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繪畫大師原作高清大圖臨本:鄉村田野篇

印象派繪畫大師原作高清大圖臨本:鄉村田野篇

《印象派繪畫大師原作高清大圖臨本:鄉村田野篇》是2019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象派繪畫大師原作高清大圖臨本:鄉村田野篇
  • 作者:孫尚
  •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4月1日
  • 開本:8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3059103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印象派的三個時期
  印象派
  印象派畫家提倡走出畫室,深入原野、鄉村、街頭寫生,力求真實地刻畫自然。借用“物體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產生的,物體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這一新的光學理論,印象派畫家認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有不同的顏色,他們的使命便是忠實地刻畫在變動不居的光照條件下景物的“真實”,這種瞬間的真實不恰恰就是一種轉瞬即逝的“印象”嗎?而印象派畫家把這種“瞬間”永恆地記錄在了畫布上。(印象派時期代表人物有馬奈、莫奈、雷諾瓦、德加、西斯萊、畢沙羅、莫里索、卡薩特等。)
  新印象派
  亦稱新印象主義,是繼印象派之後在法國出現的美術流派。19世紀80年代後期,一群受到印象主義強烈影響的畫家掀起了一場技法革新。他們不用輪廓線條劃分形象,而是運用科學化的描寫法追求對外光的表現。運用色彩的分割理論,即分割法作畫。從光學原理看,分割法是色光的混合,能增加光量,提高反射率與明度。畫家們在畫面上使用純色,不在調色板上調混顏色,這樣中間色是在觀賞者(離畫面有一定的距離)的眼中自然混合而產生的。根據這個原理,他們將色調分割成七種原色——即太陽光的七色,作畫時即純用原色小點排列,利用人們的眼睛自行把色彩混合,而把調色的工作直接訴諸視覺作用。例如:桃色是用白色和紅色調成的,但如果把白色和紅色擺在一起,不使其混合,觀者的眼睛在一定的距離看過去,仍有“桃色”的感覺。他們為了避免在調色盤上調色而造成色彩的混濁,因此嘗試以原色小點直接點在畫面上,保持色彩本身的純度和明度,使畫面色調鮮明而活潑。因為完全採用短筆觸點描的技法,所以“點彩派”就成為新印象派的別名。
  新印象派的另一特色是在構圖上運用數理的構造,從色彩的細密分割、畫面全體布局,以至於整體與部分的關係、人物遠近大小關聯,均依固定比例分割,這亦即他們在繪畫上大膽導入希臘有名的“黃金分割比例”。從形態關係上追求韻律的統一,純然以造型手段表現出一種夢幻的詩的氛圍。(新印象派時期代表人物有修拉、西涅克等。)
  後印象派
  “後印象主義”不是“印象主義”和“新印象主義”風格的延續,而是對印象主義的突破和叛逆。所謂“後印象主義”並不是一個藝術團體,他們沒有宣言,也未舉辦過作品聯展,只不過他們與印象主義有密切聯繫,但創作傾向又與印象主義不同,後來的美術家為了將他們與印象主義區別開來,冠之以“後印象主義”名稱。
  不滿足於對客觀事物的再現和對外光與色彩的描繪,他們強調抒發畫家自我感覺,表現主觀感受和情緒;在造型方面重視形體結構和構成形的線條、色塊、體積;強調藝術不等同於生活形象,即繪畫不是科學,要依據畫家的主觀感覺去創造。因此,後印象主義畫家的表現手法誇張、變形,追求個性化藝術語言。後印象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導致西方繪畫同文藝復興以來的傳統決裂,至此,一種全新的藝術觀念出現了,20世紀西方現代派藝術開始萌芽。(後印象派時期代表人物有塞尚、凡·高、高更、勞特雷克等。)

作者簡介

孫尚,1985年出生於河南鄭州。
  2010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獲學士學位。
  201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獲碩士學位。
  現任教於北京郵電大學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
  展覽:
  2013年中央美術學院大韻雕塑展
  2014年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展覽”
  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優秀雕塑作品展
  2014年青年藝術100
  2014年雅昌保利新勢力提名展
  2014年千里之行——踐行藝術計畫
  2014年南京國際美術展
  2014年羅中立獎學金展
  2015年新態-2015太原國際雕塑雙年展
  2016年雲岡國際佛教雕塑藝術大展
  獲獎:
  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優秀雕塑作品展金獎
  2016年雲岡國際佛教雕塑藝術大展優秀獎
  公共收藏: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