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印度成長

去印度成長

印度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它的10多億人的民主又是如何運作的?它如何實現了直逼中國的經濟成長?這增長是可持續的還只是曇花一現?它有沒有惠及廣大民眾還是只局限於社會中上層?為了解答心中的疑問,作者在取得清華大學工學、法學雙學士學位後,毅然決然地去印度尼赫魯大學留學。在印度學習的一年裡,作者細緻觀察記錄了印度尼赫魯大學的校園生活,並深入印度南部和北部的城市與鄉村,展現了在印度經濟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速的大背景下別樣的印度風土人情。

基本介紹

  • 書名:去印度成長
  • 作者:馬宇歌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0766108
  • 外文名:Grow Up in India
  • 出版社:灕江出版社
  • 頁數:216頁
  • 開本:32
  • 品牌:灕江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名人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清華大學工學、法學雙學士,英國牛津大學碩士、在讀博士馬宇歌,用文字記錄了她在印度留學一年中的所見所聞,她在印度大地上深入地行走,深度地探尋,深刻地思考,觀察了印度的政治經濟、城市鄉村,展現了別樣的印度世風人情,也是她在印度一年的成長之歌。

作者簡介

馬宇歌
生於1987年5月23日。
8歲成為中央電視台年齡最小的小記者。
10歲立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交天下友”;到14歲時已隻身一人走遍中國大陸31個省市自治區,寫下40萬字遊記。
18歲考入清華大學,課餘擔任清華電視台主持人、記者、播音員組長。
22歲獲得清華大學工學、法學雙學士學位;赴印度尼赫魯大學研究生班留學,創立中國學生會;其間被松下集團聘為印度研究顧問。
23歲獲英國牛津大學錄取,赴英攻讀碩士與博士學位;其間擔任牛津大學清華校友會會長。
24歲成為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訪問研究員,赴美訪學;同年被中、美、德共同舉辦的“全球治理2022”項目選中,赴三國參與全球能源治理研究。
25歲博士在讀期間,於牛津大學聯合創辦“JUXTAPOSE當代中印比較研究國際論壇”;同年出版獨立著作《去印度成長》。

圖書目錄

第一章第一次印度之行
為什麼是印度
前往印度
尼赫魯大學
孟買之行
路過尼泊爾
返回國境
第二章我的印度留學日記
印度,我又來啦!
艱難的宿舍申請
得閒靜下來看書的周日
新宿舍的水災
辦理延簽的遭遇
有感賦詩一首
自由與不自由
新學期開始了!
開課後的第一個周末
一封家書
幾種愛情
拉胡爾的難題
變身本地人
下弦月
小趨勢與大變革
凌晨偶遇
光棍節的中國人聚餐
夜半琴聲
異鄉的綠頭巾
第三章阿薩姆邦的露娜
開往神秘之國的列車
首府古瓦哈蒂城
拉克普鎮——田園詩下的危機
回國
第四章泰米爾邦的基層民主
初識阿雅先生
初識泰米爾
第一站:貢伯戈訥姆(Kumbakonam)
第二站:瑪依拉杜(Mayiladuthurai)
潘查亞特首領大會
第五章冰川十五日
上路
遙感學院和森林博物館
聖城裡希蓋什與阿勒格嫩達河谷
邊境要塞焦希默特
到達馬納村
在馬納村考察
冰川露營
印度人的耐心哲學
爬雪山、讀《帝國》
羅摩的故事
留在營地
這個脆弱的生態系統
返回馬納村及夜遊
印度的爭鳴傳統
返回新德里
尾聲
後記與致謝

