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友好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地理位置:遼寧省鞍山市立山區南端
- 面積:2.78平方公里
- 人口:71917人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遼C
基本概況,經濟發展,社會事業,社區建設,社保工作,
基本概況
街道域內市級路勝利路、建國路、中華路橫貫南北,區級南北街巷路東有環山路、西有團結路;東西向路段自南至北依次有通山街、永安街、光明街、建工街、友好街、雙山路,構成縱橫交錯便利的交通網路。轄11個社區居委會:團結、永安、友好、光明、商行、華居、華盛、華昌、華興、華強、華業,共有居民25893戶,人口71917人,其中男35942人,女35975人。在總人口中,漢族70336人,占97.8%;滿族689人,占43.5%。現有黨員1686人,其中在職黨員48人,自有直屬企業12家,轄區內有大中專和國小9所。有三冶公司,鞍鋼房產公司等中、省、市企業40餘家,個體和私營企業近300戶。辦事處機關下設黨群工作部、辦公室(司法、財政)、經貿和社會保障辦公室、城建衛生辦公室(計畫生育)。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友好街道二個文明建設有了較大發展。2001年社會總收入31950萬元,利潤3240萬元,工業總產值10210萬元,財政收入369萬元。辦事處連續多年被評為立山區先進黨工委、十佳機關和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七個小區被命名為省、市級安全文明式住宅小區,各項工作均在市、區街道前列。
經濟發展
友好街道辦事處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堅持以經濟工作為中心,招商引資抓項目為核心,全街上、下齊心努力,團結奮鬥,高標準、高質量的完成了區委、區政府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促進了街道各項事業的發展。經濟工作連續多年穩步發展,財政收入連年遞增,個體私營經濟明顯增強,友好地區基本形成了立山南端的商業中心。1988年街僅有15家企業,到了1999年以後增至46家,職工人數達到4000多人。1990年完成財政收入466.07萬完,超額完成了全年的任務。1993年醫療器械廠完成產值41.5萬元,利潤完成5萬元,還引進新產品,增加福利效益,先後上了兩個生產線,一個是焊割工具,一個是機械加工,焊割工具現已完成產值15萬元,利潤1萬多元。2001年社會總收入31950萬元,為年計畫31150萬元的102.6%,工業產值完成10210萬元,為年計畫10150萬元的100.6%。2003年全年實現社會總收入25000萬元,利稅2650萬元,工業總產值2400萬元,工業增加值完成610萬元,社保擴面63萬元,財政收入1170萬,實現友好街道歷史最好水平。2004年全年實現社會總收入32300萬元,利稅3850萬元,工業總產值3260萬元,工業增加值完成830萬元,社保擴面60.6萬元,財政收入660萬元,2005年全年實現社會總收入36380萬元,利稅4192萬元,工業總產值3520萬元,工業增加值1054萬元,財政收入700萬元,出口創匯240萬元。實現了友好街道辦事處經濟工作的全面發展。
社會事業
友好街道辦事處經過20多年的發展,街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文教衛生商飲服務也有了很大發展,建多處文化娛樂場所和體育活動場所。轄區內有大、中專院校和國小9所,鞍鋼等中省、市直企業40餘家,金融機構在友好地區都有儲蓄網點,個體、私營企業300餘戶,是立山區的經濟熱點地區。1993年成立的光明商業街是全區重要商業街之一;全市聞名的鞍鋼體育館、鞍山最早的高層民居“十六層”坐落在科研社區(建於1992年)。“光明大廈”、“鵬程苑”是立山區乃至全市的標誌性建築。我街以塑造鞍山新形象大討論為契機,環境潔美工程為著眼點,開展了動員,整治活動。建立健全了街管衛生網路體系,對委主任,清掃員和管護進行“以會代訓”的培訓教育,使大家都深刻認識到實施環境潔美工程的重要性、緊迫性,充分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友好地區環境衛生有很大的改觀。轄區衛生檢查評比中位於全市前列。轄區內有90%的地方實現了垃圾袋裝化,並在永安社區大膽嘗試社區環境衛生走街企共建之路。同駐街單位簽訂了協定,由鞍鋼勞服二煉鋼修造廠投資7萬元余元,購置清掃設備,這樣即使社區環境衛生在清掃質量上有所提高,同時為社區減輕了負擔。此事已被鞍山電視台、電台、鞍山日報、晚報廣泛宣傳。
社區建設
2002年以來,友好街道辦事處先後投資80餘萬元,新建和改造了9個社區的辦公室,社區辦公室總面積由過去300多平方米,增加到現在的2600餘平方米。改變了過去辦公無場所、服務無陣地的狀況,截止到2002年,友好街道辦事處有9個社區達到了“四室一站”標準,其中有5個社區達到市級標準化活動室;2個社區達到了省級高標準社區活動室。2005年為滿足廣大居民自娛自樂、活動健身的需要,辦事處投資10萬餘元,在11個社區建立了文體活動廣場,安裝了158件健身器材,為8個社區活動室添置跑步機、桌球、檯球等健身器材50餘件。全市聞名的鞍鋼體育館、鞍山最早的高層民居“十六層”坐落在科研社區(建於1992年)。“光明大廈”、“鵬程苑”是立山區乃至全市的標誌性建築。友好街道辦事處重新整合了由256名老黨員、退休老工人組成的治安聯防、看門望戶、老黨員責任區等義務聯防隊伍,把治安防範工作伸向每街每巷、每家每戶,繼續加強與11個社區保潔隊伍“一崗雙責”工作的管理及考評工作,提高保潔隊員的防範意識,充分發揮治安流動崗位的動態防範作用,各種防範隊伍相互交錯,完善了立體式、全方位、全天候的治安巡邏“網路化”機制,全面提升了治安防範工作。
社保工作
完善低保基礎工作,實現檔案管理規範化。按照“先求職,後保障”的原則,促進就業改變那些所在單位雖無工資收入,但身體狀態良好的人員大量湧入低保範疇的局面,實現從就業保障轉向生活保障。友好街道辦事處堅決按照“先就業,後保障”的原則,採取多種措施拓寬就業渠道,做好穩定工作。2001年全街共有低保戶704戶,1656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保障面達居民總數的1.13%,每年發放保障金10.8萬元,全年累計發放86.1萬元.其中2001年新辦保障戶369戶.2003年發放低保金190餘萬元,2004年發放低保金340餘萬元,2005年發放低保金550萬餘元。友好街道辦事處科研社區被評為全國基層低保規範示範社區、省低保檔案先進社區,友好街道辦事處的民政工作5次受到市區領導的表彰,友好街道辦事處低保對象作為以勞代賑工作的典型1次在遼寧電視台、2次在鞍山電視台、《遼寧日報》、新華社、新華網等新聞媒體中播放。2002年友好街道辦事處為解決地區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建成一處面積1500平方米,設有100張床位,具備托老、看護、康復、健身、娛樂等於一體的百芳老年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