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側自安

收文書,得吏人與郎交關謗毀者數千章。光武不省,會諸將軍燒之。曰:“令反側子自安。” 《後漢書·光武帝紀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反側自安
  • 注音:fǎn cè zì ān
  •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政策等
  • 結構:緊縮式
  • 年代:古代
  • 相近詞:反側獲安
成語資料,成語出處,成語故事,光武安反側的歷史實例,成語示例,

成語資料

【成語】反側自安
【注音】fǎn cè zì ān
【解釋】反側:翻來復去難以入睡,心神不安的樣子。讓那些心神不安的人自然而然地安下心來。表示安撫人心的措施很奏效。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政策等。
【結構】緊縮式
【年代】古代
【相近詞】反側獲安
【押韻詞】馬入華山、發怒穿冠、一丸泥封函谷關、旁午構扇、尸祿素飡、性命交關、了不相關、欱野噴山、洞見其奸、形單影單

成語出處

收文書,得吏人與郎交關謗毀者數千章。光武不省,會諸將軍燒之。曰:“令反側子自安。” 《後漢書·光武帝紀上》

成語故事

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率軍圍攻邯鄲城,攻破邯鄲後,殺死守將王郎。在收到的各種文書中,其中有許多與王郎交往密切的官吏上書毀謗的文書數千篇。光武帝很不高興,就率手下大將將這些文書全部燒掉,並說:“令反側子自安。”
劉玄到了洛陽,需派一員親近大將代表朝廷去河北一帶,宣示朝廷旨意,要那裡的郡國遵守朝廷的詔命。經過一番爭議,選定了劉秀。劉秀就以更始政權大司馬的身份巡視河北。劉秀在河北,每到一處,考察官吏,按其能力升降去取;平反冤獄,釋放囚徒;廢除王莽苛政,恢復漢朝的官吏名稱。所做之事,均都順應民心,因而官民喜悅。王朗是當時河北勢力最大的一支力量,他自稱是劉邦的後代,號召力很大,結果很快被劉秀消滅。消滅王朗以後,在清理繳獲的文書檔案時,發現官吏與王朗勾結一起毀謗劉秀的材料有幾千份。如果追究起來,會引起一大批人逃跑或造反。劉秀根本連看也不看,把官吏們召集起來,當面一把火燒掉,真正起到了“令反側者自安”的效果,使那些惴惴不安的人下定決心跟劉秀到底。

光武安反側的歷史實例

不僅是劉秀,後來的歷朝統治者也曾經數次赦免罪人或批量銷毀證據,以使人心惶惶的局勢迅速安定。能夠做到“光武安反側”的無不是具有極大氣度和膽識者。《資治通鑑》中記載的案例有如下幾個:
東漢光武帝·劉秀(公元24年):如前所述。
魏武帝·曹操(200年):在官渡打敗袁紹後,曹軍繳獲了大量己方文臣武將、甚至許昌留守的人與袁紹私自往來的書信。曹操命令立即焚毀,並表示“袁紹強大時,我尚不能自保,何況眾人!”原以為會有一場大清洗而惶惶不可終日的曹軍陣營立即穩定下來。
南朝宋·臨川王·劉道規(劉裕之弟,410年):劉裕軍擊殺桓玄後,桓玄殘部桓謙等人反攻江陵;因江陵曾是桓玄領地,城中官民紛紛寫信給桓謙報告城中虛實,想做內應。劉道規打敗桓謙,繳獲了這些書信,全部焚毀,眾人於是大安。
南朝齊·東昏侯·蕭寶卷(時為皇帝,500年):由於蕭寶卷荒唐殘暴,大將崔慧景造反,奉蕭寶玄(寶卷同母弟)為主,圍攻建康;建康士民多投書表示支持反軍。後因指揮不力,崔慧景被勤王軍打敗。蕭寶卷繳獲了投效的士民名單,命令直接燒掉,說“江夏王(蕭寶玄)都這樣(叛變),難道還能再去怪罪別人嗎?”蕭寶玄逃亡數日後自首,蕭寶卷令人用屏風把他圍起來,四面鼓角齊鳴、縱馬賓士,表示“你前幾天圍攻我也這樣”;次月將其處死。蕭寶卷本人也在次年遇刺身亡。
北齊文宣帝·高洋(549年):東魏權臣高澄(高歡之子、高洋之兄)被刺客所殺,一向低調的高洋立即開始處理後續事宜。當時刺殺高澄、準備造反的黨羽尚未追捕,高洋隨即以東魏孝靜帝立太子為名大赦天下,穩定了人心;然後立即帶兵前往晉陽,控制住因高澄之死而蠢蠢欲動的孝靜帝,掌握了局勢。高洋次年廢掉孝靜帝,登基建立北齊。
唐初、武周宰相·狄仁傑(698年):武周中期,北方邊患嚴重,百姓被突厥所擄之後因為害怕朝廷追究(投敵),往往在突厥兵退去之後直接逃亡。狄仁傑奉命安撫河北,上疏表示“如果追究百姓責任,則會由於官吏催逼,為害更甚。中原不安比邊疆戰亂更嚴重,現在怪罪百姓則眾情恐懼,寬恕之則反側自安,希望赦免河北諸州,一無所問。”武則天準奏。狄仁傑於是撫慰百姓,使其回到故鄉,河北遂安。
五代後周太祖·郭威(948年):後漢時期,河中李守貞叛亂,郭威帶兵平定。進入河中城後,抄出了大量朝廷權臣及籓鎮與李守貞私通文書,“詞意悖逆”;郭威打算上奏,秘書郎王溥說“魑魅乘夜爭出,見日自消。願一切焚之,以安反仄。”郭威從之。

成語示例

此皆良百姓受賊耳,若株連者眾,何以令反側子自安乎? 清·汪琬《文林郎岑溪知縣劉公墓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