後記

自2009年2月第一次去印度,至今已是第4個年頭。2010年10月,我從印度來到英國牛津大學拿碩士學位並繼續攻讀博士,2011到2012年又在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做訪問研究員。這4年間,斷斷續續在印度學習、考察、工作、遊歷,滿打滿算17個月,並且馬上要再次長時間駐紮印度,為我的博士論文研究進行實地考察。
這4年間,全世界經歷了痛苦的經濟低谷。就連曾經令全球資本激動萬分的“拯救世界經濟之最後一根稻草”,也在通貨膨脹、資產泡沫、貧富分化、能源短缺、氣候變化等等重重壓力之下,揭開了那令人迷惑的絢麗面紗,露出不堪重負的本來面目。在全球頂級智庫薈萃的華盛頓特區和網羅了世界各地精英學者的牛津郡,我和全世界最聰明最有趣但也可能是最頑固的頭腦們一起,經歷了這從繁華到蕭條,一次次編織起希望,又一次次希望落空的悲喜劇。在這場驚心動魄尚在高潮的世紀大戲中,我是一個親歷者,但更願做一名觀察者。這4年間求學遊走歐美亞,源自內心深處的動力,依然是中國先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抱一顆赤子之心探索世界、了解未知的古訓,豪邁而審慎。
這本小書源於我2009一.2010在印度求學的考察筆記。筆記的初稿3年前就已完成,離開印度之後,我不斷查找資料、與人討論,重讀、修改,甚至重寫部分章節。直到書稿即將付梓的這一刻,我也並不認為這本小書已經完成。它只能說是我對這世界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長期考察之初探報告。在這本小書中,我把自己在印度的經歷、困惑、思考寫出來與大家一同探討。書中提出了許許多多的問題,卻不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從各種意義上講,它只能算是一次“拋磚引玉”式的嘗試。
但這次非常不成熟的嘗試確實也歷經坎坷。歷時4年,我竟也從21歲的大四學生,變成了25歲的博士生。在這一小小旅程中,我得到了來自家人、師長及同學朋友的鼓勵與幫助,他們是這本書的見證者與合作者。沒有他們,就不會有這本小書的出版。
首先我要感謝父母多年來的養育之恩。通往世界的路,是他們二十餘載含辛茹苦為我夯實根基。這本書獻給他們。
其次要感謝收容養育了我10年的清華園。自1999年12歲進入清華附中住宿部以來,國中3年、高中3年、大學4年,在這裡我度過了一生中最浪漫無邪的時光。我在清華附中的班主任兼數學倪斯傑老師、語文崔琦老師、英語張舒敏老師和趙慶剛校長(前)以及其他師長對我一路關心呵護。大學本科期間,建築學院我的導師楊旭東教授對我畢業論文悉心指導並鼓勵幫助我求學海外,輔導員王遠、班主任趙斌老師、系主任江億院士、院長朱文一教授也在生活學習等諸多方面給予耐心的指導。在我修讀法學第二學位期間,我的導師趙曉力老師、畢業論文評審委員會主任高鴻鈞教授,以及魯楠師兄對我去印度留學的想法力排眾議大力支持,並時時閱讀我的印度筆記,給予寶貴意見。在我擔任清華電視台主持人、記者的4年間,清華電視台的覃川老師、劉玲玲老師以及其他老師同學給予我無限鼓勵與支持,這份情誼一直伴隨我左右。我還要感謝公共管理學院的薛瀾教授、齊曄教授,新聞與傳播學院的董關鵬老師,以及法學院的車丕照教授在我面臨人生重要選擇之際,給予中肯的建議與積極的支持。薛瀾教授還在百忙之中為小書作序,令人至為感動。我還要感謝在清華的同窗好友李菁華、張旭、李奇文、林婧怡、張海強、毛捷、朱勇、楊鵬、劉洪岩、麻常昕、司書甲、馬彥、馬瑞、張銳、劉晉文等等,在我留學印度期間給予了極大的精神支持。感謝你們與我徹夜長談,並常常閱讀我的思想片段,與我通信交流、切磋討論。
與此同時,我要特別感謝印度尼赫魯大學我的老師布托拉教授、昆杜教授、哈吉特教授)、沙瑪老師以及其他師長在我求學印度期間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與諄諄教誨。感謝印度國會議員阿雅先生(ManiShankarAiyar)帶我去他的選區考察,幫助我理解印度社會政治;感謝我的好朋友露娜邀請我去她家裡做客,並允許我把她的故事與世界分享。我還要感謝在印度結識的好朋友才旦、Pramod、Amit、娜伊德(伊朗),以及和我並肩在印度奮鬥的肖潔、劉南、毛曉曉、潘文濟、劉彥平、湯夢激、姜磊、廖政軍、張■等等來自中國的好朋友。沒有你們的幫助與陪伴,我無法想像在印度的時光是否還能這樣令人難以忘懷。
離開印度之後,我在牛津大學的導師芭芭拉·哈里斯一懷特教授,安娜·羅拉·溫萊特博士、尼克·艾爾博士(DrNickEyre)、凱特·蘇利文博士(DrKateSullivan)以及忘年交蘭卡斯特爵士對這本書的寫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並時時與我探討其中遇到的問題,給予我諸多啟發。還要感謝倫敦的作家孫書雲女士以及我在牛津的同窗摯友蔣淨柳、陶郁、蒙克和唐昆對書稿提供的寶貴意見。在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訪學期間,我與王豐老師、李侃如老師和李成老師的多次談話,也對本書的寫作有所啟發,在此一併致謝。
這本小書能夠出版,離不開出版界老師的幫助。在此感謝《中華讀書報》的張雋老師、灕江出版社的楊志友和章勤璐兩位編輯。
最後,感謝我的家人在這本書的寫作及出版過程中給予的無限寬容與支持。這本書的終稿是在與你們無數次的深夜誦讀中誕生的,感謝你們耐心地傾聽、敏銳地糾錯與慷慨地鼓勵。這本書同時也獻給你們。
宇歌
2013年4月9日星期二於牛津大學沃爾福森學院(wolfsonC0llege)

