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著名學者梁漱溟先生(1893-1988)的代表作之一。本書原為作者於1917年至1924年在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印度哲學課程期間所作的講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度哲學概論
- 學者:梁漱溟先生
- 出生日期:1893
- 逝世:1988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叢書信息,
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原為梁漱溟於1918—1919年在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印度哲學課程期間的講義,後經修訂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全書分“印度各宗概略”、“本體論”、“認識論”、“世間論”四篇,全面介紹了印度哲學各宗的思想及其與佛教的關係,開啟了學院派研究的先河,是中國現代印度哲學研究的典範之作。
全書分“印度各宗概略”、“本體論”、“認識論”、“世間論”四篇,全面介紹了印度哲學各宗的思想及其與佛教的關係,開啟了學院派研究的先河,是中國現代印度哲學研究的經典之作。
作者簡介
梁漱溟(1893—1988)
20世紀中國最具獨立風骨及知行合一的思想家、社會實踐者。原名煥鼎,字壽銘,又字漱冥,後以漱溟行世。早歲信佛而後歸儒亦信佛;以中學學歷而執教北京大學。壯年辭去教職,長期從事鄉村建設;發起民盟,為調停國共奔走呼號。1949年後屢受批判而始終不屈,傲然宣稱“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一生以“認識老中國,建設新中國”相號召,在兩個問題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問題,即人為什麼活著;二是社會問題,亦可雲中國問題,即中國向何處去。主要作品有《東西文化及其哲學》、《鄉村建設理論》、《中國文化要義》、《人心與人生》等。
目錄
題 記
第一篇 印度各宗概略 第一章 緒論
一 古代典籍
二 宗計繁出
三 諸宗與佛法
四 諸宗比較
第二章 諸宗概略
一 彌曼差派
二 吠檀多派
三 僧佉派
四 瑜伽派
五 吠世史迦派
六 尼耶也派
七 余宗
第三章 佛教概略
一 佛陀
二 乘藏教相
三 宗傳部別
第四章 印度各宗與宗教
一 諸宗與宗教
二 佛法與宗教
第五章 印度各宗與哲學
一 諸宗與哲學
二 佛法與哲學
第二篇 本體論
第一章 一元二元多元論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二章 唯心唯物論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三章 超神泛神無神論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四章 因果一異有無論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五章 有我無我論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六章 空有論有性無性論
一 佛法相宗
二 佛法性宗
三 兩家爭持之辨解
第三篇 認識論
第一章 知識本源之問題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二章 知識界限效力之問題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三章 知識本質之問題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四章 因明論
一 尼耶也派
二 佛法
第四篇 世間論
第一章 宇宙緣起之說明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二章 人生之說明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三章 我之假實有無問題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四章 法之假實有無問題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五章 修行解脫論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一篇 印度各宗概略 第一章 緒論
一 古代典籍
二 宗計繁出
三 諸宗與佛法
四 諸宗比較
第二章 諸宗概略
一 彌曼差派
二 吠檀多派
三 僧佉派
四 瑜伽派
五 吠世史迦派
六 尼耶也派
七 余宗
第三章 佛教概略
一 佛陀
二 乘藏教相
三 宗傳部別
第四章 印度各宗與宗教
一 諸宗與宗教
二 佛法與宗教
第五章 印度各宗與哲學
一 諸宗與哲學
二 佛法與哲學
第二篇 本體論
第一章 一元二元多元論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二章 唯心唯物論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三章 超神泛神無神論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四章 因果一異有無論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五章 有我無我論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六章 空有論有性無性論
一 佛法相宗
二 佛法性宗
三 兩家爭持之辨解
第三篇 認識論
第一章 知識本源之問題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二章 知識界限效力之問題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三章 知識本質之問題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四章 因明論
一 尼耶也派
二 佛法
第四篇 世間論
第一章 宇宙緣起之說明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二章 人生之說明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三章 我之假實有無問題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四章 法之假實有無問題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五章 修行解脫論
一 諸宗
二 佛法
· · · · · ·
叢書信息
梁漱溟作品集 (共12冊), 這套叢書還有 《人心與人生》,《憶往談舊錄》,《梁漱溟往來書信集》,《梁漱溟文稿手跡選》,《梁漱溟日記》 等。