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酷刑——當代中國的法治和人權保護》是2000年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雲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反酷刑——當代中國的法治和人權保護
- 作者:陳雲生
- 類別:法律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0年04月
- 頁數:392 頁
- 定價:25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7-80149-322-2
- 叢書名:21世紀法學文庫
內容簡介
現在奉獻給讀者這部著作,是作者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完成的。我這樣說,決不是意味著它是一個即興的或草率之作,而是說它是在研究計畫之外的,甚至是連自己都沒有預料到會從事這個專題的研究。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正當作者沉浸於自己稱之為“文化人類法學”的一項大型的比較研究之中並接近完成之際,接受一項學術交流項目到丹麥王國人權研究中心從事一個為期六個月的專題研究,題目就是“反酷刑”。坦率地說,該項研究項目在起初並沒有引起作者多大的興趣和注意。其中的原因,正像作者在本書中所分析和介紹的那樣,是囿於自己對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對“酷刑”的理解和認識。同許多其他國人一樣,一提到“酷刑”,就會想到古代的嚴刑酷法;或者想到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日等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對人類的野蠻屠殺和迫害;還會想到從小說、電影和實地參觀“渣滓洞”、“白公館”得來的關於“中美技術合作所”對共產黨人、民主人士和其他人士曾實施過的種種駭人聽聞的摧殘;有時想到曾引起一場外交爭端的新加坡對一塗鴨的美國青年實施的“鞭刑”;甚至有時會朦朦朧朧地想到某些不確定的遙遠而又荒蠻的地方或國度會存在某些不可思議的“酷刑”,如吃人之類,等等。但是,就是不曾想到,按照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聯合國在正式檔案中給酷刑下的定義,現今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其中也包括中國,還存在著輕重程度不等的酷刑行為和現象;許多國家和地區、國際社會至今仍面臨著一般的或嚴峻的反酷刑鬥爭形勢;反酷刑及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是許多國家現代法治和人權保護的共同課題,也是國際社會努力實現的全人類告別野蠻和實現新的文明進步的歷史任務。這表明作者在這方面知識的欠缺和陳舊。當置身於國外,通過出席有關的人權學術研討會,參觀和考察法務部、法院、警察局、監獄、難民救援中心和酷刑受害者康復中心等機構和組織,特別是通過查閱和研究大量的有關反酷刑的國際檔案,包括聯合國和歐盟的檔案和有關國家的資料,使作者茅塞頓開,眼前豁然展現一片全新的學術研究領域。旋即領悟到:多年來潛心從事的“權利價值哲學”的研究實質上只是涵蓋了公民權利或人權的一部分內容,即從正面的或積極的方面闡釋、認識、弘揚和促進公民權利或人權的意義和保護。作者確信,中國學術界特別是法學術界的主導潮流和絕大多數學者目前所從事的研究,也在這個方面。不待說,這對於起步相對較晚的中國人權理論研究來說,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但是,作為一個完整的人權理論來說,同其他許多科學研究對象一樣,應當包括正、反或積極的與消極的兩個方面,缺少哪個方面,都不能認為是完整的理論體系;至於在實踐上為實現和促進人權保護的神聖事業,對那些嚴重損害人權的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和處罰的行為和現象,必須旗幟鮮明地持堅決反對和禁止的態度。可見,無論對人權的理論研究,還是在促進人權保護的實踐上,我們在關注人權正面的或積極的方面的同時,也應當而且必須關注人權這種負面的或消極的方面。有了這種頓悟之後,作者便對這一課題的研究產生了興趣,於是潛心下來,便完成了是作以奉獻給各位讀者。
作者在此著作中,給自己已定下了三個簡單的基本目標:第一,是闡明“酷刑”的概念。既然包括作者在內的許多人都囿於對“酷刑”概念的傳統理解和過時的認識,那么,首先對國際社會普遍接受和承認的聯合國在國際檔案中對“酷刑”所下的定義予以全面地介紹和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作者堅信,要在中國徹底禁絕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的行為和現象,首先必須從轉變或調整對酷刑概念的理解和認識開始。否則,就像許多人所認識的那樣,在中國目前根本就不存在“酷刑”,當然也無從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