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棒又稱反應堆燃料棒(英語:fuel rod),是反應堆中核裂變材料的來源。多為較低純度的濃縮鈾,製作成一顆顆燃料丸或燃料柱再封裝金屬外殼成為燃料棒。視反應堆型式的不同,通常會以多根燃料棒組成一組燃料束(fuel bundle)或燃料組件(fuel assembly)。
被裝進反應堆後,這些反應棒會在反應堆中待上大約3年,在這3年中,它們會消耗自身包含的鈾的3%,在這之後,它們會被送到乏燃料水池,在這裡,核裂變中產生的一些半衰期短的同位素會衰變掉。在這裡待上大約5年後,這些反應棒的放射性會降低到安全範圍之內,之後就會被裝進乾式貯存桶永久儲藏,等待未來進行深地質處置或被送到再處理工廠進行再處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反應棒
- 外文名:fuel rod
- 領域:核物理
簡介,核裂變,濃縮鈾,
簡介
反應棒又稱反應堆燃料棒(英語:fuel rod),是反應堆中核裂變材料的來源。多為較低純度的濃縮鈾,製作成一顆顆燃料丸或燃料柱再封裝金屬外殼成為燃料棒。視反應堆型式的不同,通常會以多根燃料棒組成一組燃料束(fuel bundle)或燃料組件(fuel assembly)。
被裝進反應堆後,這些反應棒會在反應堆中待上大約3年,在這3年中,它們會消耗自身包含的鈾的3%,在這之後,它們會被送到乏燃料水池,在這裡,核裂變中產生的一些半衰期短的同位素會衰變掉。在這裡待上大約5年後,這些反應棒的放射性會降低到安全範圍之內,之後就會被裝進乾式貯存桶永久儲藏,等待未來進行深地質處置或被送到再處理工廠進行再處理。
核裂變
核裂變(德語:Kernspaltung;英語:nuclear fission),在港台稱作核分裂,是指由較重的(原子序數較大的)原子,主要是指鈾或鈽,裂變成較輕的(原子序數較小的)原子的一種核反應或放射性衰變形式。核裂變是由莉澤·邁特納、奧托·哈恩及奧托·羅伯特·弗里施等科學家在1938年發現。核子彈以及核電站的能量來源都是核裂變。早期核子彈套用鈽-239為原料製成。而鈾-235裂變在核電站最常見。
重核原子經中子撞擊後,裂變成為兩個較輕的原子,同時釋放出數個中子,並且以伽馬射線的方式釋放光子。釋放出的中子再去撞擊其它的重核原子,從而形成鏈式反應而自發裂變。原子核裂變時除放出中子還會放出熱,核電站用以發電的能量即來源於此。因此核裂變產物的結合能需大於反應物的的結合能。
由於每次核裂變釋放出的中子數量大於一個,因此若對鏈式反應不加以控制,同時發生的核裂變數目將在極短時間內以幾何級數形式增長。若聚集在一起的重核原子足夠多,將會瞬間釋放大量的能量。核子彈便套用了核裂變的這種特性。製成核子彈所使用的重核含量,需要在90%以上。
核能發電套用中所使用的核燃料,鈾-235的含量通常很低,大約在3%到5%,因此不會產生核爆。但核電站仍需要對反應堆中的中子數量加以控制,以防止功率過高造成堆芯熔毀的事故。通常會在反應堆的慢化劑中添加硼,並使用控制棒吸收燃料棒中的中子以控制核裂變速度。從鎘以後的所有元素都能裂變。
核裂變時,大部分的裂變中子均是一裂變就立即釋出,稱為瞬發中子,少部分則在之後(一至數十秒)才釋出,稱為延遲中子。
濃縮鈾
濃縮鈾根據鈾235含量的不同,可以分為高濃縮鈾(HEU)(20%以上),低濃縮鈾(LEU)(2%-20%)和微濃縮鈾(SEU)(0.9%-2%)。掌握生產濃度達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鈾濃縮技術後,如繼續以離心機進行鈾235及鈾238的分離,可得到鈾235濃度更高的高濃縮鈾,當鈾235含量超過90%則被稱為武器級濃縮鈾,可直接用於製造核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