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位於固新鎮政府駐地西北0.5公里處,清漳河西南岸。轄自然村西坡。清漳河沿村彎曲而過,可謂山環水繞,交通便利,風景宜人。土地雖少,但依漳河水的四季潤灌,加之村民的辛勤勞作,歷代生活基本可以自給。
經濟概況
1996年耕地面積2306畝,人口4630人,居民人均生產性純收入980元,屬全縣烈士最多村之一。
古村文化
原曲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這個村子不僅在明朝天順五年(1461年)出了駙馬秦景,清代還出了秦國奚、秦盤箴、秦致祥三位進士和秦嘉善、楊向武兩位舉人。原曲村民間文藝豐富,不僅有各種民間表演,而且流傳著很多諺語、歇後語、兒歌、傳說、民間故事等民間口頭文學。
原曲村的民間文藝主要體現在每年的元宵節,當地人的傳統叫法是“過十五”。這是村民大鬧娛樂活動的高潮時間。如踩高蹺由端莊秀麗的少女踩70-90厘米的蹺腿化裝演唱,“十樣景(即由嗩吶、笛、笙、鑼、鼓、鑔、小鑼等10種樂器,10人組成的音樂隊)”伴奏民間小調,唱時人時事或宣傳國家當時的政策。還有跑旱船、街頭劇、扭秧歌打花棍、和尚拐媳婦、跑竹馬抬花轎、轉九曲、獅子滾繡球、耍火彈等。
口頭文化廣為流傳。氣象方面諺語:早霧晴,晚霧陰;山根兒霧,曬破肚。二月清明花開罷,三月清明花不開;立夏不下,旱到麥罷;五月天,孩兒面,說變就變;淋伏頭,曬伏尾;頭伏無雨二伏乾,三伏有雨不沾閒;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正月十五雪打燈,來年五月好收成……農林牧生產方面諺語:春雨貴如油;清明前後,種瓜點豆;見苗三分
收;小滿接芒種,一苯頂兩苯;小滿見三新(菜籽、蠶豆、豌豆);五月栽瓜,一苯結仨;五月龍嘴奪食……百姓口頭語:吃不窮,穿不窮,不會打算死受窮;遠水不解近渴;吃藥不忌嘴,跑斷大夫腿;櫻桃好吃樹難栽;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歇後語: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麻稈子打狼——兩害怕;老鼠鑽風箱——兩頭受氣
……
原曲村內的席編和條編源於明代,現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是當地席編、條編的鼎盛時期。家家戶戶、或男或女、或老或少,都有從事編制者,全村集中編制場地就達四五十處之多,每處少則五六人,多則二三十人。
風景名勝
駙馬府
在原曲村秦氏家族頗大,迄今為止,自秦門始祖至今,已是二十八世族人,近500戶,人口達2300人之多。
在金元年間,秦氏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至原曲(當時原曲叫原村)居住。據載,原曲村駙馬秦景,字德彰,秦晟之弟,體魄魁偉,容貌俊美,廉靜祥雅,黑紫臉龐,為人誠信,很有力氣,人稱“黑虎龍騰大個子”。自幼好學能書,不知何故,未能考取功名。因涉縣盛產花椒,秦景曾與人到京城做販賣花椒的生意。秦景被招為駙馬後,與公主十分恩愛,後因不懂宮內規矩,回到了原曲村定居。
駙馬府在原曲村共建有兩處,分首建和再建,坐落於村西老君堂腳下小碾巷口和村北頭馬寅廟外上灘巷內。
首建的駙馬府在小碾巷口。小碾猶如由北向南伸展的佛掌,共有5條街巷,象徵著5根手指;5條街巷的交會處有一塊300餘平方米的空地,象徵著佛掌心。
空地下面有一條古暗渠——寺中渠,長年引流著清漳河水,在空地的偏南部留有10餘平方米開放的渠口,方便周邊居住的人們洗菜、洗衣使用;在掌心的南端有一眼古井——小碾井,是村里12眼古井中最好吃的井水,如今雖然家家都通了自來水,但人們還是習慣和喜歡來古井挑水。
駙馬府就坐落在小碾最西端,也正是虎口處。整個府院建於高台之上,東、南兩面臨街,以示無與倫比的高貴。府院占地面積約350平方米,為“三脊兩院”式,土木和青磚灰瓦混合結構,坐北朝南。未築院牆,由屋牆一頂二,代替院牆,全封閉式,院內建築均為單層、玉帶脊。駙馬府的府門口與“佛掌心”有兩米之高的落差,建有轉向台。轉向台西側是用青石條鋪就的三級四步台階,台跟兒有上馬石,台牆跟兒有拴馬樁。轉向台東側是磚砌的擋風影壁,磚雕已因年代久遠、風雨剝蝕,失去原有風貌。門樓出檐寬敞高大,前後雙檐磚砌門,鼓座一體的門墩石,雕有精美的鹿戲梅花,門框三邊卡口都鑲有細緻的木雕花牙,內外上沿平方都雕刻著麒麟奔跑、猴子攀枝和梅鹿銜花。整個府門設定齊全、美觀、大方、簡樸,而不失莊嚴、大氣。