序言

幾年前意外地收到一封郵件,是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一位就要畢業的大四學生馬宇歌發來的,希望能夠跟我約個時間與她談一下畢業後發展的情況。我覺得這個名字有點熟悉,但又想不起來是從哪裡知道的,於是查了一下關於馬宇歌的情況,結果讓我有點吃驚——這個清華女生不尋常!她不但是清華電視台的主持人,而且從小就一個人走南闖北,14歲隻身走遍中國大陸31個省、市、自治區;18歲時考入清華大學,修讀建築技術和法律雙學位;還獲得過清華大學“馬約翰杯,,田徑運動賽女子甲組800米、1500米冠軍,是學校中長跑隊隊員,以優異成績跑完馬拉松42.195公里的全程比賽!
最近這些年有不少學生找過我,主要都是了解如何申請讀美國的研究生,但我內心更希望有人能夠跳出窠臼,闖出新路。我們學院已經開始有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學生讀書。為什麼中國的學生就不敢走向非洲,走向印度,走向拉美?也許這個不同尋常的清華女生敢於去走那條人跡稀少的新路?果然,宇歌見面時提出想去印度留學!我非常高興,積極鼓勵她的這個想法。印度對中國、對世界來說都是正在崛起的大國,需要我們去認識學習。而中國對印度了解得太少,還有一些偏見。我因為工作的原因,與印度學術界有過不少接觸,對那裡還算有些了解,就為她提供了一些關於印度高校的信息。當然,我也告訴她,印度的物質生活條件與中國大城市相比比較清苦,基礎設施和環境也有待改善,要做好充分心理準備。
那次談話之後沒多久,宇歌來信告訴我,她已經去印度考察了一圈,並且取得了著名的尼赫魯大學的碩士錄取,正準備出發去印度留學了!她敢想敢幹,勇於承擔未知的風險,這在他們這一代人中是不多見的,令人印象深刻。
宇歌到了印度之後,通過電子郵件繼續與我保持聯繫,講她在印度的求學生活。她寫自己剛到印度遇到的種種困惑,作為班上唯一一名留學生,如何克服學習上、語言上、生活上、與人交往上的重重困難。她寫下那些苦中作樂的小故事,寫下周圍有意思的老師、朋友,寫下她經歷的罷課和校園政治集會,讀來往往令人忍俊不禁。漸漸地,宇歌開始思考印度社會這熱鬧錶象背後的邏輯,試圖去探討認識一個全新國家崛起過程面臨的諸多挑戰。可以感到,這個時期,印度的新奇與複雜正讓她經歷一場身心蛻變。我曾經希望能夠在清華公共管理學院的網站上把她的來信登出來,對我們的學生也是一個啟發。現在,她的這段寶貴的留學經歷終於結集出版,可喜可賀。
宇歌的思路流暢,文筆清新,不但生動地記述了她留學印度的動機,求學生活的經歷,還更多地寫下了她對印度冷靜的觀察與思考。本書的第三、第四和第五章是三篇自成一體的社會考察,每一篇以作者的實地考察和親身經歷為主線,側重於一個方面探討了印度社會轉型中面臨的重要問題。第三章《阿薩姆邦的露娜》通過一個印度女孩兒的愛情故事,探討了城市化過程中,人們經歷的身心巨變以及更廣泛的社會因素。當我讀到還是新鮮出爐的這篇文章時,感到既震撼又欣慰。震撼的是宇歌能夠跟隨她的同學深入到印度東北部外國人罕至的阿薩姆邦,在城市和鄉村進行廣泛而細緻的考察,並用優美的語言寫下了那裡的景色、人物與社會,展現了與中國既相似又有所不同的印度城市化圖景。欣慰的是,從她如人類學筆記一般細微從容的文字中,讀者能夠感到,宇歌在深入印度社會內部之後,開始突破對一個國家的表層描述,逐步建立起更深層次叩問本質的思考與探索。
