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印度無齒鯧
- 拉丁學名:Ariomma indica (Day, 1871)
- 別稱:叉尾、叉尾鯧、印度玉鯧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鱸形目
- 科:無齒鯧科
- 屬:無齒鯧屬
- 種:印度無齒鯧
- 英文名:Indian driftfish
- 學科:生命科學
簡介,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簡介
印度無齒鯧也分布於我國華南沿海。在考察區屮,其漁獲量占底拖岡漁獲物組成的0.85%,平均漁獲率為112kg/h。分布於70m以深的水域,以110n以深的水域漁獲率較高,2.01kg/h。群體數量少,除第10和17-20五個試捕區的漁獲率接近或超過2kg/h外,其餘各試捕區或者漁獲率很低,或者沒有排獲。印度無齒鱈雖產量較低,休型也較小,但其肉質味道甚佳,價值較高。
形態特徵
背鰭Ⅻ,15;臀鰭Ⅲ-15,胸鰭20;腹鰭I-5;鰓耙8+15~16。
體長為體高2.3~2.4倍,為頭長3.2~3.6倍。頭長為吻長3.9~4.3倍,為眼徑3.8~3.9倍。
體長為體高2.3~2.4倍,為頭長3.2~3.6倍。頭長為吻長3.9~4.3倍,為眼徑3.8~3.9倍。
體卵圓形,側扁,體高較闊。背腹緣皆鈍圓。尾柄小而側扁,其高稍大於長。頭中等大,背面圓凸,兩側平坦。吻鈍而短,其長約等於或稍短於眼徑。眼中等大,側位,近圓形;眼間隔寬,大於眼徑。鼻孔2個,位於眼前近吻端,緊靠;前鼻孔圓形,後鼻孔裂縫狀。口較小,端位,稍傾斜;上頜骨部份位於眶前骨下:其後端擴大,近達眼前緣下方。兩頜牙細小,上下頜各1行,排列不很緊密。犁骨、齶骨及舌上均無牙。前鰓蓋骨邊緣平滑,鰓蓋骨無棘;鰓耙細軟,上生毛刺。最長鰓耙約為眼徑1/3。
體被大而薄的圓鱗,極易脫落。兩頜、吻部和眼間隔前半部無鱗;第二背鰭和臀鰭基底具鱗,也易脫落。側線完全,位高與背緣平行,向後直達尾鰭基上部。
背鰭2個,第一背鰭由細長而弱的棘條組成,倒下可納入溝中,以第二鰭棘為最長,向後漸次減短;第二背鰭與第一背鰭很靠近,其基底長約為第一背鰭基底長2倍,最長鰭條短於最長鰭棘。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並大致相對。胸鰭長,末端可超越臀鰭起點。腹鰭位於胸鰭稍後下方,最內側鰭條由皮膜與腹部相連,可完全折於腹部溝中。尾鰭深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