順著大門進去就是府院,“三脊兩院”整體結構設計前低後高、正高偏低、主大偏小,上院略大於下院,地面系鵝卵石漿砌,平直花型各異的走道過中門直達主房大廳。主房五間,中廳三楹,兩邊間帶甩袖,四梁八柱,前出檐六檁架,6尺開間。中廳前牆為通天欞門,木雕夾扇,門額中央分間鑲刻有“福、祿、壽”三星大字,字型筆力雄健,頗有風采;主房屋脊為蓮花脊,勾檐、滴水、貓耳頭俱全,其它均為玉帶脊,不裝任何瓦飾品;除主房出大檐外,偏房均出小檐,以方便滴水。院中房同主房,中間為走道並裝有通天欞、雙扇門,木雕夾扇,門額頂窗鑲嵌有猴躍、馬歡、鹿戲梅花木雕裝飾,工藝細膩精湛;無論主房偏房皆門窗相互對應有照,既體現了皇親國戚府衙的端莊、正統、威嚴,也顯示出了古代建築的層次感。
隨著家庭人員的增加,地位、條件的變化,遂又在村北上灘巷中段一片平整寬闊的土地上,新建了一處較為大方氣派的駙馬府。此處位於村子的第一道大門玉皇券和第二道大門真武閣之間,緊鄰村口海岸池塘,有依山傍水之勢,占地1500餘平方米,大興土木,其建築面積逾首建三倍之多,建築設計和建築風格與首建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局部有調整,稱之為“三脊兩院四甩袖”,即在三脊兩院的四角增建了4個四合小院。小院磚鑲門窗、土木結構,各設獨自的拱形院門,院院相通;院子的中房除中間過道門為單層外,兩邊均建為雙層樓房;磚砌大門寬約7尺,上房8尺開間,兩邊間帶甩袖,邊間牆改為木雕隔扇,門開中間,門上方刻有“采福”二字,字型與首建相近;兩邊間牆外木質暗樓,屋內木梯上樓,更顯得高雅派氣。
駙馬府之古建築,在山區鄉村實屬罕見,有獨無偶,且設計、工藝之精巧,較為完整地體現出在封建王朝的官府及身居顯位的統治階級居舍均富麗堂皇,井然有序,層次分明,整體美感的建築獨有風格,具有較高的科研和歷史文化價值,也可算得上是一處文物藝術珍品寶庫,有待我們去保護、去闡釋、去解讀、去利用、去發揚、去傳承。
五道古券
現存的五道券猶如5座城門,將原曲圍得像“鐵桶”,皆為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券上寺廟、券閣俱全,保存基本完好。位於村北的真武閣,是五道券中最為華麗的一座,始建於大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占地130餘平方米,整個券身為石砌結構,券洞寬3米,券上有殿,殿頂為琉璃瓦頂,四面挑檐。被列為涉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與真武閣相連的馬寅廟院內有一石槽碾,由1.5米長的弧形石槽連線組成圓形,圓形槽碾直徑達6米,磙盤為圓形,直徑達1.6米,厚0.3米,是目前涉縣唯一一處保存完好並可使用的石槽碾。它可磨米、磨麵、壓油等。
清泉寺
“青頭臥雲百丈高,歷代名寺分外嬌,康熙、慈禧有石刻,道陵、羲之留墨寶。”這就是清泉寺的名氣所在。因清泉寺地理獨特,環境優雅,風景宜人,且寺內名人題詠、騷人題詩、對聯匾額、龜石龍碑倖存至今,堪為珍寶,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清泉寺地處涉縣城東南7公里處的青頭山腰“臥雲”之巔,頭枕韓王山,腳踏青頭山,右聳熊耳峰,左伸五指山。韓山仙人對弈,靜因寺搖鈴寨遙相呼應,劉墉祖籍連泉金頂祠隔河相望,乃“風水寶穴”佛家聖地,歷代僧人輩出,高僧眾多。縣誌記載,北齊天統年間有釋居此山,苦節峻行能斷思想,通書史工詩……號嘉定禪師。也曾有護國法師,法號常恆。
清泉寺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漢代,初名累通寺。唐代叫淨化寺,梁宋叫清碧寺。後因寺前有“甘露”“玉液”二泉,故明清時改為“清泉寺”。據佛塔記載,清泉寺是清順治時玉琳國師的道場。
清泉寺坐北朝南,建築古樸雄偉,是清靜幽雅的名勝之地,為涉縣古八景之一,名曰“青頭臥雲”,遊人多有題詠。據明嘉靖碑文記載,該寺“前後梵室計三十餘楹,古寨城垣越五十餘里,僧房百五十間,居僧幾百餘眾”,可見當時該寺之盛況。
整個寺院建築面積2326.23平方米,原有房屋建築86間,四周有圍牆、鐘鼓樓,正院建有雷音殿、毗盧殿(羅漢殿)、大雄殿、天王殿,還有東西配殿(藏經殿、伽蘭殿)、仙境台、沒梁閣、月牙井、石柱、八角蓮池,前有山門。1980年12月,因一社員用火不慎造成火災,將清泉寺大部燒毀,共燒房屋67間,現存19間,有藏經殿、天王殿、山門、鐘鼓樓,這些建築均為明清遺存。另有寶坊、仙境台和門外石獅一對。
寺內有康熙寫的“虎”和漢代張道臨寫的“龍”,以及慈禧所寫的“真如自在”、王羲之寫的“白鵝飛到鳳池中”等書法。清泉寺後山崖石縫中的千年古柏,雖生長在石縫中,無水無土,但依然枝繁葉茂。據中科院古植物保護專家鑑定,樹齡至少在1200年
以上,遠近聞名。另村中還有村西街的古槐,樹齡也在500年以上。
地圖信息
地址:邯鄲市涉縣二零二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