第四章《泰米爾邦的基層民主》記錄了宇歌跟隨印度國會議員到南印度泰米爾邦選區訪問的全過程,探討了印度民主制度在基層的具體運作。通過對這一次訪問的所見所聞以及和印度著名政治家的深入討論,為中國讀者帶來關於印度基層民主運作的第一手資料。這種經曆本身便可遇不可求,作者恰好又對基層社會從家庭、宗教到政治的觀察細緻入微,描寫人物眾多,並適時穿插印度執政黨國大黨的歷史及印度民主制度的介紹。文章中描寫的印度著名政治家阿雅先生本身即是一位著述頗豐的學者、外交家,對印度政治有著獨到見解。通過阿雅先生之口,文章生動地展現了民主制度在一個擁有多元文化、大量貧困人口並正經歷經濟自由化與全球化的開發中國家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為中國在相關領域正在進行的討論提供了新的視角與啟發。
第五章《冰川十五日》講述了宇歌和全系師生去喜馬拉雅山南麓中印邊境地帶的一次長途考察,探討了印度所面臨的“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悖論。作者本身的專業即是能源與環境,這篇以氣候變化、環境保護與社會發展為主線的文章融匯了作者對這些問題的長期思考。文章標題《冰川十五日》與作者在考察途中一直在讀的一本書,托克維爾《美國遊記》的最後一章《荒野十五日》暗合。行文一邊描寫了喜馬拉雅的壯美山河以及恆河源居民的生存困境,一邊敘述了作者與印度之間充滿艱辛與喜悅的相互認識、彼此探索的過程,外在描述與內心對話相呼應。這篇文章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對在印度一年多學習生活的總結,並在通篇暗示了她為何最後決定離開印度求學英國的心路歷程。
宇歌在印度完成學業後到牛津大學攻讀博士,師從牛津大學國際發展學院前系主任、南亞發展問題專家芭芭拉·哈里斯一懷特教授,研究印度和中國共同面臨的低碳發展與能源政策問題,其間她曾赴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訪問研究,我們也多次在各種場合下討論她如何能夠與中國讀者分享自己印度求學生活的經歷與思考。現在這本書終於出版,相信讀者們可以從書中看到一個更加鮮活生動的印度——其蓬勃發展不可遏制的巨大生命力及其與宗教、文化與傳統的衝突與掙扎。印度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也許比中國更多,但恰恰如此也能夠給我們以更多的啟迪。同時,這本書也是認識一個不同於自己的社會從而更好地認識自我的成長故事。最近關於中國80後與90後年輕人有很多討論,涉及這一代人所面臨的種種壓力與挑戰。宇歌的經歷告訴我們,如果敢於衝出自己所熟悉的社會生活環境,敢於承擔風險,走前人所沒有走過的路,豐富多彩的藍海將在大風大浪之後歡迎那敢於劈風斬浪的勇者。
本書出版之際,恰逢中國總理李克強訪問印度。李克強在訪印期間,特彆強調了中國與印度增強了解,加強合作的重要性。他認為,亞洲的未來看中印,中印的和與興、兩大市場的攜手對接,是亞洲之幸、世界之福。中印共同前行,必將造福兩國民眾,也會為世界帶來更多更好的機遇。相信本書的出版能夠為加強中印兩國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起到促進作用。
薛瀾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兼院長
2013年5月22日星期三於北京

