸素;因為樸素,更見深刻。尼采形容閱讀叔本華的著作猶如抵達了“一處森林高地——在這裡,我們深深地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整個人感覺耳目一新,重又充滿了生機”(《不合時宜的思想》)。這組代表性的論文只占叔本華全部哲學著作的一小部分,但這些論文涉及哲學、倫理學、心理學、性學、美學、教育學、玄學、宗教等多個方面,足以讓我們領略到叔本華這位“不折不扣的天才”(托爾斯泰語)的思想魅力。不僅《意欲》一文的確像叔本華所說的包含比許多系統的心理學還要多的心理學知識,就是篇幅最小的《論教育》,他對教育的目的、方法短短几千字的闡述,難道是某些洋洋灑灑、不得要領的大部頭教育學著作可以相比的嗎?真正的思想天才與只是博聞強記的學者之間的差別,由此可見一斑。
作者簡介
叔本華(1788-1860)是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自稱“性格遺傳自父親,而智慧遺傳自母親”。他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以狗為伴。他於年寫了《附錄與補遺》一書,《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華一舉成名。他反對黑格爾絕對唯心主義,是新的“生命”哲學先驅。
1789年生於但澤的叔本華從小孤僻,傲慢,喜怒無常,並帶點神經質。他對自己的哲學也極為自負,聲稱是一種全新的哲學方法,會震撼整個歐洲思想界。然而他的著作卻常常受人冷落。在柏林大學任教時,他試圖和黑格爾在講台上一決高低,結果黑格爾的講座常常爆滿,而聽他講課的學生卻從來沒有超出過三人。於是叔本華帶著一種憤遭的心情離開了大學的講壇。叔本華與黑格爾的對抗實際上是兩種哲學傾向之間的較量。他失敗了。因為他不屬於那個時代。用叔本華自己的話說,他的書是為後人寫的。事實也是如此:到了晚年,時代才和他走到了一起,他終於享受到了期待了一生的榮譽。
1818年叔本華發表了《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從而奠定了他的哲學體系。他為這部悲觀主義巨著作出了最樂觀的預言:“這部書不是為了轉瞬即逝的年代而是為了全人類而寫的,今後會成為其他上百本書的源泉和根據”。然而該書出版10年後,大部分是作為廢紙售出的,極度失望的叔本華只好援引別人的話來暗示他的代表作,說這樣的著作猶如一面鏡子,“當一頭蠢驢去照時,你不可能在鏡子裡看見天使”。
其實,叔本華的成就在30歲以前就完成了,他出身在一個富足的家庭,他的中產階級背景當然讓他有充裕的時間去思考人生與世界,去探究精神世界,這和同時代的恩格斯的路數是一樣的,他在30歲左右就寫出了《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這是一部純思辨的論文,一般人或許會難以理解,然而真正讓他成名的是中老年後寫的幾篇雜文,我看了他的《人生的智慧》、《叔本華美學隨筆》、《叔本華思想隨筆》都是老年後的通俗讀物,這幾部作品引起了歐洲哲學界的廣泛關注,尼采和之後的羅素都受到他很大的影響。
同時,叔本華對人生是呈悲觀態度的,但這種悲觀是基於理性思考這一基礎。他認為:人生的主旋律是無聊與痛苦,快樂只是一個相對的感覺,快樂的前提是痛苦、無聊、壓力的解除或者釋放,因此快樂的前提本身具有否定性,然而痛苦與無聊確是不需要快樂作為前提就會發生的,是常態性的。這或許是對人生意義最到位的闡述了。他認為:人生的外在的一切都是不確定的,誰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人的智力還不能夠達到能預測未來的地步,因此唯有強大自己的內心,將時間花在強大自己的精神世界上遠遠比花在對外在的期待要來的值得,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思想素質的人身上會產生不同效果的例子比比皆是。 這也驗證了他的所有作品中都瀰漫著的一個核心理論:人類有三種基本生理能力,可以帶給我們樂趣——一是吃喝睡等滿足生存的能力,二是體育活動能力,三是情感能力,即觀察、思考、感覺、閱讀、默想、寫作、發明、彈奏音樂、思考哲學等。每一種能力都代表一個等級的意欲,依次遞增,帶給我們的樂趣也是真實度和持久力也是依次增強。最高貴的快樂源於自身的最高級的需求(意欲),即能夠真正學習、觀察、研究、默想、實踐、領略大自然美、藝術美和思想美;最強悍的人生是獨立的享受於閒暇,即便沒有任何娛樂。
他直透事物本質的深刻、冷峻和毫不妥協,與常人膚淺、顛倒、虛妄的世界觀格格不入。深刻的哲學必然滲透著常人所認為的悲觀意味,因為“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它並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常人只是一廂情願、出於個人喜好而主觀地粉飾、美化生活及其目的。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嚴肅、深刻的哲學,尤其是叔本華的哲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西方,到處瀰漫著膚淺的樂觀主義。人們對人的完美、科學的進步深信不疑。第二次世界大戰更加完全地打碎了那些空洞的美好願望和令人陶醉的樂觀主義。除了盲目的思想被無情的事實明顯擊破的非常時期,人們的眼睛仍然是短視的,思想仍舊懈怠。他們不願也不能夠深思。所以,叔本華的哲學在平常時期注定就是曲高和寡,它只在少數思想深遠的人們的腦中紮根和傳播。
他特別專精於研究柏拉圖和康德的著作,非常反對和不屑於黑格爾、費希特和謝林等人的理論。他的一生不算風光,過著隱居的生活,直到1853年時,他的哲學思想才被世人所重視,不過卻於1860年9月21日病逝。
目錄
譯者序
論教育
論天才
論美
心理散論
論命運
論性愛
《論性愛》附錄
論意欲在自我意識中的主導地位
論哲學和智力
倫理道德散論
論生存的痛苦與虛無
編輯後記
叔本華死後,有關他的哲學講座逐漸將黑格爾排擠了出去,終於報了當年一箭之仇。他一時成了德國最時髦的哲學家。到1891年,《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就已再版了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