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氧膠黏劑(厭氧膠粘劑)

厭氧膠黏劑

厭氧膠粘劑一般指本詞條

厭氧膠黏劑簡稱厭氧膠,又名絕氧膠、嫌氣膠、螺紋膠、機械膠,國外亦稱“厭氧鎖固(緊)劑”,是一種新型密封膠粘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厭氧膠黏劑
  • 外文名:anaerotic adhesive
  • 簡稱:厭氧膠
  • 又名:絕氧膠、嫌氣膠、螺紋膠、機械膠
原理,主體成分,特點,發展歷程,用途,

原理

它與氧氣或空氣接觸的時候不會固化,一旦隔絕空氣之後,加上金屬表面的催化作用,能在室溫很快聚合固化,形成牢固的粘接和良好的密封。利用氧的阻聚作用,可以貯存多年。在室溫下空氣存在時能保持液態,當隔絕空氣時能迅速固化的一液型膠黏劑

主體成分

厭氧膠的主體成分是(甲基)丙烯酸酯,常用引發劑為氫過氧化異丙苯或氫過氧化叔丁基,促進劑(如糖精、苯磺醯肼),還添加穩定劑、阻聚劑及改性劑。最近開發了壓敏厭氧膠,高溫厭氧膠,強韌厭氧膠,紫外線固化型厭氧膠等。

特點

常溫固化,固化時體積收縮相對較小(因無溶劑),耐熱、耐藥品性好,耐振動、耐衝擊性好(與螺釘加彈簧墊比較),貯存穩定(室溫條件下為1年),易自動化操作,溢出部分不固化,易洗淨。特別適用於螺釘和螺紋件緊固、軸固定、法蘭密封、細孔密封、浸漬、結構膠接等方面。

發展歷程

厭氧膠起源於20世紀40年代末,由美國通用電氣(GE)公司首先發現,1953年美國樂泰公司最早製成有使用價值的厭氧膠。此後,以其獨特的優點,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已經由最初的慢固化、低強度發展到現在的快固化、高強度。產品不斷更新,質量不斷提高,套用不斷擴展。除了通用型厭氧膠,還發展了結構型厭氧膠、紫外光固化厭氧膠、耐高溫厭氧膠和微膠囊厭氧膠等。1966年出現的聚氨酯改性的厭氧膠,稱為第一代結構厭氧膠,1975年又開發可第二代結構型厭氧膠,紫外光固化厭氧膠稱為第三代結構型厭氧膠。20世紀80年代末又發展了第四代厭氧膠,實現了微膠囊化,既保留了厭氧固化的特性,又克服了厭氧膠的某些缺點,更適合實際生產的需要。厭氧膠的耐熱性已經提高到了230攝氏度,短時可達到260攝氏度,已經開發成功熱固化型真空浸滲劑。還出現了以矽氧烷甲丙基烯酸酯提高耐熱性的有機矽厭氧膠和光固化的有機矽厭氧膠。我國自20世紀70年代初研究開發厭氧膠等也已經研製成功,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特種厭氧膠也不斷出現,如快速固化厭氧膠,耐油、耐水、耐熱、耐衝擊等特殊要求的厭氧膠都有商品出售。

用途

厭氧膠用於機械製造業的裝配、維修,用途相當的廣泛。它可以簡化裝配工藝,加速裝配速度,減小機械質量,提高產品質量,提高機械的可靠性和密封性。主要用途有螺紋鎖固、平面與管道密封、圓柱零件固持、結構粘接、浸滲鑄劍微孔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