名人推薦

宇歌到了印度之後,通過電子郵件繼續與我保持聯繫,講她在印度的求學生活。她寫自己剛到印度遇到的種種困惑,作為班上唯一一名留學生,如何克服學習上、語言上、生活上、與人交往上的重重困難。她寫下那些苦中作樂的小故事,寫下周圍有意思的老師、朋友,寫下她經歷的罷課和校園政治集會,讀來往往令人忍俊不禁。漸漸地,宇歌開始思考印度社會這熱鬧錶象背後的邏輯,試圖去探討認識一個全新國家崛起過程面臨的諸多挑戰。可以感到,這個時期,印度的新奇與複雜正讓她經歷一場身心蛻變。我曾經希望能夠在清華公共管理學院的網站上把她的來信登出來,對我們的學生也是一個啟發。現在,她的這段寶貴的留學經歷終於結集出版,可喜可賀。
宇歌的思路流暢,文筆清新,不但生動地記述了她留學印度的動機,求學生活的經歷,還更多地寫下了她對印度冷靜的觀察與思考。本書的第三、第四和第五章是三篇自成一體的社會考察,每一篇以作者的實地考察和親身經歷為主線,側重於一個方面探討了印度社會轉型中面臨的重要問題。第三章《阿薩姆邦的露娜》通過一個印度女孩兒的愛情故事,探討了城市化過程中,人們經歷的身心巨變以及更廣泛的社會因素。當我讀到還是新鮮出爐的這篇文章時,感到既震撼又欣慰。震撼的是宇歌能夠跟隨她的同學深入到印度東北部外國人罕至的阿薩姆邦,在城市和鄉村進行廣泛而細緻的考察,並用優美的語言寫下了那裡的景色、人物與社會,展現了與中國既相似又有所不同的印度城市化圖景。欣慰的是,從她如人類學筆記一般細微從容的文字中,讀者能夠感到,宇歌在深入印度社會內部之後,開始突破對一個國家的表層描述,逐步建立起更深層次叩問本質的思考與探索。
第四章《泰米爾邦的基層民主》記錄了宇歌跟隨印度國會議員到南印度泰米爾邦選區訪問的全過程,探討了印度民主制度在基層的具體運作。通過對這一次訪問的所見所聞以及和印度著名政治家的深入討論,為中國讀者帶來關於印度基層民主運作的第一手資料。這種經曆本身便可遇不可求,作者恰好又對基層社會從家庭、宗教到政治的觀察細緻入微,描寫人物眾多,並適時穿插印度執政黨國大黨的歷史及印度民主制度的介紹。文章中描寫的印度著名政治家阿雅先生本身即是一位著述頗豐的學者、外交家,對印度政治有著獨到見解。通過阿雅先生之口,文章生動地展現了民主制度在一個擁有多元文化、大量貧困人口並正經歷經濟自由化與全球化的開發中國家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為中國在相關領域正在進行的討論提供了新的視角與啟發。
第五章《冰川十五日》講述了宇歌和全系師生去喜馬拉雅山南麓中印邊境地帶的一次長途考察,探討了印度所面臨的“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悖論。作者本身的專業即是能源與環境,這篇以氣候變化、環境保護與社會發展為主線的文章融匯了作者對這些問題的長期思考。文章標題《冰川十五日》與作者在考察途中一直在讀的一本書,托克維爾《美國遊記》的最後一章《荒野十五日》暗合。行文一邊描寫了喜馬拉雅的壯美山河以及恆河源居民的生存困境,一邊敘述了作者與印度之間充滿艱辛與喜悅的相互認識、彼此探索的過程,外在描述與內心對話相呼應。這篇文章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對在印度一年多學習生活的總結,並在通篇暗示了她為何最後決定離開印度求學英國的心路歷程。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兼院長 薛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