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苓煮散

參苓煮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九十。主治虛勞心腹痞滿,不思飲食,胸膈不利。

基本介紹

  • 名稱:參苓煮散
  •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
  • 組成:人參、白茯苓、丁香、木香、桂、益智、青橘皮、川芎、蓬莪術、乾薑、附子、遠志、白朮、厚朴、黃芪、半夏、當歸、京三棱、陳曲、麥櫱、肉豆蔻、檳榔、訶藜勒
  • 主治:虛勞心腹痞滿,不思飲食,胸膈不利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人參、白茯苓(去黑皮)、丁香、木香、桂(去粗皮)、益智(去皮)、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川芎、蓬莪術(炮,銼)、乾薑(炮)、附子(炮裂,去皮臍)各半兩,遠志(去心)、白朮、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黃芪(銼,炒)、半夏(湯浸七遍,用生薑汁制)、當歸(切,焙)、京三棱(炮,銼)、陳曲(炒)、麥櫱(炒)各一兩,肉豆蔻(去殼)、檳榔(銼)、訶藜勒(煨,去核)各五個。

用法用量

上為散。每服三錢匕,入鹽少許,水一盞,同煎至七分,和滓溫服。

主治

虛勞心腹痞滿,不思飲食,胸膈不利。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聖濟總錄》:“參苓煮散,人參、白茯苓(去黑皮)、丁香、木香、桂(去粗皮)、益智(去皮)、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川芎、……治虛勞心腹痞滿,不思飲食,胸膈不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