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族群動員的政治邏輯:1998-2017》是2021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薛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度尼西亞族群動員的政治邏輯:1998-2017
- 作者:薛松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4月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 ISBN:978752037589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文試圖解釋的問題是:印度尼西亞在1998年民主改革後族群動員的方式為什麼存在差異?研究的基本結論是“族群凝聚力”和“族群動員目標是否衝擊政府執政目標”是影響族群動員方式的兩個原因。族群動員目標是否衝擊政府執政目標影響了族群動員的政治空間。族群凝聚力取決於集體歷史、文化、人種特徵等先賦因素和國家機構的認定、行業分工等建構因素。當族群動員目標不衝擊執政目標時,動員政治空間較大,若族群凝聚力足夠高,族群更有可能通過制度內方式動員,而若族群凝聚力較低,族群中多數人雖然更傾向使用制度內方式,但由於內部分歧,可能無法形成動員或產生低程度的暴力。當族群動員目標衝擊政府執政目標,則政治空間壓縮,若族群凝聚力足夠高,族群可能採用高暴力動員方式,而若凝聚力較低,族群更可能採用低暴力的制度外動員方式。研究使用案例比較方法,案例類型囊括了在印尼全國具有普遍意義的族群動員議題,包括巴布亞和亞齊的族群獨立運動、新建自治區(族群自治)和民俗地運動(族群平等權利)。新建自治區和民俗地案例數據源自筆者在北蘇門答臘省的田野調查。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問題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三節 本書結構
第二章 印尼族群動員方式選擇的既有解釋
第一節 文化主義
第二節 反應性族群視角
第三節 族群競爭視角
第四節 政治過程視角
第五節 綜合視角
第六節 理論評述和未來研究方向
第三章 解釋族群動員方式選擇的理論框架
第一節 族群的概念
第二節 族群動員方式的類型
第三節 理論框架
第四章 印尼的族群政治
第一節 印尼的族群結構
第二節 印尼族群政治簡史
第五章 亞齊分離主義運動的族群動員
第一節 亞齊分離主義運動的背景
第二節 政治空間小、凝聚力弱:低暴力制度外動員(1976-1998)
第三節 政治空間小、凝聚力強:高暴力制度外動員(1999-2004)
第四節 政治空間大、凝聚力強:制度內動員(2005)
第五節 小結
第六章 巴布亞獨立運動的族群動員
第一節 巴布亞獨立運動的背景
第二節 政治空間小、凝聚力弱:低暴力制度外動員(1999年以前)
第三節 政治空間大、凝聚力弱:制度內方式(1999-2000)
第四節 政治空間小、凝聚力弱:低暴力制度外動員(2000年8月以後)
第五節 小結
第七章 民俗地運動中的族群動員
第一節 多巴湖民俗地運動的背景
第二節 政治空間小、凝聚力弱:低暴力制度外動員(2003年以前)
第三節 政治空間大、凝聚力強:制度內方式(2003年以後)
第四節 全國的民俗地動員(2008-2016)
第五節 小結
第八章 新建自治區中的族群動員
第一節 新建自治區的背景
第二節 新建帕帕克縣
第三節 新建塔帕努里省
第四節 小結
第九章 結論
第一節 主要結論
第二節 對未來印尼族群關係的判斷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
附錄A 多巴湖地區民俗地爭議中相關方的行動(1987-2003)
附錄B 印尼文專有名詞翻譯對照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薛松,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201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印尼語專業學士學位;2012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國際關係專業碩士學位;201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社科學院國際關係學系和清華大學開發中國家研究博士項目,獲政治學專業博士學位。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於美國康奈爾大學政府系交換學習。2014年9月至2016年7月獲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於印尼帕拉瑪蒂娜大學交換學習並在北蘇門答臘省進行田野調查。曾在《國際問題研究》、《東南亞研究》、《東南亞南亞研究》、Asian Ethnicity等期刊發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